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与成本的关系研究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降低成本控制目标施工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从施工单位角度出发思考质量和成本的关系,用等式直观表示,即成本+利润=总造价,高成本低质量模式的经营模式不可持续,在实际施工中得到有效办法是:保证质量为前提,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本文在以实际施工情况出发,浅谈质量与成本的模型。

一、合理成本的定位

施工单位在投标期间,是成本核算的重要阶段。根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施工单位需要仔细勘察现场、复核清单工程量和咨询主要设备材料品牌等影响造价组成部分,合理规划安排工作,尤其是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的布置,这将为后期施工期间提供了方案,做好了准备。投标总价的组成主要体现在人材机直接费,合理的成本保障了工程的质量,而工期是措施费的考虑重点。在投标限价下,每个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先进技术和资源核算出施工成本,低成本和高质量的投标结果体现了施工单位的强大竞争力。

建立质量与成本管理结构体系

优化资源优化配置→成本与质量←技术进步

动态管理

质量与成本模型

(一)建立质量与成本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制定成本控制目标,责权统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根本,全面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企业文化的落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项目成本首先要履行工程合同,从自身角度出发合理降低项目成本,制定可行的成本控制目标。区别于传统的管理,为了提高各方满意度,减少传统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如通过压缩环境保护费用,减少安全投入,缩减文明施工资金,或粗制烂造、偷工减料等方式降低成本。若采取这些方法降低成本,容易造成的事故和返工等情况,不但降低质量,而且增加了成本投入,也产生了不合理费用,得不偿失。因此,项目部在制定项目成本目标时,一定要树立全面的质量——成本观。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保障质量、控制项目成本、降低成本的根本与前提。

(二)资源路径独特,优化配置

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成本控制的目标控制有直接作用。实行人、材、物、机械的优化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下,通过招投标方式,合理进行分包,选择合适的分包建筑商,既可以保证质量,又降低了人工费的投入。及时掌握和跟进项目的施工进度和交付安装情况,利于材料采购供应方式及价格信息情况。材料成本细化为材料采供的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原价、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和采购及保管费等。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由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和税费组成。机械使用费用的成本可以从几个方面降低:一是施工机械的灵活调度。机械进场的数量安排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全面考虑,灵活调度使用机械,减少机械和操作人员的闲置。二是就近原则,优先安排使用机械,尽量减少安拆费及场外运费,特别是一些需要拆移的机械。三是与他人机械长期合作,减少资金的投入。专业人员的管理使班组处于满负荷作业状态,避免机械闲置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投入。那资源配置到多少才满足质量-成本的平衡点呢?从施工单位实际出发,设定符合质量标准的控制指,由质量高低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数据,为过程控制提供具体可行的步骤。

(三)使用先进技术,科学合理降低成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工程施工中作用尤其明显,如鼓励推进技术研发,使用先进的技术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采用建筑安装行业领先的或者比较先进的新技术工艺、新材料设备,达到提高效率,减少物耗,降低成本的目的。重视知识和人才,多倾听和多采纳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与意见,并提供奖励平台,鼓励项目部发挥自己技术的才能,献言献策。通过增加技术进步的投入,积极推广新技术工艺和新材料设备,营造正面影响氛围,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保持并领先同行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质量和成本的技术支持问题。

(四)加强过程管理,动态管理降低成本

施工中如果缺少了安装施工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和严格管理,制定的成本控制目标也难以确保实现。因此,加强过程监控,从严管理同样是降低成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加强过程监控,是自始自终的监控。动态的监控。监控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从严管理的要求。一是制定控制目标。做好预先控制,就是要把项目部成本控制目标与对应的分部分项工程分解到承包施工的班组,明确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控制指标,再通过正式沟通渠道告知大家,在思想上提高每个人的成本控制意识,在行动中落实项目部人员的成本管理监控的具体工作,如建立台账登记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二是加强过程管理。施工中要根据施工进度对照人材物消耗的台账反映情况,定期进行成本分析,不断完善成本控制措施,及时提出应对办法与调整措施。要严格检查与成本控制密切相关的质量安全目标控制和进度实现情况。根据这些变化情况,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物资材料实行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三是严格把控收尾工作。严格监控收尾阶段,对最终实现成本控制、降低成本目标十分重要。如,人员撤离,材料退库、机械退场安排,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成本管理相关台账资料,认真做好内部承包核算工作,避免人员、材料和机械等滞留等候增加成本。

本文从施工单位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质量和成本辩证关系的四个可操作的平衡点,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即质量经济效益。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由事后管理转变成事前控制,从而可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质量和管理水平;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加强质量管理要求避免和减少成本消耗。世界在变化,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管理的方式的不同,产生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质量-成本模型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能引起建筑企业的关注,为质量管理提出更多的选择,不断完善质量-成本的最优点。

猜你喜欢

降低成本控制目标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血糖控制目标应“因人而异”
浅谈LNG接收站项目施工单位的外部协调工作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煤炭企业降低成本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降低成本有效措施
航天器设计如何降低成本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