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9-03-27伍小文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伍小文

【摘要】 作为小学一线高年级英语教师,上好阅读课一直是我们最大的难题。本文结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通过行动研究法,初探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知识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07-01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但如何将信息技术真正有效地整合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9世纪70年代初,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了一种创新的笔记方法,叫做“思维导图(Mind Map)”。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它能使知识可视化。1.突出重点,有效助记,提高学习效率。2.改善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建立合理的知识网络,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提升思维能力。 3.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实现协作学习;4.提高综合信息的能力,激发联想与创意,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5.促使学生形成系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提高元认知技能。

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内容基本是以语篇阅读为主,涉及的内容包括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百科知识、中西方节日等,有些学生虽然对阅读材料感兴趣,但因语言能力不足,在朗读和复述课文内容等方面感到吃力,有些学生甚至难以理解文章的内容,特别中下生还需要老师一字一句用中文解释才能明白文章的意思。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先呈现思维导图,概要性地介绍全文大意,学生阅读材料,感知思维导图呈现的内容。教师根據中心主题和主干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突出重点,又让学生关注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将所学内容讲出来,其中图中的关键词、图画、连线等都为信息提取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增大了自动化输出的机会。这就做到了“学讲计划”提出的“学进去,讲出来”。

以六年级下册Unit 6 Feeling Fun (Reading and writing) Monkey King fights White-Bone Monster为例,这是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节选内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对于看过《西游记》的学生而言,对中文内容已经是较为熟悉的了,但对于没有看过这本书或电视剧的中下生而言,单从这篇英语节选内容来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我以大家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进行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我们本节课的学习

(二)利用PPT展示有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图片,配上一些简单的句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Pre-reading的活动环节,小组的同学合作活动,完成图片与句子的配对。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阅读。老师在黑板板书重点词,构成本课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和第一层次。再通过听录音内容,让学生结合视觉、听觉的感知,学生找出答案。然后,学生小组内交流,继而在全班进行汇报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相关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完成思维导图中故事细节的分支。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如图1)。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在关键词的帮助下尝试复述故事。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内容,介绍思维导图的绘制和Mind-manager软件制作方法,建议学生进行尝试。

思维导图知识的可视化,令学生能更容易地明白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思维导图能创设学习情境,实现协作学习。思维导图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呈现关键知识点,用图和字的形式创设出英语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思维导图给老师和学生提供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支架。学生很容易通过同桌、小组合作,相互启发,创作思维导图并进行表演。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本节课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复述故事方面都有所提高。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养成的。所以不要过分的要求学生,要学会逐步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接下来的Old London and London today这篇阅读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总结阅读的主要内容,如下图。

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通过自己独立练习到组内讨论与分享,最后由教师检查与总结。在这一过程中,92%的学生能完成思维导图,并能参考思维导图进行复述课文内容。在研究中发现,其余未能完成思维导图的学生,究其原因:一是这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读不懂课文;二是他们对思维导图的制作还未能掌握。针对这些情况,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继续加强。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为课程勾勒出框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可以表达和展示知识,可以促进师生交流等等,但有些时候在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时,并不需要思维导图的参与。

总之,思维导图在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知识的可视化,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阅读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着良好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认真地研究教材内容,正确地使用思维导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15/23/1306567_27799363.shtml.

[2]范冰.2011.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11):7-12.

猜你喜欢

知识可视化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在教学《函数的图象》中的应用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策略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