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金朝的文书档案事业

2019-03-28吴荣政

关键词:金朝世宗文书

吴荣政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金朝统治北方将近120年。其建国者金太祖虎水(今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阿士河)人,于收国元年(1115年)建都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金太宗、金熙宗两代仍在上京。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中都成为金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章宗时,“承世宗治平日久(29年),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出现“跨(超越)辽、宋,而比迹于汉、唐”[1]285空前繁荣的局面。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年)五月弃中都迁汴(今河南开封),特别是金哀宗自汴迁蔡州(今河南汝南县),金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道路。

金朝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社会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因而金朝文书档案事业上与汉、唐比肩,下超辽、宋的较高水平。

一、金朝的文书事业

(一)金朝文书种类

金朝的文书种类颇多。金朝皇帝的文书有诏、敕、制、册、诰、符。诏即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敕与制都是皇帝的命令;册又称册命,皇帝对臣下的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诰,皇帝对臣下的命令;符,朝廷用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

朝廷的秘书由左司、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官担任。秘书草拟的文书经皇帝批阅后下发。

臣子的文书有章、表、疏、策论。章即奏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表一般用来对皇帝陈述请求、情感、建议的文书;疏是臣子给皇帝分条陈述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奏议;策论是按问题逐条议论时事的文书。另有门籍。门籍是写有朝臣姓名状貌的竹签,悬挂在宫门上,查对相符,朝臣方可入皇宫。

朝廷给邻国的文书为“书命”。

此外还有檄文、露布。檄文是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露布是不必缄封、公布在外的文书,似今日的布告、广告。

大兴府的文书称为文牍或案牍。文牍即文书与书籍;案牍即文书与案卷。再者,大兴府的知法掌律、令、格、式。律即法律;令即命令;格即法律条文;式即标准。抄事掌写法状。

许多衙门设有孔目官或称都孔目,掌管文书档案,收贮图书。

金朝仿自汉朝以来各县设主簿之制,也在各县设主簿一人。主簿掌管文书档案簿籍(名册,户口册)和审讯记录的保管利用,还掌管印鉴。

(二)急递铺的设立

为了使官方或某些私人文书送到收件人手上,朝廷设立急递铺。兵部在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置递铺”,军马“腰铃日行三百里。”[2]1236另有“马铺转递日行二百五十里。如台部别奉圣旨文字,亦给如上制。”[2]1336那么为什么能如此之快呢?这得益于泰和六年在金朝各城市、州、府“始置提控急递铺官”,“转送文牒(文书、书籍、簿册)”“自此邮达无复滞焉”[3]。这就是说,公私文牒在金朝全国各地可以畅通无阻迅速准确地递到收件人手上。

(三)架阁库的安装

为了不使文书、档案、图书受损,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6年)六月设“架阁库”。[2]1218

金朝继承宋朝在尚书省各部差员任架阁库官的制度,在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枢密院、御史台和三司与州、府都设了架阁库。架阁库是官署贮存文牒案卷的木架或木柜。架阁库像现在的档案室或档案馆。

总之,金朝的文书种类较多,起草文书的官员(秘书)地位高贵、水平非凡,传递文书快捷,保护文书、档案、图书的设施架阁库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城市、州、府。这足以说明金朝的文书事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金朝的档案事业

金朝的档案有日历、起居注、国史、实录和玉牒、方志。

(一)修日历、起居注、国史、实录、玉牒、方志的衙门及其任务

在秘书监有著作局,下设著作郎、著作佐郎各一人,“掌修日历”[2]1269。章宗承安五年(1200 年)闰二月“编次日历,或一月,或一季,封送[国]史院”,“仍令送著作局润色,付之。”[1]253即将日历送到国史院。日历是由上述官员逐日撰写朝政事务的史册,修实录前须先修日历以备用。

在尚书省有兼带修起注官多人,后专设“记注院。修起居注掌记言动。”[2]1218此外,尚书省的“兼带修起居注官”“每月朔(初一)朝,则先集是月帙满者为簿”,“及行止簿、贴黄簿、并官制同进呈,御览毕则受而藏之。”[2]1245修起居注官员常侍皇帝,随行左右,专记皇帝每天的言行。

属尚书省的国史院“修国史,掌修国史。”[2]1271国史包括金朝列代皇帝本纪和功臣及其他各色人等的列传。实录往往是金朝兼修国史的大臣所撰,由国子监的“国子书写官”“掌书写实录”[2]1271详后。

有金继承宋朝置玉牒所、建玉牒殿之制,在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九月“修玉牒成。”[1]254《玉牒》是金朝帝、王之族谱,以编年体叙帝系而记其历数。

