闽剧乐队伴奏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对策
2019-03-28刘毅云
刘毅云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闽剧诞生于福州,又被称为“福州戏”,是由福州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为福建五大戏曲剧种之首,于2006年5月被列入世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剧音乐是由声乐和乐队两部分组成,唱腔是声乐的主要内容,唱腔与乐队相辅相成、相互融合。闽剧在乐队伴奏上以其独特的魅力,汇聚成百年闽剧,至今余音绕梁,流转不息。
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提倡、推广传统文化,闽剧作为福建主要的戏曲剧种,重新以各种形式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但人们所关注的基本上是闽剧的唱腔,很少了解闽剧中的乐队伴奏,而乐队伴奏是闽剧音乐的灵魂,在闽剧艺术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文章将重点强调乐队伴奏在闽剧音乐文化中的角色价值,只有让大家从方方面面了解闽剧、学习闽剧,才能让闽剧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扬。
一、闽剧乐队伴奏的历史演变
闽剧从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经历了发展与衰落的不断更替。乐队伴奏作为闽剧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一)早期
20年代闽剧的声腔开始发展成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四大名旦”——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是闽剧音乐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早期闽剧的乐队编制在闽剧界有前三后七之说。前指的是演员表演,后指的是乐队乐手,还有七把头、七条椅之称。闽剧传统的乐队一般只有七个人,俗称“七条椅”。闽剧乐队分工严密,有硬片和软片之分,硬片系打击乐,软片系管弦乐。具体分工如下:
硬片为:主鼓、大锣位、锣仔位。主鼓即司鼓,它在乐队中既是一个演奏者,更是一个指挥者;大锣位与锣仔位即大锣和高音小锣,在乐队中是专职乐手。[1]
软片为:上把位、下把位、三弦位以及帮把位。上把位奏主胡兼“呐仔”(小唢呐)、“哗”(唢呐)和曲笛;下把位奏曲笛、月琴兼唢呐、小堂鼓等乐器;三弦位奏大小三弦、大钹、堂鼓,兼“逗管”或者椰胡,其中小三弦为闽剧乐队特有,其他戏曲剧种包括京剧,都只用到大三弦或中三弦;帮把位演奏椰胡、双清兼小钹等乐器。
(二)衰落时期
历史上,闽剧两次从繁荣走向衰落。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闽剧艺术因此衰落,原有的戏曲班子包括乐队基本解散,闽剧乐队随之解散;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使闽剧艺术又饱受风霜,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闽剧艺术才又开始逐渐复兴。
闽剧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生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但两次的衰落并没有让闽剧就此沉沦,在闽剧艺术中断后,国家大力扶持闽剧艺术的发展,闽剧又走上了繁荣的道路。
(三)繁荣时期
建国后,闽剧艺术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重获新生;在早期“七条椅”的基础上,增加了乐队的编制,丰富了器乐的种类,不局限于民族器乐,连西洋器乐也加入其中,使乐队伴奏的音响效果越发的丰满与浑厚。
1952年,由省文联组织的闽剧代表队,首次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闽剧轰动全国,自此闽剧音乐进入另一个高峰期,而闽剧乐队以主胡、椰胡、月琴、小三弦、曲笛、闽管、唢呐、笙等为主的器乐,创作出一首首优美的闽剧音乐;以板鼓、堂鼓、木鱼、大小锣、大小钹等打击乐器在舞台上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为闽剧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3年,大提琴缘于全省戏改开始在闽剧乐队中使用,省委文工团方忠第一个带着德国制造的大提琴到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一开始,大提琴并不能融入闽剧乐队,后来因为剧目的改革创新,特别是样板戏的带动,让大提琴逐渐成为闽剧乐队伴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提琴开始用浑厚的低音为乐队固定节奏、担任低音声部,也可用它无限的表现力充当独奏。在闽剧《王莲莲拜香》中,更是设计了几段大提琴的独奏,让大提琴为闽剧的音乐添加色彩。[2]
