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感:网络时代下青少年身份认同的迷失与回归
2019-03-27秦楠
[摘 要]身份同一感被体验为一种心理上的自在安宁之感,能使人拥有清晰的自我形象、准确的自我定位以及合理的内在价值。网络时代使青少年的身份形式更为多元复杂,由此而产生的身份混乱,也会导致青少年自我觉知与自我价值的迷茫,带来同一感的匮乏。基于此,可通过培养共享精神、增强社会认知能力、培养积极的社会认同、关注个体经验的连续性、加强自我反思等,来提升青少年的身份同一感。
[关键词]同一感;身份认同;社会认同;网络空间;现实空间
曼纽尔·卡斯特曾这样描述网络社会:一种无处不在的、要素交织的、动态变化的网络系统所呈现的虚实文化,以及通过形成一种由支配群体所控制的流动的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的社会[1]。在这样高度自由且无边界的世界里,个体身份延伸导致其身份认同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被赋予新的内涵与存在形式。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的连续一致称为身份的同一[2]。埃里克森认为,令人满意的同一感被体验为一种心理上的安宁之感。它最明显的特征是:一种个人身体上的自在之感,一种自知“何去何从”之感,以及一种预期能获得有价值的、被人们承认的内心保证。但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的交织正在使这种同一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从现实到虚拟:个体身份认同的延伸
身份可以是持有者所期望的态度、价值或行为,也可以是某种工作职位或称号。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身份及身份认同基于可触碰的现实社会关系而具有稳定性,继而形成血缘认同、地缘认同和族缘认同。在社会变迁的时代,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作为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有着各自的规则与运行机制,并通过人的互动交往与博弈实现二者的联结。通过网络符号以及生产网络符号的技術应用,个体的交往沟通场域得到延展,并获得了区别于现实身份的多重身份角色。
符号世界的建构、信息的流动、个体的交往,根本上依托着身份认同过程。网络身份是青少年在网络世界营造的外部形象,具有多种特点。其一,半真实半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一个虚幻模糊的空间,将过去、现在、未来的信息、文化、意识形态等囊括其中,极具包容性。大多数个体仅仅看到网络空间的浅层现象、获取表象信息并以此建构自我身份。匿名的交往方式隐藏了人们的身份,也隐藏了交往主体之间的公约规则。其二,不稳定性。网络身份认同寄身于认同双方的主观判断,没有第三方的客观标准与认同体系的参照,因此具有模糊性与不稳定性的特点。其三,自愿性。现实生活中,社会分工与伦理关系赋予了人们更明确的身份角色,但大部分身份是被动或自然形成的,不具备自愿性,还有一部分身份迫于生存需要和交往需求而具有半自愿性。相比之下,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身份选择具备了高度的自愿性。
从社会认同视角出发,网络身份认同的形成机制包括范畴化、群体比较、积极区分、认同的强化与解构四部分。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以归属群体的附属群体资格定义自身,建构独特的身份集群。对于信息创造者,通过创造有区别及代表性的文字,形成自我风格,吸引公众的目光,范畴化成特定群体,夸大群体相似性,通过高点击率的反馈来获得自我的实现。信息创造者范畴化别人的同时也范畴化自己,初步形成某种价值观与情绪基调;对于网络信息接受者,他们可能会基于共同的兴趣与价值参与到网络群体事件中,群体性事件不是因为利益纽带连接在一起,而是通过认同共享形成共享联盟[3]。在群体性事件中,个体将会产生获得准确身份的需求以及谋取与他人身份一致的动机,通过范畴化自我与他人,与具有相似性(相似的特征或价值观念)的成员共同组成内群,与自身不同特征属性的个体范畴化为外群,在此过程中,自我与内群成员的相似性增强,而与外群成员的差异性增强。在内群中,通过社会比较与积极区分,个体在网络内群中得到情感与价值意义,获得归属感,继而获得相应的群体身份认同,产生高自尊感。共享现实理论认为,当个体更关注身份认同,意识到身份所代表的象征符号被更多内群成员共享时,个体将再次巩固并确认所产生的身份认同,并认为自己的身份极具价值[4]。如图1所示,“网络—现实”身份认同的关系模型能够反映其形成机制,以及现实与网络身份认同的联系。
二、网络身份引发个体身份认同的危机
自我同一性的危机主要与自我有关,是青少年自我连续、自我统合的完成与失败[5]。根据认知失调理论、相对剥夺或剥夺侵犯理论,青少年对社会、学校、家庭所提供的角色产生内心排斥与敌意,从而形成不平衡感、被剥夺感或者压力感,于是产生了摆脱这些感觉的外显的或内隐的需求与动机。同时,网络的种种特性又令其成为满足需求、宣泄情绪、消除紧张的理想工具与途径[6]。青少年身份认同危机来自于现实身份延伸至网络世界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引发了个体的自我形象、身份定位、内在价值的失序,导致同一感丧失,外在行为失调。
1.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导致现实身份的疏离
