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灯设计探讨
2019-03-27叶晓蕾郁波钱锦锋
叶晓蕾 郁波 钱锦锋
摘要: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科学的改良消防应急灯产品。深入的调研消防应急灯的现状和问题,比较国内外消防应急产品的市场和应用情况。报告了我国消防应急灯在功能、外观和系统化应用上的缺陷,进而提出了两个具体方案,对我国消防应急产品的设计和改良进行建议。
关键词:消防应急灯 工业设计 改良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2-0112-02
引言
当下随着时代发展,建筑的高度、密度在大幅提高,高层建筑的事故发生概率也在大幅上升。如医院、大型卖场等建筑,因内部通道复杂,结构特殊,加上客流量大而散,造成了疏散逃生的困难。调研结果显示,现有的应急设施由于款式老旧、人机工程不合理、没有系统化规范等问题尚不足以解决此困局,而我们就要致力优化现有的公共应急设施,使其得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灾难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有效的应急设施可以减少灾难带来的伤害。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或其他灾难,电源中断时,一个功能合适的消防应急灯对消防救援工作的展开,以及对重要的生产、生活的继续运行和必要的操作处置,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消防应急灯现状以及问题
(一)国内外现状:目前国内的消防应急灯分为两类,一类为消防应急照明灯,一类消防疏散指示灯。其中应急照明灯分为应急吸顶灯和双头应急灯等,平时接电源供电,在事故断电时切换电池供电,为人群提供光照;疏散指示灯又有标志灯、地埋灯、筒灯几个种类,常亮且断电亦能自行供电,为人群疏散提供指示。
我国规章建设和消防意识的起步较晚,应急产业跟国外相比基础更加薄弱,在一些技术和功能上还有一些问题。大部分产品还处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状况,指示性不同意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且由于政府和企业对相关产品不够重视,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只是将科研成果停留在理论阶段,导致应急产品的市场没有完全开拓出来,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
且管理部门对应急设施没有特别重视,导致了一些诸如产品质量不达标、安装不规范、故障没有及时修复的状况发生。而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的应急产业更加成熟完善,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维护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把控和监督。但随着近年来相关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完善,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问题:消防应急产品的监管力度不够,像日本,它们消防设备的监管处于消防部门的管辖,它的监督贯穿从生产开始直到监管等多个过程,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细化的法律法规。而我国的消防应急产品则处于多部门联合管理,管理效力不高,时有消防产品不合格的报道。
设计没有创新,只是满足了最低程度的功能层次需求。应急灯是在紧急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的产品,需要很好地满足人在各种事故下的使用习惯,对产品的人机工程学理论基础有很高的要求。消防应急灯的外观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在建筑越来越现代的背景下,应急灯的外观需要有相应的变化来适应安装环境,不断有例子证明与时俱进是保证产品生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有厂商试着结合照明以及指示两大功能生产新型应急灯,但结合生硬,缺乏设计。
国内有200余家企业生产和制造消防应急灯具,部分消防应急灯的性能没有达到合格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部分使用单位没有分清不同灯具的不同使用场景和规范科学的安装方法,使消防照明灯具没有联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当事故发生时,人群应该碍到更加有效的光照和疏散指示。且同一建筑内可能会使用多家企业生产的多种应急灯具,不但会加重这种缺陷,同时也会造成管理不便等问题。
二、消防应急灯改良切入点
设计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的问题就是切入点。不只有充足的调研工作和大量的相关文献阅读作为基础,还结合了自身对产品设计的理解,从功能、技术、情感、外观几个角度出发,将我国应急消防灯待改善之处分为以下五点:
(一)多功能整合:当前的消防应急灯的功能单一,只能作为断电情况下的光源使用或只是指引方向的标志,但是又种类繁杂,使用率都不是很高。将疏散标志灯和应急照明灯结合在一起节省了生产和安装的成本,有机的结合方式会创造出比原来更大的价值。而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的物品是多样的,綜合考虑该种状况下的需求,可以赋予消防应急灯更多的功能。例如在应急设施内加入可拆卸的多功能工具或者保护生命安全的产品。新型的应急灯将照明,指示,储物等功能结合为一体,消减了不必要的成本,增加了实用有效的功能。
(二)应急灯直接电气连接:当下消防应急照明灯大多数是从侧面引入电源,通过插头从供电回路取电。那么则存在线材外露的情况,那么线材破损插座故障漏电等外部因素将会影响其正常使用。且通过插头连接,亦存在插头被拔、插座挪作他用的可能性。 消防应急灯插拔电源移动的频率不高,而应急疏散标志灯本就是电气连接。如果需要供电,那么直接的电气连接更方便。传统的插头连接不便统一管理,那么对于那些人员密集、疏散距离大,疏散通道较多、环境复杂的大型建筑是很不合理的,不仅费用高,而且不便于检查维护。配合集中电源集中控制效果更佳。
