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大学在佛山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及体系建构
——以美的学院为例

2019-03-28

关键词:升级美的大学

廖 靖

(佛山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广东 佛山528300)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处于深度调整时期,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国际市场需求的严重萎缩迫使我们改变过往高度依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因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内需,业已成为我国在新经济常态下的长期国策。佛山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是全国著名的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和民间剪纸等艺术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佛山的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均居全国前列,佛山在粤港澳大湾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中处于核心地域。因而,积极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产业升级,将以低成本要素驱动为主的增长逐步转变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增长,努力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当好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已成为佛山当仁不让的责任与使命。

知识与技术的综合创新是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除了传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外,企业大学日益成为知识与技术创新、突破的重要场所以及优质员工的培养基地。企业大学通过开发一套适合企业实际运营和发展目标的人力资源再教育模式,推动企业打造优势人才队伍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因而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传统制造产业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企业大学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分析企业大学在现代产业兴起与升级中的作用与价值,指出企业大学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为创建佛山本土化的企业大学提供借鉴作用。

一、企业大学的历史透析

企业大学又称公司大学,是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为目的,从而满足企业员工和合作伙伴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企业教育体系。通过几十年发展,企业大学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其运营资金来自企业本身,师资分别来自企业高管、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及企业自身培养的专职培训师。企业大学的教学手段有别于传统高校,综合使用了网络互动平台、真实场景模拟、典型案例分析及互动教学等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手段,以期训练和培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并促进员工的终身教育发展。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张文贤教授指出,企业大学的定位应该是企业的战略伙伴,传统高校培养的是通才,而企业大学培养的是专才。

最早的企业大学可以追溯到1927年通用汽车公司创办的企业学校。纵观企业大学的产生和演变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初以厂办学校的兴起为标志的孕育阶段。(2)20世纪初到50年代为企业大学的初创期。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技术的高歌猛进促进企业对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不断突破,催生了现代企业大学的萌芽,其中1914年通用电器公司的Charles Steinmetz所创办的企业学校(Corporation Schools)被视为现代企业大学萌芽的重要标志。(3)20世纪50年代至今是企业大学的发展和成熟阶段。以新材料、新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背后是优秀的人力资源,而人才需要教育和培训,于是一些企业开始逐渐看重企业人才的自我开发和培养,企业大学在企业的战略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知名企业的企业大学应运而生,如1955年迪士尼大学成立,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很强胜任力的高素质员工来服务企业的核心目标,即“为顾客生产快乐”。90年代初以来,国内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创建了“企业大学”,或者“企业学习中心”等,企业大学得到空前发展。

不难发现,在企业大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始终隐含着这一规律:技术进步引发了产业革命,而产业革命又强化了技术的价值,因而企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天然地与现代产业革命紧密相关。同时,现代产业革命反过来又成为企业大学发展和完善的不竭动力。企业大学如今被定位为技术的孵化器,在现代产业链和企业运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展望未来,随着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企业大学将深入到企业运营的全业务链中,实现全员、全面和全程的培训和人力资本要素的综合提升。同时企业大学会走出企业,融入区域,跟高校、研究所进行协同创新,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企业大学在现代产业中的作用和价值

以“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从体力的解放到脑力的解放、从单项技术革命发展到多项技术和综合技术的革命,因而知识的创新和运用成为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企业大学重要价值在于知识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持续性、系统性、泛在性、高效能的知识服务。[2]同时,企业大学所提供的知识生产服务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融合,知识的指向性与运用性更强。

(一)通过体系性的知识生产服务,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

知识经济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在企业产品、服务供给中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而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器”所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工匠单独创新并促进技术进步的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产业更迭的速度,企业的竞争从以往的价格竞争转为不断推进技术的更新换代,占领产业链的顶端,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传统的知识创新是由高校、研究机构或者工匠实现的。虽然基础研究能促进知识创新,但在知识的运用也就是技术的改进中衔接不到位,不能快速地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工匠基于自身经验的积累和诸如个人天赋、努力等个人因素所产生的技术更新,则具有偶然性。这些都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技术日新月异的更迭要求。而企业大学是扎根于知识与技术运用一线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使命,比传统高校更为关注技术问题。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攻坚平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大学能整合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工人经验,充分利用企业相关资源,通过提供持续的、广泛的、高效能的知识生产服务,为企业知识创新、技术进步提供动力引擎。

(二)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本

创新是一种复杂思维和智力过程,除了受制于外在的技术条件、认识工具,其中一个最为关键也最为活跃的因素,就是优质人力资本的积累与集聚。如果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那么人力资本就是这个动力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传统教育的滞后性使得毕业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现代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更不用说参与到企业攻坚和创新任务中,因而需要企业利用自己的平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企业大学通过整合企业的学习资源,根据企业核心业务组织学习内容、营造学习环境、制定学习方案、设计学习形式,从而提升企业员工培训的效能。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大学通过培育和发展企业文化,着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优化企业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从而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创造力。企业大学通过整合和优化利于企业员工创新的制度乃至整个文化环境,打造员工创新的利益共同体,创造大众创新,人人进取的企业氛围,从而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效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三)通过提供战略咨询与服务,为企业战略组织提供智能支持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的经营环节愈加复杂,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变幻莫测,因而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逐渐增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更加完整的市场信息收集、更加科学规范的决策过程、更加高效的统筹与协调。企业大学以解决企业运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使命,通过科学合理的市场信息收集、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完善的决策与分析、精确的判断与预测,从而成为企业战略制定的智囊团和决策咨询顾问。企业大学是企业重大战略的商讨和评估平台,也是企业经营理念和思路的策源地,各种经营思路、观点见解在此得到交流与磋商,成为企业战略形成和完善的智慧中心。