兵部员外郎掌“郡(州)、邑(县)图志”[2]1235,地方志号称记述州、县历史事迹的百科全书、原始资料。

(二)金世宗、金章宗对修起居注官的严格要求

或问,金朝修起居注官为什么那样认真呢?这与世宗、章宗严格要求有关。

大定六年(1166年)十一月,世宗对纥石烈良弼说:“海陵〔王〕时,记注皆不完。人君善恶,为万世劝诫,记注遗逸,后世何观?其令史官旁求之。”[4]1951

世宗大定八年十月对宰臣说:“海陵时,修起居注不任直臣,故所修多不实。可访求得实,详而录之。”[5]143

世宗大定十二年十一月“与宰臣议事”,当修起居注官已经退去时,世宗说:“史官记人君善恶。朕之言动及与卿等所议,皆当与知,其于记录无或有隐。可以朕意谕之。”[5]157

大定十七年,世宗说:“朕观《贞观政要》,唐太宗与臣下议论,始议如何,后竟如何,此政史臣在侧记而书之耳。若恐漏泄几(机密)事,则择缜密者任之。”“朝奏屏人议事,记注官不避自此始。”[6]

大定十九年三月,世宗“与宰臣论史事”时说:“朕观前史多溢美。大抵史书载事贵实,不必浮辞谄谀也。[5]172

颈源性头痛患者远比大多数学者想象的多的多。笔者门诊每天接触的头痛患者中,按笔者提的诊断标准诊断,1/3可诊断为颈源性头痛。以笔者提出的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标准治疗,大部分患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鉴于颈源性头痛患者数目庞大,如按笔者提出的诊断、治疗标准进行,临床医生将更容易掌握该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是基层医生的诊断将变的更容易,治疗操作更简单,风险更低,患者更安全,将使更多的颈源性头痛患者免于漏诊,更多的患者将受益,更多的医疗资源将会节省,更易在基层推广。

上举世宗五次谈话,可见他严格要求修起居注官、史臣如实记录当时的真情。

章宗听从完颜守贞关于唐代谏官、起居郎、起居舍人怎样真实修起居注的建议后,在泰和三年(1203年)六月,“诏选聪明方正之士为修起居注。”[1]261这就从道德(方正)智慧(聪明)两方面对修起居注官宣示了提高综合素养的要求。

由于世宗、章宗的严格要求,修起居注官员人才辈出。

(三)修起居注官的榜样

有两位修起居注官员,可称金朝起居注官的榜样。

其一,杨邦基。他于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登进士第”,面对“贪污不法”的上司用铁柱杖“撞邦基面”而“不动”,“邦基以廉为河东第一。”他“能属文”,历任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秘书监兼左谏议大夫,“修起居注。”[7]

其二,夹谷衡。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创设女真进士举,“衡中第四人(名)。”明昌四年(1193年),章宗表彰夹谷衡“识见纯直”,“忠实公方,审其是则执而不回,见其非则去而能果,度其事势,有若权衡。”他历任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平章政事,“迁修起居注。”[8]

由上述德高望重学识俱嘉的两位所修起居注势必真实可靠。而且,榜样的影响是较大的,这肯定影响到其他修起居注官员向他们学习。

三、保护《金实录》的功臣张柔

张柔字德刚,易州(今河北易县定兴)人。在金朝为元帅的张柔在一次战争中因“马蹶(倒下)被执,遂以众(部队)降”元太祖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太祖还其旧职,得以便宜行事。”金朝的宰相崔立以汴京降,难能可贵的是,“柔于金帛一无所取,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并秘府图书”“卫送北归”。元世祖中统二年(1263年),张柔“以《金实录》献诸朝”[9]的史馆。为元朝编撰《金史》保存了珍贵资料,功不可没。倘若张柔没有保管《金实录》,那么,后人不可能得知金朝十部实录。

四、金朝所修十部实录概貌

金朝继承南朝后梁、后唐、五代、宋、辽事实,撰写实录。实录是内容繁复、包罗万象的编年体资料汇编,专记已故皇帝统治时期的各种事情,由继嗣之君必敕史臣撰写实录。金代十部实录可谓详慎。今特将金朝十部实录评介于下。

(一)《祖宗实录》及其作者

《祖宗实录》的编撰者完颜勖自幼“好学问,国人呼为秀才”。他当太师后,其“谏表诗文甚有典则……其谏表可入实录”。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诏书求访祖宗遗事,以备国史……勖等采摭遗言旧事,自始祖以下十帝,综为三卷。凡部族,既曰某部,复曰某水之某,又曰某乡某村,以别识之。凡与契丹往来及征伐诸部,其间诈谋诡计,一无所隐,事有详有略,咸得其实。”[10]可见《祖宗实录》记事仔细客观真实。该实录于金熙宗皇统元年(1141年)十二月左丞勖进呈。

