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数学现实教师有效引导的策略探究

2019-03-27孙娟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列表现实经验

孙娟娟

以生为本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课堂.因而,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之上,通过教师有效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基于自我、尽情施展,发挥自主能动性.学生的“数学现实”是动态的、不完善的,更是趋于发展的.课堂上教师要如何立足学生真实全面的数学现实,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高效地带领学生走出困境,向着教学目标行动呢?下面,以综合与实践领域“有趣的推理”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获得学生的数学现实?如何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学生数学现实如何获得

《课标》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所以,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全体学生真实、全面的数学现实,才能结合这些数学现实来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引导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心理特点等等.

(一)靠“经验”判断

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首先,是根据教师用书、教材或者自己的教学经验,来了解学生应有的知识起点.而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什么,学生的思维水平是什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什么?更多的时候就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主观地判断.但是这样了解到的数学现实是主观的、定性的.

(二)用“前测”分析

前测是了解学生数学现实客观的、定量的、真实有效的方法.

1.测什么?

也就是前測的目的.要测学生的认知储备.认知储备包括学生的知识起点、生活经验、思维特点,等等.以此来了解学生认知储备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了解学生的一般水平.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要教什么?怎么教?

2.怎么测?

(1)设计题目

以“有趣的推理”为例.先来看看教材中的原题(左图).前测的题目最好不要是教材中的原题,可以设置结构相同、水平相当的题目(右图).结构相同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同类型题.水平相当也就是难易程度要相同.

(教材情境图) (前测题目)

(2)开展调查

一般情况下前测可以是:

对象:测平行班;测本班.

人数:全员参与;抽样调查(优、中、差各抽几名).

形式:问卷调查;实际访谈.

(3)整理数据

前测的班级学生共有53人.

从推理结论的对错上整理:正确的是49人,错误的是4人.

从推理过程的呈现上整理:

49个正确的:23人直接写结果;11人文字描述;2人类似表格;13人列表.

4个错误的:1人无从下手,把信息抄了一遍;1人直接写结果;2人列表.

(4)分析数据

简单的选言推理,92.5%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但是,49个正确的同学中,对本节课的列表推理有24.5%的学生有了解.但还有67.9%的学生没有使用列表推理得到正确结果.再加上错误的4名学生,这75.4%的学生就是咱们本节课的着力点.采取“面向多数,兼顾两头”的原则来为课堂教学做决策.

3.何时测?

当然,这样强调前测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每上一节课都必须进行前测.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什么时候进行前测会更好呢?

(1)特殊情况下.比如,研讨课时.因为这个研究的历程比较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前测.借班上课时,因为对这个班级学生的数学现实不了解.

(2)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比如,起始课.一年级的二十以内加减法,起始课是9加几,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前测,而后续知识课,比如,8加几、7加几,6加几,等等,都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这时候我们对本班学生这个板块的数学现实已经了如指掌了,就不需要进行前测了.这样的起始课,一个学期下来也就几节,一般安排在每个单元的开始部分.

二、教师有效引导怎样进行

通过课前的前测,我们获得了真实有效、全面客观的学生数学现实,让我们知道了课前学生在哪里?是怎样?我们就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向目的地.

策略一: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信息

通过前测的反馈:一是个别学生没有读懂题意而导致推理错误;二是许多学生虽能推理正确却用时较多.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到学生对题意的分析是有存在一定困难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懂信息时,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排除分析题意的困难,培养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

课的开始,教师出示问题情境一:“分别在哪个兴趣小组”的信息时,是先出示三句信息“学校有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奇思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参加了其中一组.他们三人都不在一个组.”引导学生思考“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句话?”学生将目光聚集到“分别参加了其中一组”“他们三人都不在一个组”.通过生生交流互动,你一言我一语,引导全体学生分析信息,读懂信息背后隐藏着话外音.紧接着再出示笑笑、淘气和奇思说的三句话,逐句请多名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再一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读懂信息的话外音,最后才出示问题“分别在哪个兴趣小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生生互动互助,引导全体学生分析信息、读懂信息.并在小结时,进行提炼:“分析信息是有效推理的首要.”

策略二:化静为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教材是一个静态的呈现方式,能也只能将情境中所要呈现的内容一次性地展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教学意图科学地使用.将“静态的教材,动态的使用”.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进行推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列表进行推理时,不是像教材那样将完整的表格直接呈现给学生去使用.而是利用前测了解到“24.5%的学生已经会使用列表进行推理”的资源,先是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教师有选择地搜集学生资源,再通过展示学生“列表推理”的作品,教师适时引导:“表格应该有几行、几列,项目、名称怎么填写”等等,将静态的表格逐步动态生成.排除学生不会列表的学习难点.这样在实现“面向多数”的情况下,又兼顾两头,立足学生的成长点,真正地突破了学生对列表推理的难点,实现以生为本.

策略三:注重经历——引导学生不断感悟

经历过的东西才能使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能够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这些历程.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并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合理分析,在不断的辨析过程中,感悟到列表推理的优越性.

在问题情境一中的“尝试推理、小组交流”环节中.教师先是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尝试”地在作业纸上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成各种资源.从文字分析法,到连线法,再到列表法.充分地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亲身经历推理的过程,是为了让学生的自我现实进行充分的暴露,为接下来的“生生交流、思维碰撞”埋下对比的铺垫.学生才能在这个经历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自我优化、也不断地体验和感悟,亲身经历“不完善到完善”的全过程.从而在脑海中对“列表推理”留下深刻的印象,感悟到列表推理的优越性.

策略四:适时对比——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他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将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经验进行不断地比较,使得认知结构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比,达到同化的作用.

在“有趣的推理”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列表推理的优越性”,在“展示交流”环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作品,将“文字描述法”“连线法”“列表推理”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又将“不完整不规范的列表”与“完整规范的列表”进行对比,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作品的集中对比,让学生亲身感悟到“列表推理的优越性:简洁、明了、方便、有序”.在这个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我的不断对比当中,使得学生的数学现实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总之,要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的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唯有在充分地、全面地了解学生真实的数学现实基础之上,并在课堂上敢于暴露学生的数学现实、直面学生数学现实、顺应学生的数学现实.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有生机与活力,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在教学中得以显现,达到最大的自我发展.

猜你喜欢

列表现实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学习运用列表法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列表画树状图各有所长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现实的困惑
不含3-圈的1-平面图的列表边染色与列表全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