三、跨越式发展中的佛山企业大学建构研究——美的学院的经验和启示

推动产业升级、城市升级,努力建设民富市强、美丽幸福佛山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佛山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重心和主线。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高举创新大旗,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缺乏与先进制造和高端产业相适应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成为制约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然而,人力资源的建设不能总依靠“进口”,既要聚八方可用之才,还要做好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更新,这就需要发挥企业大学在人力资源创新与优化中的作用,为企业的技术攻坚、产业升级储备更多的人才。同时,要引导企业经营者形成对于企业大学的正确认识,了解企业大学在现代企业经营与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依据对美的学院的个案研究,我们认为在现代企业大学建设和创新方面,有以下几个关键认识和举措有待落地和推进。

(一)重视企业大学在企业创新发展、区域产业升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优秀企业之所以成为行业标杆,企业大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关键技术突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09年世界五百强已有超过80%的企业开设了企业大学。[3]2013年,中国企业大学数量已超过2000所,近5000万人接受了企业大学的教育。[4]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认可并接受企业大学在企业创新发展、区域产业升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业已成为卓越企业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共识。

美的学院是美的集团实施“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的产物。美的学院为美的集团及旗下各单位员工提供领导力、专业性资源,推广学习成长的新资讯、新视野、新理念、新技术、新项目、新课程、新标杆、新成果等。这些体系性的知识生产服务,使得美的集团能以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向中高端和差异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正是通过企业大学为载体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换,使得美的集团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得以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并在前沿技术、智能化和人工智能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而领跑整个家电行业。

当前,佛山处于产业结构升级,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发挥企业大学在培养先进制造和高端产业相适应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企业大学需要得到公司“母体”的重视和支持,将企业大学作为企业组织机构的一部分,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从而将企业大学的建设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和企业发展规划不可或缺的板块。

(二)建立契合本土文化,符合行业特征的现代企业大学运行架构

现代企业大学运行构架包括组织结构、职能定位、人员层级等。佛山以其家用电器行业、陶瓷及其他建材行业、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业、电子信息行业、精细化工及医药行业、家居用品制造业等驰名海内外,在创建本土企业大学时要着重梳理并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企业大学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并结合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进行课程开发,注重员工培训需求的分析,搭建较为全面的课程体系。企业大学在教育目的上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机构。正如珍妮·梅斯特(Jeanne Meister)所说:企业大学培训与传统企业培训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企业培训往往是一次性培训,企业大学培训则是从一次性培训转向建立持续学习性组织。[5]如在美的学院开设的美的远航与营销班下的《大客户管理》课程,该课程是系统解析多家500强企业的大客户营销及国际化营销管理案例和机制,从大客户营销管理体系到变局与突破,通过实际业务场景分析大客户营销的精髓,抓住客户痛点与需求,运用科学的大客户销售管理方法论,为生意创造价值。

第二,企业大学的培训师资建设。基于企业大学培训师资现状,提出企业大学内训师体系的建设方案及外部讲师的选拔流程。企业大学师资的权威性与实战性是确保企业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要坚持“理论+实践”的结合,致力于知识的运用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在美的学院的师资体系中,既有来自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流的商学院教授,也有来自一线技术骨干,致力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难点和痛点。如美的首个80后百人内部讲师团,整个团队年龄不超过30岁,85后人员占60%,其中年龄最小的讲师只有25岁。这批讲师团成员来自美的各个体系——制造、营销、研发、传播等,他们接受“理论+实践”的多种培养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走上美的内部讲坛。

第三,企业大学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从培训参与群体、培训资源及培训运营等三个层面拟定企业大学培训管理制度,尤其是在“互联网+企业大学”的模式下,打造企业大学的E-learning学习平台和基于微信等应用程序的移动学习平台。培训体系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从而化解员工脱产学习的工学矛盾,利用好学员的碎片化时间,实现分布式学习。美的学院最新教学平台既保留了原有的通过网络互动、实战模拟、案例研讨等实效性教育手段,同时又采取品牌课程认证+个人微课程开发分享的形式,保证满足企业需要同时兼顾个人优势与兴趣,激发年轻讲师的最大活力,同时在内部传播更多年轻人的理念。

另外,现代企业大学要改进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要摆脱传统的片面或单向性的评价模式,借鉴基于柯氏模型的培训项目与课程评估,运用层级分析法对企业大学进行自身和教学成效评估。

(三)支持企业大学集成创新资源,打造区域产业升级的创新平台

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生产主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需要各企业主体处理好自身与产业链、市场之间的关系;同时,现代技术攻关的复杂性、综合性使得技术的突破不再是企业闭门造车所能完成的,需要企业主动走出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参与到创新、创造的过程中。而企业大学可通过协同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高校,整合知识和技术,实现集成创新,从而打造综合创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不同主体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解决产业升级中的关键问题,实现区域发展中的集成化、立体式、综合性创新,从而驱动区域的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因而,企业大学要加强与外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与其他企业大学、高校、行业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如加强与普通高校的合作,基于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动企业大学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发挥穿针引线的桥梁作用,坚持“政、校、行、企”四方联动,鼓励企业大学在人员培训、技术集成攻关、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互动与合作,推动企业着力打造区域产业升级的创新平台。

猜你喜欢

升级美的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回暖与升级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