(二)《金太祖实录》及其作者

该实录二十卷,完颜勖撰。熙宗皇统八年(1148年)八月,“宗弼进《太祖实录》。”[11]既然《祖宗实录》写得真实可靠,那么,同一个人所作的《太祖实录》也应客观翔实。

(三)《金太宗实录》及其作者

该实录由纥石烈良弼撰。他“年十七,补尚省令史。簿书(文书、档案或审讯记录)过目,辄得其隐奥。虽大文牒(书籍簿册),口占立成,词理皆到。”其“言行端正,无所阿谄”,历任尚书右丞、右丞相、监修国史等职。于世宗〔大定〕六年(1161年)十一月“《太宗实录》成”[4]1953,其卷数不详。以下实录卷数不详者,不再说明。

(四)《金熙宗实录》及其作者

其作者完颜守道。他为人“忠谨”,“自秉政以来,效竭忠勤”,敢于“直笔”;历任应奉翰林文字,参知政事、右丞相、监修国史、左丞相。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 年)“修熙宗实录成。”[12]

(五)《海陵王实录》及其作者

进士第一(状元)郑子冉撰。他“英俊有直气,其为文亦然。”被时人誉为“凤毛”即难得的人才。曾任翰林修撰、秘书少监、同修国史、兼修国史等职。世宗说:“修《海陵实录》,知其详无如子冉者。”“盖以史事专责之也。”[13]世宗认定修好该实录者只有郑子冉。

(六)《金世宗实录》及其作者

其撰者宰相完颜匡。他于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中礼部策论进士,为人“德行淳谨,才学皆通”,并且“笃实”;“宣宗、章宗皆就学”即为两朝帝师。历任秘书监、尚书左丞、监修国史、尚书令,于章宗明昌四年(1193年)八月国史院“进《世宗实录》。”[14]

(七)《金章宗实录》及其作者

撰者张行信是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进士,“为人纯正直率,不事修饰,虽两登相位,殆若无官然,遇事辄发,无所畏避”“砺志謇谔,无所避忌。”因“家学相传,多所考据”,历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同修国史,于宣宗兴定元年(1217年)六月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始修,至四年九月进《章宗实录》。[15]该实录一百卷,事目二十卷,共一百二十卷。

(八)《金宣宗实录》及其作者

其撰者王若虚,他“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之间者。”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经义进士,历任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著作佐郎、直学士,哀宗“正太初(1224年),《宣宗实录》成。”但据《哀宗纪》载,是正太五年(1228年)十一月“进《宣宗实录》”。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春,丞相崔立以京城降蒙古军。若虚面对“屠灭”的危险,为了坚守“名节”,“不若死之为愈(更好些)”[16],真是铁骨铮铮的伟丈夫!若虚著《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前三十七卷辨证经史诸书及文,后八卷是诗话与诗文。若虚议论甚高,论诗推重苏轼而攻黄庭坚。

(九)《金睿宗实录》及其作者

该实录由尚书左丞相纥石烈良弼撰,于世宗大定十一年(1171年)十月“进《睿宗实录》。”[4]1950-1951睿宗即完颜宗尧,金太祖之子,其为人道德高尚,随父“征伐四方”,“常在帷幄”,每遇宋朝大军,则“率师击破之”,或“克之。”[17]

(十)《金显宗实录》及其作者

《金显宗实录》完颜匡撰。显宗即完颜允恭,世宗第二子,大定二年(1162年)五月,“立为皇太子”。他“专心学问”,关心“民间疾苦。”[18]章宗是显宗嫡子,宣宗是显宗长子。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十月奏上《金显宗实录》。

综观上述参加修金朝实录的作者完颜勖、纥石烈良弼、完颜匡、张行信、王若虚等方家,均为刚直纯正、德才兼备、学识皆通的杰出人才。因此,他们修的实录明是非、较真实,这正是十部实录最有价值之处,也是元修辽、宋、金三史,《金史》修得最好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金朝世宗文书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金朝酋邦社会形态下勃极烈官制始末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试析渤海世族家族与金朝皇权统治
金朝与西夏盗窃法比较研究
《陷辽记》中辽世宗祭奠对象考辨
论金世宗的纳谏与用人
金朝铜钱货币流通贮藏形态管窥
周世宗挨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