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报道要讲好“人”的故事
——“检察新征程”之杭州、宁波、郑州三地采访札记

2019-03-28郑海啸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余某采访报道检务

■郑海啸

缘 起

2018年8月下旬,检察日报社《基层采风》编辑部接到一个任务。根据报社领导指示,选取20家地市级检察院(含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检察院),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报道,这组稿件栏目名为“检察新征程”,纳入检察日报“40年·光荣与梦想”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中,以增强系列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选取的这些检察院各项工作普遍抓得比较好,不少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报道要围绕最高检党组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特别是大检察官研讨班会议精神,结合各个院地域特色、工作实际,选取最能体现最高检部署要求的亮点工作,重点体现这一年来的新探索新成效。采访报道活动从9月上旬起至12月上旬结束,为期三个月。

这次采访报道活动比我们预想的要困难。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琐碎,编辑李娜付出了很多辛劳。等到采访活动大规模铺开时,原本定下拟采访的检察院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使得这次采访活动有了很多波折。

我原本接受的采访任务是采访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和宁波市检察院,后来人手实在不够,又加了河南省郑州市检察院。对于我本人而言,我对三个城市充满感恩,在这些地方有很多老朋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浙江、宁波、河南的驻站记者范跃红、蔡俊杰、孟红梅,以及通讯员史隽、周庆华,业务水平非常高,为采访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我的采访顺利完成,我一直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向他们学习。

过 程

9月底,检察日报社驻浙江记者站副站长范跃红告诉我这次浙江之行的采访主题:杭州是智慧检务,宁波是两法衔接。采访时间定在国庆节之后的第一周。我知道,工作类报道很难写,尤其是想写得生动、写得吸引人,更难。采访之前,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人的因素体现出来。我一直都深深折服于美国哲学家爱默生的一句话,“世界微不足道,人才是一切”。一项检察工作,如果不能体现人的作用,或它对人的作用,那么它的作用就是可疑的。

带着这个“先入之见”,我们来到杭州市检察院。杭州市检察院为这次采访的准备很充分,为我们演示了远程提讯,召集了各区县院的检察技术骨干为我们介绍杭州市检察机关的智慧检务情况。说实话,这些介绍非常枯燥。座谈会上,我表达了我的想法:这篇报道如果写成“科普”,甚至是某公司的产品推介,就完全失败了。所以,我希望他们能提供一些故事。西湖区检察院公诉部副主任姜琪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好故事。

2017年8月的一天,朱某因不满前女友余某拒绝复合,心生怨愤,驾驶越野车撞向余某,造成余某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骨盆二级以上骨折。经侦查后,公安机关以朱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将此案移送到了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公诉部审查起诉。

“由于余某经鉴定为轻伤一级,朱某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杀人故意。”姜琪作为案件承办人,在审查了所有证据后,认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朱某刑事责任。于是,为了让朱某心服口服,一改以往审查报告全文字的模式,通过“审查示证一体化系统”,对撞击监控视频、现场勘验笔录等证据截图分析,高效地同时生成图文并茂的审查报告等多媒体示证材料,更加一目了然。

在开庭时,该系统自动将标记过的证据继续生成多媒体出庭举证材料,现场投屏输出举证画面。“我们应用多媒体示证,细致到一帧一帧播放,清晰展示了撞击行为对被害人生命的巨大威胁,全面揭示了被告人朱某明知其行为有致死危险仍积极实施的杀人故意。”法院采纳了指控意见,朱某再也无法为自己开脱罪责。2018年7月,朱某因犯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审维持原判。

有了这个故事“打底”,事情就好办多了。成稿时,我想了这样几句话——

荀子《劝学篇》中有这样几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智慧检务也正是如此,它展现了科技的“厉害”,更体现出检察官的“智慧”。

于是,文章的标题也就有了:《借助“智慧+” 可以“致千里”》。

宁波的两法衔接同样非常枯燥,还好宁波的城市宣传语给了我灵感,于是有了这个开头——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浙江宁波的城市宣传语。仔细想来,“书藏古今”的最终目的就是“通天下”,如果不能“通”,藏再多的书又有何用?同样,宁波市检察机关着力建设“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特别推出红黄绿三色自动预警提示,实现智能对比排查功能,就是为了让“两法衔接”更通畅,从而提升监督质效。

也就带出了标题:《有了信号灯,衔接更通畅》。

在郑州市检察院的采访非常丰富,不仅各种参观、座谈,还和分管案管工作的郑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赵光南长谈。我也着重谈了我的这个想法:希望能采访到“案管工作如何提升检察官的个人素质”。他也深以为然。但最终这部分的内容在稿件中体现得不多。我自认还比较满意的是此稿的标题:《从先行者到模范生》。

体 会

如何在检察工作类报道中讲好“人”的故事,是个大课题。人的智慧,人的情感,人的意志,在这个日渐AI化的社会,尤为宝贵。有些检察工作,可以比较容易体现检察官的斗智斗勇、扶危济困、侠骨柔情,但有些检察工作,则没这么容易。比如以上提到的智慧检务、案管工作等,如果体现出的只是某某软件多么好用,这样的报道就毫无价值可言。我的这三次采访,正是试图在这方面做些努力。

猜你喜欢

余某采访报道检务
“闲鱼”销售假冒名牌首饰近20万元
遇他人寻衅滋事防卫案
检察改革背景下检务督察工作问题研究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从混沌走向协同——论检察机关案管职能和检务督察职能的关系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检务系统设计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石家庄市长安区政协视察检务公开工作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保障新闻工作者依法采访报道——设立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的背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