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唾液污染和窝沟处理方式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影响的研究

2019-03-27卢友光张梦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封闭剂釉质唾液

林 挺 卢友光 张梦驰 陈 誉 曲 静 谢 健

窝沟封闭技术(pit and fissure sealant)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经国内外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是目前预防牙齿窝沟龋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口腔临床和预防工作中已经被广泛应用[1]。但是,窝沟封闭技术的效果与封闭剂的保留率有关[2,3],而有研究表明封闭剂的保留率与封闭剂的微渗漏密切相关,封闭剂的微渗漏情况可能受到周边环境、窝沟处理方式、材料性能等多个因素的影响[2~4]。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窝沟封闭剂在不同环境、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微渗漏情况,探讨可能影响窝沟封闭效果的因素。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和仪器

临床拔除的正畸减数前磨牙,选择牙体完整、深窝沟但无龋、无裂纹的牙齿80 颗;窝沟封闭剂1930套装(美国3M 公司);光固化灯(美国3M 公司);硬组织切割机(德国徕卡公司);体视显微镜(德国徕卡公司)

2.方法

(1)分组和处理:将80 颗离体牙随机分成4 组,采用常规法或釉质成形术来处理窝沟,并使用人工唾液来模拟口腔内唾液污染的情况,然后进行窝沟封闭术。A 组常规法处理窝沟,无唾液污染;B 组常规法处理窝沟,有唾液污染;C 组釉质成形术法处理窝沟,无唾液污染;D 组釉质成形术法处理窝沟,有唾液污染。窝沟封闭后检查每一颗离体牙,要求封闭剂覆盖所有窝沟,无遗漏、无气泡、无脱落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出现,则重新行窝沟封闭术。整个过程统一由一名操作者来处理窝沟,由另一名操作者进行窝沟封闭术,采用了盲法,进行窝沟封闭术的操作者不清楚具体的分组情况,以避免偏倚的产生。

将80 颗离体牙窝沟封闭后采用0℃~5℃和50℃~55℃水浴进行冷热循环100 次,然后将热循环处理后的标本,在窝沟封闭剂表面及周边1mm 范围内定为开窗区,其余部分涂布指甲油;将标本浸泡于37℃,1%的亚甲基蓝溶液24h 后取出.流水彻底冲洗多余染料。并储存于4℃蒸馏水中;在标本上选取近中窝、远中窝中心及二者连线的中点共3 个点,进行片切,制作切片,每个样本可得6 个剖面。

(2)标本观测:标本观测过程采用盲法,由两位进行过一致性检验的评估者用体视显微镜进行评估、评分,但评估者并不了解切片具体的分组情况。每位评估者对每个样本6 个剖面切开处染料渗漏情况分别进行评估,每个剖面经过2 位评估者分别评估及评分,评分按照染料渗漏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3]。0:边缘无染料渗入;1:染料渗入深度未及封闭剂与牙釉质界面长度的1/2;2:染料渗入深度超过封闭剂与牙釉质界面长度的1/2,但未及沟底;3:染料到达沟底。评分结束后间隔一周,由2 位评估者再次评估所有样本,最后取每个剖面4 个评分中的最高分记录结果。

(3)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 软件进行实验数据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微渗漏情况:各组微渗漏情况评分结果见表2,A 组和C 组(无唾液污染组)的评分结果较低,大部分评分为0;B 组和D 组(有唾液污染组)的评分结果较高,大部分评分为2 或3。

表1 各组微渗漏等级评分结果

2.各组间微渗漏情况比较:各组间的微渗漏情况比较见表2,A 组与B 组,C 组与D 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有唾液污染的牙齿窝沟封闭剂的微渗漏情况较严重。A 组与C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经釉质成形术处理后封闭剂的微渗漏低于常规处理组;但B 组与D 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显示在有唾液污染的情况下,窝沟处理方式对封闭剂的微渗漏的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微渗漏结果的两两比较

