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冷链新加坡信息系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一、国外冷链物流发展情况

(一)美国

目前来看,美国的冷链物流整体发展水平较高,有着运输网络健全、职责分工细致、技术水平高且运用广泛、整个流程质检规范化等特点。

美国的公路铁路系统非常完善,所有的冷链物流都是由运输集装箱完成,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和成本;无论是在打包、运输、装卸等任何服务过程中都有由不同的公司完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加强了整个物流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冷藏设备全程可控,每一辆运输设备都装有跟踪系统,并广泛应用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射频技术,不仅成本低而且冷链过程管理高效;除此之外,政府对食品检疫进行政策支持,简化流程,降低物流成本。

(二)日本

在全球来看,日本的冷链物流水平是极高的,不仅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还有着极高的流通率,肉类冷链物流已达100%,果蔬类也有95%以上。日本对冷链物流行业的规范性极高,采用多部门管理的方式,法律相对完善,涉及面广,并有专业的认证体系。在技术方面,日本冷链物流的现代化技术应用广泛,不仅运用高水平的信息系统,如RFID智能监测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EDI),而且物流设备全面自动化,整个过程全部智能化。

(三)新加坡

新加坡的冷链物流主要在标准化结构和标准化技术方面有着较强的发展优势。新加坡冷链物流整体结构标准全面,整体协调性好,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整个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有相关检测标准,强调并注重消费者权益;在标准化技术方面,新加坡冷链物流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需求采取不同的冷冻、冷藏、恒温等加工技术,在贮存、装卸载和运输过程中对食品的温度加以控制并定时测温。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规模与需求不匹配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材新鲜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我国对冷链物流的需求量极大,我国冷链物流的中小企业较多,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发展,企业实力普遍较弱,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

(二)标准体系完善程度较低

相比较新加坡,我国冷链物流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存在在预冷加工、运输过程及标准操作等环节中,仅仅在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检验,忽略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的检验步骤,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权益。

(三)冷链物流相关技术不够成熟

在我国,许多冷链物流公司的运输设备并未安装信息系统、定位系统和远程恒温控制技术,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食材腐烂货损率高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的整体水平相差甚远。

(四)专业化人才规模较小

无论是物流人才还是冷链物流人才,我国都是极度缺乏的,这成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迟缓的一大重要因素。我国物流专业起步晚,人才培养数量较少,科研水平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专业技术化人才较少的人才发展现状。

三、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完善标准体系

学习国外,制定和我国实际情况符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在政策上给以最完整的支持,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可根据当地情况调整政策,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支持,鼓励投资发展物流企业;完善相关标准,建立更加完整更加严格的标准体系,不同的食品类型相对不同的标准,学习新加坡的标准模式,注重消费者食品安全。

(二)革新技术,发展冷链信息系统

无论是整个运输环节相关的技术还是物流信息系统,都应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与其他国家多做交流。“走出去”指将我国先进的技术输送出去,增加冷链物流行业盈利来源,“引进来”则对我国整体冷链物流发展的有着重要作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引入我国,学习国外方法,在整体环节中安装物流信息系统,对冷链物流全过程进行把控,责任分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引进并培养专业人才

国家应大力支持物流及其相关专业的发展,将物流专业细分,支持冷链物流科研工作,增加科研人员出国学习的频次,学习交流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冷链物流专门职业资格的培训,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猜你喜欢

冷链新加坡信息系统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