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午后的回忆之旅

2019-03-28■李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选题经历策划

■李 微

2018年11月初,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检察日报策划了系列人物专访,采访部分检察系统老领导、老同志及著名法学家,请他们回忆推进检察事业和法治进程中的美好时光。我有幸参与了这个策划,并采写该栏目的第一篇稿件——专访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梁国庆。

从接到选题到计划开栏之日只有6天,中间还有一个周末,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最终,稿件如期见报,各方反响不错,连日来一直绷着的神经也终于放松下来。回想起这篇文章出炉的始末,也有些小感想、小心得。

筹划:有备而来,有“粮”不慌

11月7日上午,我接到了采访梁老的选题,虽然选题分配给了我,但是整个策划组都在担心这个选题成不了,因为梁老为人很低调,退休之后一直拒绝接受采访。为减少阻力,这组策划由报社统一出面协调最高检离退休干部局的领导来征求被采访对象的意见。

于是,我一边等待协调的结果,一边开始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次采访前,我习惯搜集一切能搜集到的与被采访对象有关的资料,这次这么重要的采访当然更不能例外。通过查看梁老的简历及相关文章,我发现,梁老确实是本组策划中最合适的采访对象,他是法律科班出身,有过在基层检察机关工作的经历,在最高检工作18年,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很多检察机关变革的重大时刻。所以对于本组策划,梁老是不二之选。

看完了网上的相关资料,我又与曾经采访过梁老的方圆杂志社记者张羽通了电话,想了解一些梁老的退休生活及喜好。张羽7年前采访过梁老,对老人退休之后的生活有一些了解。

这些准备工作刚做完,我接到了梁老愿意接受此次采访的通知,时间定在11月9日下午两点,地点在梁老家。去采访之前,梁老的司机把我提前准备好的采访提纲转交给了梁老。

采访:小小技巧,大大收获

11月9日中午,我先去花市精心为梁老挑选了一束鲜花。从简历中我了解到,梁老出生于1938年10月,应该是刚过完80岁寿辰,从张羽处我还了解到梁老退休之后喜欢养花写字,因此,鲜花应该是不错的伴手礼,还可以拉近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此外,为了消除初次见面的紧张和直奔主题的突兀,我还准备了两个话题:其一,老人出生于1938年10月,为何名字中恰好有“国庆”二字?有何缘故呢?其二,同为东北老乡,和老人聊一聊东北的风土人情。万事俱备,我提前来到了梁老家所在的小区,等待事先约好的时间。

下午两点,我准时按响了梁老家的门铃,梁老满面笑容将我迎进门,喝着梁老家乡的茉莉花茶,这个午后,我们开始了一段回忆之旅。老人告诉我,名字中之所以有“国庆”二字纯属巧合,自己这辈人名字中间有“国”字,乳名恰好叫“庆”。梁老笑着说,经常有人打趣,你的父母会未卜先知吗!采访就在这样的笑声中开始了,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按照我之前的采访提纲,老人细数了改革开放40周年来,自己经历的那些风雨和辉煌,我几次提议让他休息一下再讲,都被他拒绝了。

直到日暮西山,他才停下来,笑着问我,够了吗?我才惊觉,我的旅程要结束了。考虑到梁老已是八旬老人,我也不忍再继续打扰,虽然心有不舍、意犹未尽,还是结束了采访。

写作:结合当下,适当取舍

回到家后,我连夜整理了采访笔记和录音。

看到最终整理出来的上万字的材料,我不由感叹老人经历的丰富。在最高检机关工作的18年中,梁老除了没有分管过反贪工作,他的经历几乎涵盖了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而策划中本组稿件最终的见报字数是3000字(包括被采访人简历),素材如何取舍?角度如何把握?是摆在我面前的难题。

结合报社策划组的意图及掌握的材料,我觉得这种访谈类回忆文章虽然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不应过分突出个人经历,对话体的回忆文章不应是为某个人著书立传,而是管中窥豹,通过采访对象的特殊经历,让读者了解那段历史。此外,对话体的文章还应兼顾史料性和可读性。

按照这个思路,参照时间顺序,我选择了初到最高检、筹建检察官学院、参与起草检察官法、民行检察工作的先行试点、可集中精力搞法律监督五个部分,每部分互有衔接,在素材的选取上也尽量选择那些忠于历史和可读性强的内容。成稿后,初稿多达7000余字,奋力删减后,还有4300余字。副总编魏星审阅后,考虑到梁老的特殊经历遂保留了稿件的原貌。

该稿经过梁老亲自审定,并做了几处修改,包括标题的修改。该稿原标题是《心无鸿鹄莫从检,腹有律法方可察》,取自梁老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副对联,我想用这副对联表达梁老一生对检察事业的热爱。梁老将主题改为现标题《一位老检察官的回顾》,这个标题更切合策划组的意图及整篇稿件的写作主题。

11月14日,稿件如期见报。愉快的回忆旅程结束了,我的记者生涯却留下了更多值得回忆的内容。

猜你喜欢

选题经历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