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感统训练的应用研究

2019-03-27苏慧

关键词:应用研究小学体育

苏慧

【摘要】 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影响使部分小学生出现感统失调的症状,这严重威胁小学生的健康。小学体育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感统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小学生感统失调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高质学习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感统训练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66-01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的合理训练能够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感觉统合是小学生正常心理行为的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感统训练可以有效强化学生身体协调功能,培养学生感觉统合,以解决感统失调问题,最终实现体育高效学习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感统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年龄段是6到12岁,这个阶段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将感统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使感统训练发挥最大效用。绝大多数小学生都存在感统失调的情况,想要小学生完全达到感学统合是不现实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感统训练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感觉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感统训练可以预防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二、感统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对策

1.明确应用原则

感统训练是一种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具体应用是将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体育学及行为学的内容知识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多学科知识辅助体育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感统能力,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为了保证体育教学中感统训练的有效性需要明确训练原则,做好感统训练的准备工作,以完善训练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准备足够感统训练的面积,并通过高质量的感统训练器材进行感统训练。教师要对学生的感统失调问题进行了解,根据年龄及失调的程度进行训练的合理规划,对于感统失调症状轻微的可以进行每周2次的训练频率,对于症状严重的可以进行每周3次的训练频率。

在感统训练时教师要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配合,如踢键子。踢键子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抬脚来训练身体协调性和器官感受能力,同时也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在利用器材进行感统训练时,教师要结合感统训练系统进行配合。如在踢足球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足球场上进行控球跑的运动训练,以锻炼学生的感觉统合和身体协调能力。

2.提高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感统训练会锻炼学生的不同感统问题,如平衡、视觉、听觉、身体协调等。小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发育状况不同,在体育教学中要应用适合的感统训练方法及器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可适当加入游戏环节,以使感统训练发挥良好效果。感统器材的有效应用可以增加体育训练过程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感统训练的兴趣。小学体育感统训练经常要使用大笼球,一个学生卧在球的上方,其他同学推动球滚动,卧在上方的学生要通过身体调整以达到平衡。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大笼球比赛,在促进体育器材有效使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并提高学生训练效果。在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之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3.创新应用途径

感统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制定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计划,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训练需求,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训练方案,以在体育教学中矫正学生的感统失调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针对平衡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体操或游泳训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平衡力及身体素质;针对身体柔软性差的学生可以进行舞蹈等项目的训练,目的是增加学生身体柔软度;针对身体反应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进行篮球、羽毛球的訓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好奇心强,为了保证感统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需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器材进行训练,如利用三角形滑车对学生的前庭感觉进行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平衡;利用大陀螺对学生进行前庭感觉训练,目的是促进学生左右脑发育;利用踩踏石帮助学生训练思维能力和平衡能力。针对4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可以利用平衡木站立进行感统训练,在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身体各方面能力。

4.利用游戏完成训练

感统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体育游戏配合能实现最佳效果,可使学生获得多种感知能力。游戏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体育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计游戏环节,并将感统训练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在游戏时既学习了体育知识,又锻炼了身体,又进行了感统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感统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集体游戏或个体游戏,如可以组织滑板推球游戏,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一人卧在滑板上,其他同学进行滑板的推动,同时进行推球和接球的活动,这种集体游戏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颈、背的股肉收缩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眼睛控制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视觉、协调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感统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改变小学体育单调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解决感统失调的状况,促进学生体育的高效学习及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感统训练的应用原则,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以发挥感统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最大效用,促进小学生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邓泽城.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6.6.

[2]罗瑜.感统游戏与体育游戏相融的育人价值[J].青少年体育,2018.9.

[3]施勇.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感觉统合训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小学体育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