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城乡统筹推进均衡发展
2019-03-27辛平
辛平
湖北省公安县地处湖北省南部边缘,与荆州古城一桥相连,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公安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重统筹协调,同步落实政策保障
一是党政重教统筹抓。公安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建立了一系列的责任机制,形成了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牵头、工作组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部门联动合力抓。多个部门全力提供优质服务、创设优良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在经费投入、规费减免、教师招聘等方面实行特事特办,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是教育主导领衔抓。教育部门精心策划当参谋,精准施策解难题,精细督导抓落实,做好不同层面、不同类型薄弱学校的建设规划,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难题,成效明显。
二、重经费投入,同步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教育投入全面增长。县政府切实把教育投入作为第一要务,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做到了逐年递增。如2015至2017年,全县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拨款分别为58625万元、78167.4万元、80174.5万元,年增幅分别为11.04%、33.22%、2.57%;全县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分别为6572元、7852元、8864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分别为9228元、10982元、12366元。
二是薄弱学校全面改造。自2016年以来,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共计19385万元。其中,中央项目资金3393万元,省级项目资金8622万元,县级项目资金7370万元,全面用于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校舍建设、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和新建教师宿舍。
三是装备设施全面升级。2016年至2018年,全县共投入专项资金3633万元,全面实施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和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其中,省级资金2633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用于配置学校食堂设备、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等,实现了教育網络全覆盖,达到了教育装备标准化。
三、重立教之本,同步优化城乡师资
一是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了教师定期招聘机制。自2015年以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391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学教师在年龄、学科和地域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
二是创新教师队伍培训机制。自2015年以来,全县共选派844名教师参加了省级以上的高端培训,180人参加了教育干部和班主任培训。每年组织5000名教师参加全员培训,实施全县青年教师四项教学基本功达标培训工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创新教师交流支教机制。自2015年以来,全县城乡教师交流和对口支教达1200多人次、轮岗干部达21人次。通过名校输出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等,在确保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四是创新教师考评奖惩机制。自2015年以来,共评选省、市、县各级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教学先进个人等860人次,使教师队伍的活力明显增强。同时,大力整治师德师风,开展教师德、能、勤、绩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评先表模、晋职晋级和绩效工资挂钩,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
四、重内涵发展,同步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在文化创建上讲品位。坚持高标准、高品位,着力培植以“统一硬化、整体美化、个性绿化、精神内化”为主体的特色校园文化,使校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空地都具有育人功能;坚持因校制宜,突出特色,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形成了“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是在核心素养上重个性。认真落实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学校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完善了教育质量指导、监测与评价机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投资七千多万元创建全省第一所县级综合性实践活动基地,全县中小学生每学期都要到该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多角度开阔学生的视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素质;以活动课程和大课间活动为平台,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和监测工作,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诗词、楹联文化、书法进校园”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是在办学行为上树规范。全面规范以课程计划、招生行为、收费管理等为重点的教育管理,杜绝了随意删减课程课时、违规招生、编排重点班等现象,使办学行为日臻规范,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同时,学校在安全教育和管理方面均做到了制度化、精细化、流程化和常态化,定期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实现了全县校园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的目标。
五、重教育公平,同步实施关爱工程
一是关爱留守儿童。全县以学校、行政村、居委会等为依托,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课余时间组织留守儿童进行文体活动、交流谈心等自主活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进一步畅通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信息渠道,通过教师家访、电话联系、信函等形式,将留守儿童的各种情况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在外工作的家长,让留守儿童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二是关心贫困学生。教育部门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县妇联、团委、工会等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企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各方合力精心编织了一张爱心网。近3年来,全县共资助义教贫困生64046人次,杜绝了因贫辍学的现象。
三是关爱特殊儿童。全县投入1280万元对特殊教育学校实行整体搬迁新建,重点加强了教师配备和课程开设管理,在优化残疾儿童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近年来,有90%的特校毕业生凭借一技之长顺利就业,自立自强,还有的甚至能够带领家庭脱贫致富。
四是关照务工子女。坚持“两为主”原则,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开辟“绿色通道”,按照学校布局和生源情况,将他们全部安排在城区4所公办初中、小学就读,与本地户籍学生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
近几年来,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带动了全县基础教育实力的整体增强,构建了“幼教提速、小学稳基、初中壮腰、高中创优、职教增效”的教育事业发展格局,形成了高、初、小、幼、特相互衔接、普职相互协调、公办与民办相互借鉴和示范学校辐射一般学校、城镇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的“公安教育”模式。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