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019-03-28陆留霞
文 陆留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强调各领域的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强调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教育内容;强调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关注幼儿及幼儿周围的生活是当今幼儿教育的重要观念。
陶行知在《教育的真谛》实践篇《生活即教育》中提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案例一:“我妈妈的手机是苹果的”——生活即教育
幼儿园的放学铃声响了,老师组织孩子们到幼儿园门口等着家长来接。几分钟后,孩子们基本都被接走了,只有浩浩因妈妈有事,未被接走。
“我妈妈肯定又开车出去买衣服、美容了。”浩浩一脸生气地说。
“妈妈刚刚打过电话了,因为有点事要晚点到,老师先和你玩会儿玩具,好吗?”在老师的劝慰下,浩浩勉强地同意了。
“老师,你的这个手机不好。我妈妈的手机才好呢,是苹果的。”浩浩无意间看见老师的手机,一脸嫌弃地说。
“老师的手机也很不错啊。可以打电话、发消息,还可以看视频。”老师努力解释手机的用途。
“你的手机都不是苹果的。”浩浩还是一脸嫌弃。
大约十几分钟后,浩浩妈妈终于来了。老师将刚才的事,以讲笑话的形式告诉浩浩妈妈。
“老师,浩浩就是被他奶奶惯的。过年的时候,我带他去逛商场,他看见一件1000多的羽绒服,哭闹着非买不行,他一哭,他奶奶立马给他买了。”
【案例分析】从上述实录中,可以看出浩浩的家境相对较好,妈妈的日常活动就是照顾孩子、购物、美容。久而久之,在浩浩的心里,也渐渐认为只有贵的东西才是好的。对一个成人乃至孩子来说,有这样的心理认知,并不是坏事。但是,案例中的浩浩不仅有这样的心理认知,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别人的东西不好,进而嫌弃。可以说,孩子现在的价值观,只针对物品的价格,从而忽视了东西本身的功能。
“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这是陶行知老先生对“生活即教育”这一概念的阐述。
实录中,浩浩的生活比较优越,对于他的需要,家人总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满足。但这样优越的生活并不是“好生活”。我认为“好生活”应该是正确的生活习惯、科学的生活观念下的生活,涉及人的衣食住行。在这些生活环节中,时时渗透着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太容易得到,就不会去珍惜。长期下去,就会形成不认真的生活态度,进而造成他们价值观的错乱。“虚荣”“攀比”“任性”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便会出现。
案例二:“冬天里的温暖”——社会即学校
这天一大早,寒风呼呼地吹,孩子们戴着帽子、手套,排着长长的队,向马路边的环卫工人走去。
“爷爷,你怎么那么早就在马路上打扫呢?”小语好奇地问。
“因为经过一夜,马路上积了很多树叶和垃圾。如果不早早地打扫干净,等到你们的爸爸妈妈开车上班时,就不好打扫了。”环卫爷爷一脸慈祥地解答孩子的问题。
“爷爷,你真辛苦,手都冻红了。这副手套送给你吧!”小语将手套轻轻地戴在环卫爷爷的手上。
一路上,孩子们给环卫爷爷、奶奶送去了围巾、口罩、手套和帽子。
“老师,我再也不乱扔垃圾了。”
“老师,我们去帮爷爷奶奶们捡垃圾吧。”
【案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家长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孩子不要随地扔垃圾,但是效果不佳。有些孩子是充耳不闻,有些孩子是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扔垃圾。在他们的认知里,就算垃圾扔在地上,也会有人去捡、去打扫。
而上述案例实录中,教师带着孩子到马路上去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孩子们在帮环卫工人工作等活动中,体会到环卫工人的不易。这样比教师、家长一次又一次地说教效果要好很多。
陶行知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即学校”。他还主张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生活中处处藏着学问,我们要善于帮助幼儿发现、感知,掌握它。通过一次次实践,让幼儿真正了解并有所收获。
案例三:“我们一起去植树”——教学做合一
3 月12日,植树节。一大早,孩子们有的拿铲子,有的拿水壶,还有的拿小树苗,来到小区的一处空地。
“老师,我爸爸告诉过我,植树要先挖一个坑,我来挖坑吧。”文文举起手里的小铲子说。
“老师,老师,浇水的任务就交给我吧。”悠悠晃晃手中的小水壶说,兴奋地说。
“那我们现在怎样植树呢?”听了老师的话,孩子们又叽叽喳喳地说起来。
“要先挖一个坑,坑不能太浅。”
“把小树苗放进坑里的时候,要有人扶着,不然它会倒的。”
“最后浇水。”
“最好在我们自己种的小树苗旁边做个记号,这样我们每天都可以来看看它们。”
……
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分成了几个小组(5人一组)。组员们分工合作,有的挖坑,有的放小树苗,有的扶小树苗,还有的给小树苗浇水。
【案例分析】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部分孩子都生活在高楼大厦里,很少有走进自然和与泥土亲密接触的机会。这样的情况对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借助植树节活动,带孩子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让孩子有机会学习简单的种植技巧,还能直观地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活动让孩子们在掌握了简单种植技能的同时,也激发了对植物的兴趣,更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当然,活动的开展重在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也使他们观察、比较等多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行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这正是说明了教、学、做是一体的,在上述案例实录中,植树对教师来说是教,对孩子来说是学,对事情的本身来说是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孩子当作“容器”,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孩子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在案例中,可以发现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孩子学习植树的方法,让孩子在植树活动中进行讨论和探索。教师只有“教学生学”,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在一定意义上,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从“做”中总结经验,从而形成“知”。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蕴含了对生活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更是深刻且长远。综合上述案例及分析,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现状,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幼儿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所以说,幼儿教育的内容更应该生活化。这里的教育内容生活化,不仅指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还指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想知道和要解决的问题,都应该纳入教育内容中来。
二、活动材料生活化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主要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幼儿获得知识的量。因而,活动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选择那些合适的且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材料,并加以充分利用,才能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活动中学有所得。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选择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材料。
三、学习环境生活化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更能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幼儿能够以游戏等方式自然、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获得丰富而积极的学习体验。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幼儿一起了解生活,了解幼儿的生活现状、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幼儿要求的变化等。在具体的日常教育中,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脚和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在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