根据马克·格拉维诺提出的弱纽带原理可推断,网络关系属于弱纽带关系,是一种涉及范围广泛、存有微弱联系、浅尝辄止式的社会认知与社会交往方式。在弱纽带关系建构中,个体社会活动的交互被符号化,社会情感的表达被程式化,社会身份的建构被模糊化。虽然人与人之间的虚拟关系、虚拟互动、虚拟身份得到了认同并不断加强,但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感却不断消解。纵然不停地建构与解构虚拟弱关系使人们能够体验到轻松与互惠,增加了身份的流动性,增加了人们对于关系与信息的满足感,但却使现实世界中个体与他人的强纽带联结被削弱了。
2.网络身份多样化导致同一性混乱
多元文化认同理论认为,多元文化形态的汇聚与交织,是个体获得多重身份的前提。在多元文化情景中,人们对于多重身份的选择、管理、整合大异其趣,这将直接导致虚实相和、形态各异的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的“混搭”。诸多身份指向同一个体,本应使个体随着身份的增加逐渐对自我有更为丰富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然则越是多样化的身份混搭越会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不同身份的价值取向和规范可能是相似的、共通的,也可能是对立的、冲突的,这也迫使人们在多重身份间进行选择和管理。假如个体对多重身份的整合能力、转化能力、把控能力不足,不同的身份在不同情景中不能得到合理调控,就会造成个体身份同一性混乱,导致行为失衡。
3.网络身份便利化导致封闭与分化
网络便利强化了个人身份或社群身份的封闭性。人们依照主观意愿与兴趣单方面地选择接受相似的信息,看似多样化的选择反而将受众群体窄化成“口味”单一的个体。这将使网络受众呈现出一种范畴化趋势,范畴化于同一领域的个体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念、经验与表达方式,在彼此的确认中形成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但范畴化亦会由于接受信息的过度一致和网络认知偏见的影响而阻断人们尝试其他身份的可能性。人们在信息技术应用、社会资源占有程度与信息操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扩大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信息贫富差距与社会身份差距。表面上,网络资源看似公平地流向网络空间的每一个个体,但实际上却将无法避免地导致现实身份的日益悬殊,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分化。
4.网络身份的去个体化导致自我觉知的缺失
在网络化的生存状态中,媒介批判能力的丧失、独立思考的缺位及理性思维的不足,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青少年对网络技术的盲目推崇、对网络信息的轻信及网络身份的从众性认同。大卫·李曼斯将性格划分为传统导向、自我导向与他人导向三种类型[7],网络空间中的绝大多数个体被划分于他人导向这一范畴中,处于网络结构中的从属地位,表现为跟随大众舆论而盲目喧哗、仰视价值传播者、于权威面前失语、于个性面前失色,这是一种去个体化的身份状态。身份的去个体化导致个体自我觉知的缺失,即对于关乎“我是谁”“何种行为有价值”的觉知变得不再重要,自我意识薄弱,自我关注不足,丧失了独立判断能力。
5.网络与现实的身份冲突导致自我价值的迷茫
源自媒介时代的个体由于过度专注于自我欲望的满足和身份的焦虑,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放弃、推卸了其所应承担的公民义务[8]。某些支配者为获得特殊社会利益而创造臆想化的虚幻世界,使青少年轻易即可获得网络世界对个体身份的完美包装,使他们沉迷于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与完美自我身份的凝视中。当他们一步步地消解于网络创设的美好世界,沉迷于“娱乐至死”的消费文化时,仿佛使孤独找到了一座可以安放其中的象牙塔,但是卻在不得不回头重新审视被舍弃身后的、最为根本的价值追求时,感到了迷茫。此外,网络空间浏览式的互动模式导致了青少年自身价值的弱化与松懈,使他们的情感带入性降低,并成为责任分散的旁观者。事实上,网络流行语并不能真正使人们变得更有趣,反而正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削弱着人们的向心力,导致了时代的“失语症”。
三、“同一”与“统一”:青少年身份认同的重塑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具有高度的目的一致性,教育者需要帮助青少年以个人为中心,重构线上、线下的身份认同。在空间上,将处于网络空间的个体人格与现实的“我”达成统一;在时间上,不因网络身份的即时变动而影响自我身份的连续与稳定;在角色设定上,实现虚拟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融合,满足青少年对于自我的独特性、一致性以及社会可预期性的要求。
1.促成基于共享信念与公共精神的身份认同
