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3-26梁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护患沟通老年糖尿病

梁华

[摘要] 目的 对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接收的9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观察范围,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在观察组护理中增加护患沟通,对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心理狀态方面,干预前两组SAS及SDS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量表得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与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量表得分均显著较低(P<0.05);在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依从性明显较高(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 将护患沟通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对于改善预后及良好护患关系的营造具有积极意义,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护患沟通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a)-0126-02

老年糖尿病病因复杂多样,且具有极大危害性,由于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因认知、自理及疾病本身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因此在治疗期间应采取适当护理,但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常规护理往往无法满足其需求,若缺乏良好的沟通,将极易造成患者配合度不高,甚至引发医疗纠纷[1-2]。该院在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老年糖尿病92例护理的过程中注重护患沟通,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接收的9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观察范围,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例数比为22:20,年龄最大84岁,最小56岁,平均(68.73±2.11)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个月,平均(6.43±1.14)个月;合并疾病:高血压3例,冠心病2例,骨关节炎6例。观察组中男女性患者例数比为30:20,年龄最大83岁,最小55岁,平均(67.47±2.31)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2个月,平均(6.83±1.24)个月:高血压5例,冠心病2例,骨关节炎6例。将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均签署同意书,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排除。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向患者按时定量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保持饮食的合理性,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科学有效的饮食方案,指导饮食遵循低糖、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清淡的原则,并注意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尽可能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蛋黄、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强调其严格执行;指导患者自行监测血糖及体质量,适当运动,肥胖者则规律减重,并嘱咐定期到院复查。在此基础上增加对观察组患者的护患沟通,具体实施如下:①心理沟通:糖尿病病程较长,许多患者由此出现较大心理压力,老年患者心理防线弱,极易因各种外界因素及内在因素而产生不良情绪,若发生并发症更使得心理状态变差,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熟练掌握,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以热情、友好的态度接待,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时刻保持微笑,给患者留下良好印象;帮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认识相关医护人员,以消除其陌生感。②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评估,增强与患者的交流,了解其当前的心理状态,并从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分析存在消极心理的具体原因,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与帮助,倾听患者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耐心解答。③主动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糖尿病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详细介绍,以适当的方式方法纠正其对糖尿病的错误认知,若患者较为偏执,则应在理解与尊重的前提下晓之以理,进行心理疏导,安抚其情绪,以消除患者对糖尿病及医护人员的偏见与误解,使得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提出先进的治疗措施,同时指出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列举成功治疗的案例,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信心;同时还可通过安慰性的语言,适当给予抚摸及拥抱等,以消除患者内心的孤独感。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心理状态以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其中SAS以50分为界,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我国以SDS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抑郁程度与量表得分呈正相关。患者依从性分为良好、一般、差3个等级,以依从良好率及一般依从率之和为总依从度。令患者填写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专业程度及患者的舒适度等方面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估,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以表示满意与一般患者例数之和占总例数之比为总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的表示与检验分别由[n(%)]表示、χ2检验,分别以均数±标准差(x±s)、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与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在心理状态方面,干预前两组SAS及SDS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量表得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与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量表得分均显著较低(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依从性

在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依从性明显较高(P<0.05)。详情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详情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当代老年人的多发病,需要漫长的治疗及护理过程,患者在正确及合理用药的同时还需保持健康及规律的生活习惯,以控制病情的稳定,但由于老年患者抵抗能力较差,极易发生并发症,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加上由于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的认知,同时存在一定误区,导致其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效果不利[4]。相关研究[5]表明,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尤其是护患沟通,对于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平稳具有积极作用。和諧、友好的护患关系需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之上,该次研究将护患沟通应用于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中,通过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在增强与患者的交流并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有效提高了患者与糖尿病的正确认知,从而改善其身心状态,增强了患者的信任感,进而改善了其遵医行为。研究结果显示,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增加护患沟通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明显较优,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较高(P<0.05),表明护患沟通可有效保障治疗及护理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将护患沟通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对于改善预后及良好护患关系的营造具有积极意义,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白静,刘红.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1):46-47.

[2]  姚莉,崔姣.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4(A1):600-601.

[3]  史春梅.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6,22(6):1043-1044.

[4]  陈兰.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11(b6):2165-2166.

[5]  武茜,罗敏.基于循证护理的沟通技巧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及自我护理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3):326-328.

(收稿日期:2018-11-05)

猜你喜欢

护患沟通老年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