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找到“灸感”很重要

2019-03-27张昕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艾灸经络

张昕

不少人在做艾灸时,一味追求高温,认为温度越高越好,艾条距离穴位越近越好,结果往往是灼伤了自己,疗效平平。那么,什么才是艾灸的关键呢?

找到灸感才是关键

“如果你简单的以为,艾灸就是用艾条在穴位表面熏烤,那無疑就把艾灸变成了烤肉。”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康复医师袁敏哲风趣地说,艾灸并非越烫越好,关键在于灸出灸感,核心在于渗透。

所谓灸感,简单说就是施灸时,被灸者身上的感觉。很多人认为,灸感仅仅是指艾灸时所产生的温热感,其实这种理解不够准确。因为有些人在艾灸时还会出现酸、麻、胀、痛、痒等感觉,这也是灸感。所以,灸感是因人而异的。根据不同的体质,灸感通常有十种表现: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

灸感产生的快慢取决于三个因素

有的人艾灸了一两个月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有的人只做了几次艾灸,就能明显感觉到灸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袁敏哲概括为以下三个原因:

1.个人体质的差异。灸感产生的快慢,和受灸者的体质、经络通畅度有关,体质越好、经络越通畅,灸感产生的就越快。

2.受身体问题轻重的影响。灸感与身体出现问题的时间长短及轻重有一定的关系。问题轻、时间短,灸感出现的就快,反之,就会迟钝。

3.受环境的影响。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人的心情放松,思想集中,更容易感知灸感的发生。反之,在嘈杂寒冷的环境里,人容易产生烦躁情绪,思想不宜集中,那么,灸感多迟钝或不易被感知。

如何找到灸感

“首先我们要知道,灸感的出现与艾灸频率、灸量密切相关。除了某些经络通畅敏感的人很容易有灸感,正常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艾灸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出现灸感的几率就越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艾灸时务必要保持专注,让自己进入凝神、安定的状态,才能更容易感受到灸感。”袁敏哲说,根据多年经验,艾灸足三里和次髎穴,比较容易出现灸感,大多数人灸这两个穴位,会感觉到热力分别沿着胃经和膀胱经一路向下,到达脚底。不过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神经敏感度各不相同,所以具体的灸感也会因人而异。

此外,大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有时没有灸感并不意味着艾灸就没有效果了。有些受灸人由于经络瘀堵严重,才会导致灸感出现的缓慢,所以,这类人更需要坚持艾灸,以此来化瘀散阻,疏通气血经络。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没有灸感而放弃艾灸。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艾灸经络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Two Approaches of Literature Teaching:A Classroom-Based Study
8所中医药大学被“除名”?只因标准不同罢了
大学生微信骗考卷
婆婆迷上了艾灸
教育部回应8所中医药大学未列入名录:不影响学位授予及考试
千万“别”艾灸
《易经》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