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9-03-28林达伟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五四精神理论课价值观

林达伟

(华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也由此催生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解决好“培育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将“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五四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历久而弥新,与时而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越来越凸显,其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内在契合性。

(一)新时代“五四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五四精神”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具有内在契合性。第一,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也是当代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也推动了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弘扬。第二,“五四精神”要求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追求进步,“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引导高校大学生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向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深刻把握“人民当家作主”的真谛也是新时代“五四精神”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致力于引导高校大学生发扬民主精神,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第四,“五四精神”要求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崇尚科学,“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帮助和引导高校大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不断发扬科学精神和学术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新时代“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向高校大学生阐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全过程。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的开创史、奋斗史、发展史,与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日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辉历程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向高校大学生阐释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就价值观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要求与“五四精神”蕴含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新时代,引导高校大学生重温“五四精神”、感悟“五四精神”、践行“五四精神”,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学生头脑,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二、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立德树人,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将“五四精神”不折不扣地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引导和帮助青年一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守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4]要言之,将“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此鞭策和鼓励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体而言,重温“五四精神”、感悟“五四精神”、践行“五四精神”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期待和要求。将“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有助于引导高校大学生补足精神上的“钙”,使其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茁壮成长,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逐渐成长为政治站位坚定、业务本领过硬、生活作风清正的时代新人。

(二)铸魂育人,促进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5]第一,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领高校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好正确的办学方向,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时代命题。第三,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关系到是否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从长远上看,这是一项铸魂育人的宏伟工程。

(三)革故鼎新,提升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五四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将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弘扬到位、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任务。此外,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研究“五四精神”,始终以崇高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来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努力成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5]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三、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新时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借助“两个课堂”,增强高校思政课的魅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心骨是推动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进学生头脑。新时代,建设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尤为重要。就“第一课堂”而言,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内容要生动。诚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和刻板的印象,寓教于乐,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就“第二课堂”而言,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形式要创新。比如,可以创新混合式课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到“第二课堂”,把“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后形式多样地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来,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联系,增强高校思政课的魅力。

(二)倡导网络传播,发挥新媒体宣传的合力

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整合高校网络资源,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移动自媒体平台,形成新旧媒体的合力,从而增强“五四精神”的网络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第一,整合高校网络资源,建设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就如同时下流行的“慕课”一样,在这些开放的精品课程在线学习网站,可以把弘扬“五四精神”作为一个崭新主题,下设不同专题板块,分门别类地整合高校网络资源,在网络课程中旗帜鲜明地弘扬“五四精神”。第二,利用移动自媒体平台,开设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百度贴吧、微博话题、微信公众号。除了传统网络平台,还可以将弘扬“五四精神”的各种专题活动有机地嵌入到贴吧、微博、微信等移动自媒体平台,以便引导高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移动自媒体深入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第三,还可以借助“学习强国”APP、党建APP和团建APP等学习平台推送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学习资源,便捷地、灵活地融入“五四精神”的宣讲。

(三)借力社会实践,催生“建功新时代”的动力

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把发扬“五四精神”与参加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养成相统一,勇做走在新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其一,举办有关“五四运动”专题的社团活动。可以广泛地开展主题演讲、戏剧表演、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文艺活动,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五四精神”,切实提高当代高校大学生自身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其二,举办五四专题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怀着至臻初心和光荣使命,以志愿者身份在博物馆、科技馆、博览会等公共场所向社会大众普及“五四精神”。其三,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广大青年学生走出大学校门,参加一系列关于“五四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比如,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改革开放成果教育活动、国情省情民情教育活动等,以此激发高校大学生“建功新时代”的青春动力。

猜你喜欢

五四精神理论课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