“文革”以后,福建对戏曲器乐的创作与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党和政府的扶植、支持下,执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方针,对全省各地戏曲音乐遗产进行大量的发掘、抢救和整理,闽剧器乐有了新的生机。在新创作的剧目作品中,先后融入了琵琶、筝、扬琴、柳琴等民族乐器,和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等西洋乐器,烘托了舞台气氛,渲染了艺术色彩。
二、闽剧乐队中总谱的发展
总谱是多个声部的音乐作品以多行谱表记谱的乐谱形式,在乐队中使用。在早期的闽剧乐队中,只有单声部的记谱,演出时每个演奏员发一张相同的谱。由于长期的演出与合作,每个演奏员已将每首曲牌的乐谱烂熟于心,因而谱上只有记写演奏员名字接龙或者曲名接龙,如开场伴奏《上酒楼》,接着转板腔传(三段),接急板。当轮到他们名字或者曲牌时,演奏员将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结合现场演出情况,进行演奏。
但是,早期乐队也常因为没有声部,呈现出乱、吵的音响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各个阶层对闽剧音乐的需求,乐队增加了声部,音响更为饱满。闽剧音乐也开始出现了总谱的记谱方式,每个演奏员都开始有自己独立的声部。这些声部有的是固定的谱,例如戏曲库中记载的《沙家浜》《红灯记》《白毛女》《海港》等8部样板戏,至今一个动作、一个锣鼓点,一段音乐都不能改动,已成为戏曲界形成的惯例;有的还会需要结合现场演出情况,稍加改动。
三、乐队伴奏演变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政治经济产生的影响。闽剧随着政治经济的稳定繁荣而发展。在动乱时期,闽剧的发展几度遭到破坏;当政治经济稳定发展时,闽剧也随之得到了重新发展繁荣的机会。
2.外来戏曲剧种的影响。闽剧综合了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地方戏曲,并吸收了昆曲、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外来的曲调被闽剧吸收后,被不断地改造衍化,特别是常用的曲牌,加上特色乐器和伴奏手法,具有福州地方特色和风格。旧时代信息闭塞,作为地方戏曲的闽剧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发展缓慢;随着信息逐渐发达,外来戏曲剧种和各种新兴艺术形式的传播面越来越广,闽剧原有的表现形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艺术欣赏需求,不得不对自身进行改变与进化。在乐队伴奏层面,闽剧从昆曲中吸收了笛子,从京剧中改良了月琴,从京剧中借鉴并发展了打击乐,可见其他戏曲剧种对闽剧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二)内部原因
闽剧的乐队之所以发生变化,是为了打破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早期的乐队伴奏缺点越来越明显,例如闽笛的音准不稳定,乐队音响单薄,导致闽剧的乐团不得不进行自我突破,例如运用了可以转调的笛子,乐队增加了器乐编制等,迎接时代挑战,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人们对闽剧的认同感。
四、对策研究
(一)增加闽剧特色研究
随着闽剧音乐的发展,大量外来戏曲剧种的融合,导致闽剧的特色渐渐淡化,甚至有些闽剧只保留福州方言,其他都援引外来戏曲音乐的编配。根据器乐的演奏方式,闽剧乐队分为吹、拉、弹、打四类。例如吹奏乐器中的“闽笛”和“逗管”、拉弦乐器的主胡和椰胡、弹拨乐器中的“月琴”和“小三弦”以及打击乐器中的板鼓、狼杖和云锣。闽剧音乐因为这些特色乐器才具有浓浓的福州本土“虾油味”。因此在编排作品时,尤其是主旋律声部,应当多运用闽剧特色乐器。
(二)整顿闽剧乐队编制
为了适用乐队排练,闽剧的乐队伴奏从“七条椅”,发展成现如今民族管弦乐团相同的规模,加入了西洋乐器等,让听众在视听上大大的满足。但是正是由于编制太过于杂乱,导致乐队的音色听起来没有主次,因此需要整顿乐队的编制,我们应以闽剧传统器乐为主,可以用民族乐器来替代部分西洋乐器,弱化西洋乐器的效果。
(三)丰富闽剧器乐创作体裁
目前,闽剧的特色器乐创作体裁涉主要是为声腔伴奏,形式比较单一。为了发展与传承闽剧器乐,我们应该尝试多种创作体裁,例如闽剧特色乐器独奏、重奏或者运用闽剧音乐体裁创作民族管弦乐团作品等,丰富乐器的创作体裁。
五、小结
近些年,《红裙记》《双碟扇》等闽剧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但闽剧音乐由于始终缺少这类载体和优秀的剧本,市场宣传力度不足,年轻一代更是对闽剧保持着较远的距离,给闽剧音乐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在台湾、新加坡、印尼等地,都有华人在表演与传承闽剧,他们为闽剧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闽剧音乐的继承与传承,还需要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闽剧的音乐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可以定期派老师出国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建设闽剧乐队,促进闽剧音乐的国际化。总之,闽剧乐队与音乐相辅相成,共同演绎谱写着闽都戏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