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级化学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

2019-03-27黄海俊

关键词:课后作业创新

黄海俊

【摘要】 化学课后作业的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是教师在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多年遗留下来的习惯导致现在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作业缺乏层次性、多样性时代性,这些问题对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存在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如何设计一份有多样性、层次性、时代性的九年级化学课后作业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九年级化学 课后作业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253-01

“备、教、改、辅、查”是常规教学的基本环节。近年来,较多老师对课后作业的作用理解不到位,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些问题不仅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时代的发展,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老师对化学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显得尤其重要。

一、化学作业要有多样性

化学作业的多样性包括:习题式作业、化学实验式作业、社会调查式作业、家庭实验式作业等。

老师要在学生作业中体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作业的设计既要有传统的习题式作业,更应该向多样化发展,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类型的作业。如学习了《爱护水资源》一课后,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写一份200字左右的水污染的来源调查报告。学习了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后,我对铁生锈的条件探究实验设计以下两个家庭实验式作业。

实验1.向晚饭后洗干净的铁锅内倒入约600毫升的水,放置到明天早上,起床后观察。

问题:如图所示的铁锅ABC三点中哪点生锈更严重?由此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2.向晚饭后洗干净的铁锅中倒入约600毫升水,并放入少量的食盐,放置到明天早上,起床后观察。

问题:与实验1进行比较说明食盐等物质对铁生锈起什么作用?

多样性的作业不仅能巩固课堂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化学作业要有层次性

多年来,老师授完一堂新课后都会设计单一的书本作业。学生也机械地照搬课本的概念,被动式完成当天的作业。单一性的作业设计,难度统一,无层次性可言,很难适合全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如果老师设计作业偏易,优秀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开发,中层生能够完成,后进生有部分能完成。设计难一点,后进生就没法完成,作业就成了他们的负担,抄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没有层次性的作业不仅不符合学生的发展,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时期的化学教学中,老师设计作业应该注重层次性,难度有梯度性,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去选择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还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开发,让后进生也能完成作业,获得成就感,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学习了第五单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课后,我设计如下三个档次的作业:

A档:完全电解16克水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

B档:完全电解16克水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同时生成多少克氢气?

C档:完全电解16克水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同时生成多少克氢气?(用两种方法求解)

设计意图:A档只考查课堂知识和解题格式;B档既考查课堂知识又考查多个问题的求解,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既可以设两个未知数,也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水的质量减去氧气的质量即是氢气的质量;C档既考查课堂知识又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即16克水中的氧元素质量和氢元素的质量就是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在C档问题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设计以下问题: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時能否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质量不变这一规律求氧气的质量。这样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发,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三、化学作业要有时代性

学习化学是为了掌握一种社会技能,懂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而传统性作业是多年来形成的针对课堂上某个知识点、考点设计的作业,它让学生机械套用课本的概念,如概念式填空题,公式式计算题。社会在不断发展,身处信息时代,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变化,学生接触的化学现象也变得多样化。老师设计作业应体现时代的发展,学以致用。如学生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一课后,学生知道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传统的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记住硫燃烧的表达式和反应现象。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是学习化学的一个新时期的教学目标,所以老师布置作业时应由原来的“记住表达式和现象”向“硫燃烧时要在瓶底装少量的水且最好在通风橱进行实验的原因”方面转变。学习空气成份测定实验时,我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装置,要求学生回答这样改变的目的是什么?老师应该由传统的要求学生“记住空气污染的成份”转变为“什么是PM2.5,你在生活中如何减少PM2.5的排放”。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化学教师应敢于打破多年来传统形式的作业,为了适应时代潮流,适应学生发展,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时代性。利用多类型的作业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更好地掌握化学基本技能。

[ 参 考 文 献 ]

[1]邓丽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53.

[2]刘宪慧.中学化学作业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6,(7):47.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创新
美国大学课程的教学实施
给农村留守儿童布置课后作业的策略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