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应用效果分析
2019-03-27黄金铃
黄金铃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1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头晕、恶心、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由于有机磷农药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人体,对机体各个器官均可造成伤害,其中最严重的是神经系统。如果患者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救治,极有可能发生猝死[1]。本组实验选取8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救治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8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救治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41例患者中,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救治者设定为对照组41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入院均存在头晕、恶心、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症状,且双肺均存在湿性啰音,其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 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救治。观察组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其内容包括:①成立急救护理小组,由本科室综合能力比较强的护理人员构成,同时采取无缝式排班制度,确保护理效果。②实施具体抢救,针对危重症患者执行先抢救后挂号的原则,确保患者能够快速接受紧急救治;迅速为其清除呼吸道阻塞,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及时、正确、彻底为患者洗胃[2]。③优化留院观察护理,其中心理方面,待患者意识清醒后,护理人员多增进与其之间的沟通,疏导好患者的不良心理,避免加剧其心理负担。多安慰患者,鼓励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帮助恢复内心的平衡,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加快机体的恢复[3]。此外,为患者做好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更多有关有机磷农药中毒方面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避免盲目影响临床配合度。用药方面,为患者使用特异性解毒药的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用药不良反应,如面色、瞳孔大小、心率变化等,一旦发现,要立即对症处理。饮食方面,洗胃或催吐后,嘱咐患者禁食1天,随后适合吃绿豆、绿茶、蜂蜜水等,促进排毒,逐渐过渡到普通食物。
1.3 观察指标
行不同方案干预后,对两组开始使用特异性解毒药时间、抢救时间、毒蕈碱样症状消失时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到60%时间及烟碱样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详细统计相关数据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开始使用特异性解毒药时间和抢救时间
观察组抢救时间、开始使用特异性解毒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两组开始使用特异性解毒药时间和抢救时间对比 (min)
2.2 对比两组临床救治效果
观察组毒蕈碱样症状消失时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到60%时间及烟碱样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下表2:
表2 两组临床救治效果对比
3 讨 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有机磷农药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造成机体多器官受伤害,其中最严重的是神经系统[4]。其毒性原理表现在:当有机磷毒物进入人体后,迅速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生成磷酰胆碱酯酶,使得胆碱能神经递质大量积聚,最终对神经功能产生扰乱,尤其会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所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非常关键。
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时间、开始使用特异性解毒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蕈碱样症状消失时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到60%时间及烟碱样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增强急救效果,促使患者中毒症状尽快缓解,减少毒物在人体的存留时间,避免对机体重要脏器造成过重的损害。此外,配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对加强患者认知水平,平衡心理,保证机体营养吸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均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为了提高急救速度和效果,促使患者尽快转危为安,建议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