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2019-03-26赵金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区管理生存质量临床效果

赵金平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搜集该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社区管理措施,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得分情况及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和生存质量的得分情况以及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社区管理措施,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 社区管理;糖尿病;生存质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a)-0193-02

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多發病、慢性病,患病率急剧增加。我国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患有糖尿病。尤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大约2/3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没有达标,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将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迫切需要新的策略针对糖尿病的管理和预防。

糖尿病治疗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患者相关症状,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维持良好的健康和劳动能力,延长寿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糖尿病的连续社区管理,是在坚持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的糖尿病治疗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各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措施来控制高血糖,延缓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为了探讨社区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该研究2014年1月—2017年1月搜集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该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为38~77岁,平均年龄为63.5岁,病程为3.5~17年,平均病程为12.5年;观察组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为38~78岁,平均年龄为63.6岁,病程为3.5~18年,平均病程为12.7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平均病程等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社区管理措施,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①构建社区糖尿病管理小组,由专业性较强的社区医生担任社区糖尿病管理小组组长,组员主要有社区科的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省级医疗联合体的内分泌康复科专家以及社区志愿者等。

②建立健全社区管理的相关制度:社区卫生服人员的糖尿病防治培训制度、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病案分析制度、健康宣教制度、患者随访制度、咨询制度等。

③建立健全糖尿病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完善病人的基础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类型、家庭状况等。健康行为资料:如吸烟、饮酒、运动、饮食习惯、就医行为、健康信念模式、爱好、社会适应能力等。预防医学资料:如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自我保健观念、技能等。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重点掌握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病情特点及其恢复程度、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等[2],然后进行分层管理。

④设立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堂。糖尿病教育是基础管理措施,是决定糖尿病管理成败的关键。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课程,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病情特点、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如何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及控制血糖的重要性等,增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意识。讲解血糖自我监测和护理、服药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讲解低血糖的常见诱因、症状、体征、产生的原因、危害和自我救治方法等。

⑤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合理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总原则。根据年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药物治疗情况和生理状况控制合理的总热量。避免高糖、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指导患者要改善饮食结构,平衡膳食,饮食宜清淡,盐摄入量<6 g/d,蛋白质摄入量<0.8~1.0 g/kg[3]。尽量限制外出进餐,合理分配餐次比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防止一次进食过多等。教会患者进行饮食计算及换算方法。指导患者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禁烟,限制饮酒。维持合理体重,超重的患者体重减少的目标是3~6个月期间减轻体重的5%~10%[3]。消瘦的患者应当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⑥运动疗法。运动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肥胖的T2DM患者,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运动可以改善异常的脂代谢紊乱,降低血压,控制体重,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改善心肺功能等。依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年龄、性别、体力、有无并发症及以往运动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日按时按量进行运动训练,可选取各种有氧运动进行训练,例如游泳、跳舞、骑自行车、健身操、及慢跑等。

⑦血糖监测:餐前、餐后2 h、睡前、必要时测夜间和凌晨、HbA1c。频率:血糖控制良好者,1~2次/周;血糖控制不良者,隔日或每日多次。HbA1c开始治疗时每3个月监测1次,血糖达标后每年至少监测2次。

⑧药物治疗: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应用降糖药物,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等。

⑨设置咨询专线,便于患者进行咨询;提供家访或电话回访,以深入地了解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病情恢复情况和血糖水平,并认真回答其疑问。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指导患者充分认识到遵医嘱配合临床治疗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其治疗的依从性等。

⑩健康宣教。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健康讲座,借助于展板和宣传页等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励患者进行积极的相互交流,分享血糖控制的成功经验,引导患者进行互相鼓励[4]。

对糖尿病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各个时间段的工作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对患者的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地调整社区糖尿病管理的计划和方案,并需尊重患者及家属,仔细研究他们所提的相关意见。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得分情况及其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分别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计量资料(x±s)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n(%)]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为(6.42±0.35)mmol/L,对照组则为(7.88±0.78)mmol/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得分为(70.2+12.4)分,对照组则为(51.4+13.5)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相应的社区管理措施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和生存质量的得分情况以及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美国糖尿病管理手册指出,不管糖尿病治疗方案和管理科學如何进步,如果没有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即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自我管理对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知晓糖尿病知识则促进患者对疾病的管理,促进患者的血糖控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这些干预措施相对是较容易操作和成本较低的[5]。良好的饮食控制能够促进血糖的平稳。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提升幸福感[6]。因此,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加强对患者的的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等管理措施,促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社区管理,如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行为干预,既能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淑贞,陈正女.内分泌科临床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0):106.

[2]  曾健,石海.健康教育在城镇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5):559-560.

[3]  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  王传学,杨林.中西医结合社区综合干预对171例糖尿病的管理效果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4,5(6):31-33.

[5]  刘兆兰.中国部分城市地区2型糖尿病控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842.

(收稿日期:2018-11-07)

猜你喜欢

社区管理生存质量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