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
2019-03-27程元元孙四周
程元元 孙四周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课本上条件完备的数学题目把问题固定了,这样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可以让学生从“数学事实”开始,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增强数学体验,促进领悟与反思. 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呢?有哪些价值所在?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文章尝试从以上三个角度进行剖析.
[关键词] 数学问题;数学现象;教学策略
什么是数学现象
先从数学问题谈起.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包括条件完备的封闭题和条件不完备的开放题. 在中学的教材和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基本都是封闭题. “条件+任务”是标准的形态,这种题目非常有利于“双基”的教学,因此长期以来成为数学题的主要形式甚至是唯一形式,并且进一步促成了“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的形式[1]. 但是这种问题形式跳过了从客观世界到数学模型的过程,是被加工过的,条件完备并且不多不少的理想化的数学模型,由条件到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明确的,学生因此也错过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2]. 比如如何从已知的信息中筛选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东西?根据已知的条件,所选择的推理方向不同则可以得到不同的数学结果. 让学生经历这个数学化的过程,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出发,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认知新事物,发现新东西,这才是我们经常提起的——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3].
现实世界呈现给我们的只是表象,问题及规律深藏在其背后[4].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切的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 把客观事实呈现给学生,作为他们观察、探究、发问的素材,这种素材就是数学现象[5].
如何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
常规的数学教学主要包括概念教学、定理教学、例(习)题教学等,其中例题教学几乎在各种课型中都有所涉及. 如果把封闭的例题适当地改变呈现方式,还原为数学现象,那么教学效果则会大大地提升. 那么如何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呢?我们提出以下几种策略:
1. 隐藏任务,只呈现条件
案例1:(苏教版《数学(必修2)》第43页)在三棱锥P-ABC中,M,N分别是△PAB和△PBC的重心(图1),求证:MN∥平面ABC.
采用现象教学的方式,分阶段呈现:
(1)先呈现题干:在三棱锥P-ABC中,M,N分别是△PAB和△PBC的重心(图1).
(2)让学生观察图1,教师追问:请想象一下MN与其他线面的关系.
(3)学生活动,发现了多个线面关系.
教师进一步追问:你认为MN与平面ABC平行吗?能否证明?
(4)学生很快就作出图2,问题也相应地解决了. 再强调一下,形成规范表达的能力.
(5)还有一对线面平行,你能找出来并证明吗?(MN∥平面PAC)
学生代表口述证明,其他人评判.
若是一次性呈现例题,解题的目标和思维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要证线面平行,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学生会直接在平面ABC中寻找与MN平行的线,作出平行线并不困难,于是问题看似非常完美地解决了,而且速度也是非常快. 但是分阶段呈现,学生在不知道线面平行的前提下首先感知空间的线面关系,并对自己的结论给出证明. 学生经历了“感知——猜想——论证”这个发现和创新的全过程,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培养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2. 分階段的呈现条件
案例2: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tanB=2,tanC=3,c=3. 求角A的大小并求边b的长.
在条件的呈现过程中,首先呈现tanB=2,接着教师问学生:这个条件实际上告诉了我们什么?可以求什么?这时学生根据“知一求二”的思想,大都能想到求出sinB和cosB,然后教师接着呈现tanC=3,这时学生不难类比可求角C的另外两个三角函数值,此时角A的求解就顺理成章了. 然后教师适时追问:三个角确定的三角形可以明确地画出来吗?引导学生联想相似三角形的理论,产生疑惑,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 当学生一致认为三角形有多个,不能唯一确定的时候,就有一个强烈的欲望,要确定一边b,还缺边长的条件,这时教师再呈现条件c=3,学生的疑惑解除,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解答.
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每个条件的呈现都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原有的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培养了发散思维. 在隐藏了一个边长条件的时候,三角形不能确定,无法确定边长b,和学生心目中完美的题目(每个题目都是可解的)产生碰撞,激发求知欲,让他们敢于怀疑题目的完整性,敢于质问,敢于挑战所谓的“权威”. 只有不盲目地接受教师教的东西,不盲目地相信课本,敢于怀疑,善于思考,才是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
3. 只呈现任务和部分条件
比如案例1中,先把条件“N是△PBC的重心”拿掉,当N点不确定的时候,MN就变成了一个动线段,此时MN和平面ABC的位置关系就不确定了,引导学生反过来去研究,要使得MN∥平面ABC,需要寻找到特殊的N点的位置. 这样把一个静态的问题转变成一个动态的问题去研究,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就大有裨益了. 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特殊化思想.