讨 论

窝沟封闭技术是目前能够有效地预防儿童窝沟龋的重要措施。评价窝沟封闭防龋效果的指标有2个:封闭剂保留率和龋病降低率。而龋病降低率取决于封闭剂的保留率,封闭剂的保留率越高则防龋作用越强[4]。封闭剂的完整保留与边缘微渗漏的控制有关,封闭材料与牙面的密合性成为影响窝沟封闭效果的关键[3]。

有研究学者[5]提出,第一、二恒磨牙自萌出后就处于高风险患龋中,实施窝沟封闭防龋的最佳时机为萌出早期,但恒磨牙刚萌出时,远中端常有龈瓣覆盖,且牙合平面较低导致隔湿较难,难免造成操作过程中的唾液污染。Barroso 等[6]研究发现,酸蚀后的牙面受到唾液污染后会影响到封闭剂与牙釉质的粘结强度。本实验结果发现唾液污染后,封闭剂的微渗漏情况明显加重。因此,在窝沟封闭的过程中还是要严格控制唾液的污染,否则势必会影响到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处在刚萌出阶段的恒磨牙由于其解剖条件,易造成唾液污染,不适合进行常规的窝沟封闭术。但随着窝沟封闭材料的发展,有研究报道有湿性粘结的窝沟封闭剂,能与潮湿的牙面进行良好的粘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6,7]。然而目前相关的研究还较少,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室和临床的研究。

目前,临床上进行窝沟封闭时使用的窝沟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传统的清洁,机械空气喷磨及釉质成形术。

传统的清洁处理方式即是用橡皮杯或杯刷蘸取少量清洁剂处理窝沟釉质表面,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窝沟封闭处理方式,但这种清洁方式并不能伸入窝沟底部,无法彻底清除窝沟内沉积物,影响封闭剂的粘结和微渗漏,从而影响到窝沟封闭的效果[8]。

机械空气喷磨法(air-abrasion)是采用特定的空气喷磨设备,喷出氧化铝微粒以抛磨处理窝沟釉质表面并扩大窝沟开口。Geiger、Hatibovic-Kofman 等[8,9]的研究表明,使用空气喷磨术处理窝沟釉质表面不仅安全,而且能提高封闭剂的渗透性和保存率,边缘渗漏也明显减少。但使用空气喷磨设备费用较高,且操作繁琐,增加了大量的操作时间,故在临床上无法普遍开展[9]。

釉质成形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是通过手机车针机械性扩大窝沟开口,磨除窝沟釉质表层,清除窝沟深部的菌斑和食物残屑,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封闭剂在牙面上的粘接性、渗透性和密合性[10]。但关于使用釉质成形术处理窝沟是否一定能减少封闭剂微渗漏的程度,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对其评价不一[9~14],有研究学者认为釉质成形术能显著减少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发生[9~12]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使用釉质成形术处理窝沟后可以改善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发生。也有相关的研究认为,采用不同的釉质处理方法,对于封闭剂与牙釉质间的微渗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4],本实验结果发现在无唾液污染的情况下,釉质成形术处理窝沟后封闭家微渗漏明显低于常规组,但有唾液污染的情况下,是否使用釉质成形术处理窝沟对封闭剂微渗漏影响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此外,有学者提出将不同的牙面处理方式与自酸蚀技术结合起来,对微渗漏的影响与传统的全酸蚀技术结果截然不同[15~18],而且不同的粘接系统对微渗漏的影响也不同[18]。另外,也有学者在研究不同的窝沟封闭剂引起的微渗漏也有所不同[19,20]。

综上所述,不同的窝沟处理方式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尚有争议,同时不同的酸蚀技术、不同的窝沟封闭材料、结合不同的粘结系统等因素也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窝沟封闭剂的微渗漏,在这些方面,还有更广阔的的研究的空间,尚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但是,唾液污染对窝沟封闭微渗漏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在窝沟封闭的操作中必须严格控制唾液的污染,才能减少微渗漏,提高封闭剂的保留率,保证窝沟封闭防龋的效果,有效地降低窝沟龋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封闭剂釉质唾液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三种光固化树脂窝沟封闭剂性能的体外研究*
釉质形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龋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不同牙面处理方法对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脱落率的影响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封闭剂对丙烯酸酯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