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优化研究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运输业集装箱货物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重庆 400074)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量迅速增加,集装箱运输需求也随之增加。面对日益增长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及朝着专业化、大型化发展的集装箱运输船舶,传统的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运输要求,需要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港口集装箱运输效率,使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基于此,本文对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方法来优化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提高港口运输作业效率,提高港口竞争力,促进物流运输业的发展。

一、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特征

(一)经济效益好。集装箱具有坚固、密封等特性,易于运输和装卸,且装卸作业对天气的要求不高,减少了船舶停靠时间,节约了船舶运营成本,也可以提高港口运转效率,减少船舶压港情况发生。货物装箱封闭后在运输途中不会开箱,货物因天气、碰撞等原因被损坏的风险降低,也减少了货物被丢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运输损失,提高了企业效益。

同时,集装箱箱体对货物的保护作用使一些自身带有脆弱性的货物降低了包装要求。集装箱运输既可以保证对货物很好的保护,也可以简化货物的外包装,减少货物包装所投入的成本,减少包装物不能很好地循环利用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二)运输效率高。原来普通货船的装卸速度是每小时35吨,集装箱运输将装卸速度提高了十多倍,极大地缩短了货物装卸时间,且每吨货物的装卸费用大大降低。并且,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使港口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朝自动化方向发展,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的投入,使装卸效率不断提高。

(三)运输成本投资高。集装箱运输要求运输企业对集装箱和船舶的前期成本投入较高,每立方英尺集装箱船舶的造价成本达到了普通货船的四倍左右,这几乎占据了运输公司总成本的三分之二。同时,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对集装箱港口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港口及配套实施的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包括岸线、货场维修站以及装卸机械等的建设。

(四)利于多式联运的发展。在水陆不同运输方式的转换过程中,集装箱运输不需要另行对箱内货物进行转移,只需要装卸移送集装箱。同时,监管部门只需要加封或者验封,简化了工作流程,实现了多式联运的有效配合,大大提高了多式联运运输效率。也可以减少货物装卸运输人力、物力的投入。

二、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多式联运衔接设施不完善。目前,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设施条件的限制,我国多数港口仍不能和铁路中心形成有效衔接,距离较远,需要利用公路进行短驳运输,增加了货物装卸次数和运输费用。一些港区虽引入了铁路,但技术标准不高、线路状况不好,会影响货物的运输效率,甚至会造成货船压港,不利于港口的运转。

(二)信息化程度不高。港口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操作及管理,实现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庞大信息的处理。目前,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信息系统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实际应用范围不够全面,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和铁路运输系统、监管部门、保险业务系统之间不能实现全面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会影响港口的整体发展。

(三)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经济的发展带动贸易量的增加,促进我国港口运输业迅速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迅速增加。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船舶、装卸机械废气排放量增加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四)泊位适应能力不够。目前,我国水路运输业仍存在供需关系不平衡的现象,港口的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导致泊位利用率不高,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港口专业集装箱泊位适应能力不够,难以满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三、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的优化

(一)合理规划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方式。加快港区集装箱集疏运通道的建设,提高港口运输网络的建设进程,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合理规划港口集装箱运输网络布局。根据港口地形、地势加强港区公路、铁路基础设施以及分配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输线路的优化,促进进港铁路和进港公路之间的有效配合,实现港口和铁路枢纽之间的快速集运,提高码头装卸运输能力,充分发挥公路、铁路、水路结合的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

(二)建立智能化集装箱运输系统。大数据时代下,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应该以现代化智能设备为基础,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智能控制等新一代技术,和港口运输业务系统相结合,促进资源共享,构建上下联动、纵横协管的智能化集装箱运输体系,实现对集装箱作业的实时调度、智能控制,实现港口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开发,从而降低港口作业成本,提高集装箱装卸运输效率,提升港口服务水平,提高港口企业效益。

(三)建立信息化集装箱运输系统。积极采用电子数据交换、供应链管理、互联网、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方式,努力推进信息化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使货主、运输企业、监管部门、港口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其他部门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互动,便于监管,且可以提高船舶进出港、装卸、集疏运、交易、支付等生产活动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建立自动化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建立自动化的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采用动态调度与多级优化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作业设施之间的关系,提高设备利用率;采用先进的装卸工艺和自动化的装卸设备,如自装卸车、自动跨运车、自动导向车等,提高生产效率,缩短集装箱船的在港时间,提高港口集装箱装卸和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四、结论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运输业成为我国基础性产业,水路运输在物流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港口集装箱运输的优势使其快速发展,处于港口运输的核心地位。但现阶段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还不够完善,需要全面提升集装箱运输服务水平,加快多式联运运输网络的建设进程,全面加强港口集装箱运输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建设,促进港口物流运输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运输业集装箱货物
实现碳中和,繁荣运输业
蒸汽机和运输业的发展
逛超市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我家住在集装箱
如何加强铁路运输业对全面预算执行的监督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集装箱运输业发展与布局初探
路遥知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