4. 渐进式呈现解答
案例4: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n=3an+1-1(n∈N*),且a1=2,求{an}的通项公式.
避免教师直接呈现题目的解答,首先呈现“若Sn=3an+1-1(n∈N*),且a1=2”,然后问学生:我们能知道什么?学生基本上会动手计算a2,a3,a4,进而再去求an.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壁多次,比如忽视n≥2,就认为数列是等比数列(其实不是等比数列);比如由a2,a3,a4的值直接猜想an的通项公式,使用不完全归纳;比如最后的结果不写成分段的形式,等等. 虽然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但是学生不断地碰壁、不断地试错,直至问题由模糊到清晰,亲历了先错后对的解题过程,才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的教学价值所在
传统的问题教学固然有它的优势所在,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执果索因或者由因及果,快速而准确地实现问题的达成,但是弊端也逐渐地凸显. 纯粹的具体的例题(习题)教学,学生所解决的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本质上的区分就没有那么明显,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也就直接导致一个常见的现象:教师抱怨“一道题目讲了好多遍,下次碰到还是错”;学生出现“一听就会,一做就错”. 但是现象教学恰好地弥补了这个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学生的是数学现象,学生面对现象时就可以产生不同的解读,不同结构形式的数学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衍生出不同的结论,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是一个发现者、一个发明者,试问: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所得,和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二者相比,哪个更加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呢?答案不言而喻.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想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奔流而下的滔滔黄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视机上声音加图片的播放,直接给孩子视觉、听觉的输入,这样的就是奔流而下、波澜壮阔的黄河;另外一种是书本上文字的描述,波浪滚滚,奔腾而下,随着地势的落差,滚滚黄河水带着巨大的声响冲向下面,溅起水花多多……这样在文字展现的同时,孩子自己自然会在脑海中进行再加工,才能体现出文字所描述的壮观景象,这种文字展现的方式也就是现象的呈现,而电视的展示就是知识的直接输出. 所以有学者提出:看电视可以使孩子变笨,而读书可以使孩子变聪明. 这个道理和我们所提的现象教学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处.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还原为数学现象
虽然我们提出现象教学的种种益处,但是并不是对传统问题教学的否定,而是一种升华. 我们不否认问题教学的种种优势,相反在课堂教学中更是需要经常使用. 在问题的设计中,在呈现方式上,以及在解答过程中,若是能够结合现象教学,才能真正落实当下中学阶段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继续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得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2. 数学问题还原成怎样的数学现象需要“因地制宜”
既然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学生,那么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素材的准备上就要因地制宜、因生制宜.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在普遍实行班级化教学,起码不同的班级,要有不同的考虑. 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在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灵活化. 比如案例1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在这个三棱锥模型中,我们可以研究哪些位置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时学生的产出就多样化了,有可能从线面位置关系、面面位置关系、线面角、面面角,甚至表面积、体积等角度研究,然后教师再逐步缩小研究的范围. 有了这个研究过程,如果后面改变三棱锥的摆放位置,相信学生也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 相反的,如果程度稍微差一些的學生,教师的线就可以收紧一些了,比如直接提出:想象一下,MN与其他线面的位置关系. 对于思维没有那么开放、灵活的学生,防止问题过于松散,学生一脸雾水,不知从何说起,最佳的设计应该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文章.
总之,如何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是一个实践性的课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把握好度,以实现更完整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弗赖登塔尔.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 徐章韬,梅全雄. 论基于课堂教学的数学探究性学习[J]. 数学教育学报,2013(6).
[3] 祁平. 基于探究的数学教学的哲学思索[J]. 数学通报,2014,53(8):22-28.
[4] 聂必凯,郑耀庭等. 美国现代数学教育改革[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弗赖登塔尔. 数学教育再探[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