社会关系的无界化推动着个体之间价值共识的形成,无论是虚拟空间还是现实空间中的个体,都有对自由、公平、正义这些核心价值最基本的诉求。因此,要促进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形成基于共享信念与公共精神的身份认同。一是通过网络平台与学习平台的共治共享,促进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身份认同的一致性。基于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特性[9],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道德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双平台的道德互动,建立交往化平台,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网络舆论的价值取向,形成一定的价值秩序。二是通过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整合共享,为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统一提供文化背景,在线上、线下形成共享关系,使个体在葆有各自伦理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共享道德价值。
2.注重价值引领,增强积极的社会认同
虚拟身份具有不确定性、匿名性以及不在场等特征,这些都为人性的弱点提供了安全且自在的庇护所。在网络特有的舒适空间中,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考证,参与者的判断水平与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因此,个体需要合理约束,道德价值需要正确引领,认知能力需要不断提升。
当个体拥有了对外部世界的稳定认知与关系图式,建构了合理的内在价值,那么个体的自我身份、价值判断就不会因虚实空间或情景的切换或转换而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问题。教育者应创设特定的情景,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社会认同,使他们能够融入社会、认同自我价值并逐渐将其纳入自我概念。教育者需要增强青少年身份的确定性与同一性,帮助他们建构积极的、清晰的、自信的、稳定的自我身份集群。
3.加强个体经验的连续性,提升自我同一感
如果个体缺乏经验连续性的感受,就会造成本体的不安全感。关注个体经验的连续性就意味着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营养,注重未来经验与过去经验的关联性与一致性,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新经验。除此之外,经验连续性还体现在其所传递价值的一致性。注重个体经验连续性是增强个体身份同一感的外在因素,而加强个体的自我反思是其内在力量。吉登斯提出,自我认同是依据个体经历对思想、情感和身体感知进行反思而建构出来的连续性[10]。同样,人们的身份认同也是在反思中主动构建起来的,自我是反思的结果,个体在反思的过程中塑造自我的身份认同。教育者应帮助个体协调经验建构中出现的价值冲突,并通过反思达成经验价值的连续。
综上所述,网络身份认同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拓展延伸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虚实形态的两种身份,要特别注意同一感的达成,这是青少年构建自我、认识自我、获得自我一致性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
[2][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云,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52.
[3]高芙蓉.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制及对策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4-27.
[4]Legerwood, A. , &Liviatan;, I. The Price of a shared vision:Group identity goals and the social creation of value[J].Social Cognition, 2010(28):401-412.
[5]王晓峰,李丹.论道德同一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37-43.
[6]薛婷.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为的理性与感性之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28.
[7][美]大卫·李斯曼等.孤独的人群[M].王崑,朱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8-23.
[8]班建武.捍卫公民身份的完整性:媒介时代公民教育的批判立场[J].教育学报,2013(2):14-20.
[9]张茂聪,秦楠.互联网+教育:内涵、问题与模式建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3):22-28.
[10]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8.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