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锻炼影响产妇盆底肌肉肌电活动、盆底功能的价值观察
2019-03-27韦庆华
韦庆华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22)
临床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属于产后并发症的一种,压力性尿失禁、盆地器官膨出是其最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虽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威胁,但该病症的存在却会对患者的正常社交活动以及性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负面不良情绪[1]。为此,在临床中应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选取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了盆底康复锻炼对产妇盆底肌肉肌电活动、盆底功能所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遵守均匀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22岁~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7±4.0)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22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1±4.3)岁。年龄等一般资料在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不接受产后盆底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则在产后6星期到3个月期间接受盆底康复锻炼治疗,具体内容如下:产妇产后6周开始治疗,一周2次,1次20 min,一共8次;其中第一周到第二周的生物电刺激频率介于8 Hz~33 Hz,脉宽介于320~740 μs之间;第三周到第四周的生物电刺激频率介于20 Hz~80 Hz,脉宽介于20~320 μs之间[2]。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肌电活动(盆地肌电位和盆地疲劳值)、盆底功能(PFIQ-7和PISQ-12评分)予以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总结分析产妇产后接受康复锻炼后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 果
2.1 对两组产妇产后盆地肌电位和盆地疲劳值予以比较
产妇产后3个月,盆地Ⅰ类、Ⅱ类肌纤维的肌电位均值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产妇显著较高(P<0.05),盆地Ⅰ类、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值均值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产妇显著较小(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对两组产妇产后盆地肌电位和盆地疲劳值予以比较(分,±s)
表1 对两组产妇产后盆地肌电位和盆地疲劳值予以比较(分,±s)
注:相较于6星期前,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时间盆地肌电位 盆地疲劳值Ⅰ类肌纤维 Ⅱ类肌纤维 Ⅰ类肌纤维 Ⅱ类肌纤维对照组产后6星期 15.0±2.9 17.1±3.8 8.3±1.0 8.0±1.3产后3个月 22.0±3.6 25.1±4.3 5.1±1.0 4.7±1.0产后6星期 14.5±2.7 16.7±3.2 8.5±1.3 7.9±1.0产后3个月 26.9±3.3 31.7±3.5 3.4±0.6 3.2±0.8观察组
3 讨 论
就盆地肌肉锻炼而言,通过研究发现,单独采用该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采用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应用生物电刺激法进行辅助治疗,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电极放置于腹壁和阴道内,从而给出不同频率的电刺激,继而促使盆地肌肉被动产生收缩,并形成条件反射,之中达到纠正盆地肌肉收缩的作用。此外在盆地肌肉锻炼过程中所采用的生物学反馈治疗则是一种通过模拟声音和视觉信号的治疗方法,有效提示了盆地肌肉的活动状态,继而促使的医生深入了患者的盆地肌肉状况,为正确实施锻炼提供了参考依据[3]。
综上所述,于产妇产后应用盆底康复锻炼可在改善产妇盆底肌肉肌电活动的同时改善盆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