这里的电气连接指的是电源连接端子排,在规避了上述传统连接方式缺点的同时,有减少损耗,和建筑更好的一体化等优点。
(三)紧急逃生心理:在断电黑暗或有烟雾的情况下人们会朝着光亮走,将指示方向、照明和可能用到的工具集中在一起,在必经的路上集中需要的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事故发生时的工具利用效率。
断电情况下,只有消防应急灯作为光源,可以指引人们前来,且在有灯光的情况下拿取逃生器械更加方便。且置物的部分需要有明显且统一的指示标志,便于人们在非常惊慌的情况下得到适宜的指示可以迅速得到所需器材。
(四)融于日常:在赋予消防应急灯更多功能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人的取用情况。应急灯整体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又不显得那么突兀。置物部分要有合理的开关及防盗措施,既防止不必要的盗用还能方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打开开关。
产品在结合多种功能的同时,也需要不突兀地适用于使用的环境。如何平衡照明、标志、工具的视觉比重以及合理人机是在确定设计重心后需要完善的。应急照明灯和应急工具在紧急情况下才会发挥作用的,与之对应的是大多数时间不被使用的情景。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不但要让其在使用的时候更加便捷实用,也要考虑其在不被使用时的情况,这样才能令一个产品取得平衡。
(五)简洁有效的外观:图案比文字更容易理解,尤其在紧急情况下分秒必争,所以在结合照明和标志两者时,取用了疏散标志灯的箭头而弱化了文字。整体造型将使用纯色辅助以单色线条,在完善了功能的同时合理优雅的外观将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能更符合日益现代的建筑特色。结合电气连接的方式,可以去掉外露的电线和插座,也使产品与空间更好地融为一体。
三、消防应急灯设计探讨
从多功能整合的切入点出发,考虑到发生紧急情况后会出现的多种可能,如空间内充满浓烟,出口被堵,以及求救声微弱等情况,不利于救援逃生活动的展开。所以将依据国家标准对传统的消防应急灯进行设计改良,使得消防应急灯能承载更多功能。(如图1)所示,柜内有手电筒,口哨,消防绳,口罩,可以满足基础的逃生需求。手电筒作为在应急灯灯光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辅助照明,口罩可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消防绳可在安全出口无法出逃的情况下用来进行滑降,口哨发出的声响可便于救援人员定位。
为了让消防应急灯更加适用于日常,产品外壳为浅灰色,可融入环境,安装高度距地面1.4米。上端为两种灯源,左侧是在断电后进行照明的led灯,右侧是常亮的方向指示灯,下端用来储物,需旋开锁扣之后按压柜门打开。柜门上有醒目的标识,防止在日常生活中逃生器材被他人作为别用,且打开柜门的时候有较响的警报声。
在分析了紧急逃生心理之后,可以了解到消防应急灯在断电情况下,作为光源,能指引人们前来,在此基础上将消防应急灯作为逃生器材的安放处,方便人们取用逃生器材。
此外由于不同场景和用户需求,电气连接固然有优势,但提供电气连接和插头连接两种通电模式更能适应市场。
方案一——电气版“一灯多能”消防应急灯设计
第一个方案外观更加一体化,因为采用了电气连接的通电模式,安装时直接与线路连接,在安全、美观、系统一体化的角度更有优势。
产品设计排版(如图1)电气式消防应急灯排版所示:
方案二——插头版“一灯多能”消防应急灯设计
基本结构相似,但在背面采用了传统的插头式结构以与插座链接,且使用了“Z”形的外殼更加方便电线与插头的收纳,传统的插头模式使拆装更加方便,使用时直接用插头与插座相接便可通电,(如图2)插头式消防应急灯局部所示:
产品设计排版(如图3)插头式消防应急灯排版所示:
总结
生活中手机、电脑、家具等日常用品更新迭代极快,但消防应急类产品也在生活中保障着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处处都在发挥着作用,然而却沿用着过时的设计,在功能和外观上都有所欠缺,这并不合理。所以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现有市场的大量调研、合理的人机关系分析以及对人的心理考量。
新型的消防应急灯在多功能、接电模式、外观等角度进行了改良,且充分考虑到了产品使用时的用户心理,在危急情况下可以更有效率地指示人们的生命之路。相信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此款新型消防应急灯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清林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研究综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53-56,66
[2]刘君关于自带电源型消防应急灯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5,41 (25):136-137
[3]李彦军王宝伟,吴华,曾杰罗献华对日本消防工作考察的启示[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5):523-526
[4]余威王栋,宋醒醒日本消防产品监管模式及启示[B]消防与科学技术,2017,36(9):1304-1305
[5]赵志俊,林艳艳基于灾后人群心理的应急产品创新设计研究[A]设计,2013,(11):31-32
[6]王平;亓祥民关于对消防应急灯的使用研究与改进[A]科技创新导报,2008,(11):99-99
[7]封丹珺,突发灾难下逃生的心理与行为机制分析[A]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 (12):247-248
[8]刘延慧,姜冰浅谈室内应急救援产品的整合设计[J]设计,2014,(09):49-50
[9]彭麦福;李中杨基于地震应急救援的标识系统研究[J]设计2015,(1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