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无人机犯罪的发展趋势及预防研究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民用法律法规

(四川大学法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使得内燃机出现,至此内燃机开始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广泛的进行应用,从而便使得在空中飞行的可能性增加。世界各国对飞行器的研究便不断的深入,使得飞行器整个行业都在不断的有所推进。这其中,以无人机应用最为广泛。无人机的发展被应用在社会的农林牧副渔等多个领域以及用于进行侦查、遥感、监测等多项活动,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的便捷程度。但是,无人机的产生于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一些隐患。这当中,以“无人机黑飞”犯罪的行为最为突出。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无人机犯罪”,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无人机的基本概述

(一)无人机的特征

首先,从技术上而言,无人机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影响采集,并且能够有效的弥补卫星遥感所存在的重访周期过长以及应急不及时等相关问题,因此在很多时候,无人机会被应用于犯罪侦查以及检测监控等途径。其次,无人机是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因而不会有人员伤亡的风险发生。再有,无人机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既可以用作军事用途,也能够实现民用,并且在民用的领域具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最后,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提高,无人机的制作成本越来越低,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飞行犯罪来说,无人机的制作成本是很低的。

(二)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首先,就军用无人机而言,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在美越的战争中使用了无人机进行侦查以及空中射击、目标击毁。发展到如今,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军用无人机的发展也相对完善,基于和平年代的背景,军用无人机的功能在不断的扩大,能够做到实现侦查、打击、支援、救助以及掩护等多样化的途径。其次,民用无人机的起步发展要晚于军用无人机,其实在军用无人机发展的基础上而逐步产生发展的。民用无人机主要是用作于森林防火、救灾防灾以及影视航拍线路巡检等多个领域,就目前我国的民用无人机发展现状来看,已经适用的非常普遍,基本上影视剧的拍摄都会用到无人机拍摄等。而民用无人机的技术门槛相对低,成本制造也低,立法规制以及监管都存在问题,从而导致了民用无人机被利用来犯罪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化,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二、利用无人机犯罪的发展趋势猜想

就无人机使用的发展趋势来看,利用无人机犯罪违法最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首先,民用无人机的无序飞行所带来的危害。比如说,一是,由于没有遵守秩序从而使用无人机,可能会出现其在起飞亦或是降落的时候坠落的现象,从而导致出现人员伤亡亦或是财产损失的现象。如在2015年的时候,在上海的一个工业园区,就发生了一起无人机失控坠落的事件,从而致使无人机被高压线给压住,差点造成大面积停电的严重后果。二是,可能会给民航安全带来威胁。最近几年,已经出现过多起由于无人机的无序飞行从而影响民航延误以及飞行的事件。据调查,美国在2012年到2016年这期间,发生了上千件无人机无序飞行从而影响到民航正常起飞的事件。三是,利用无人机来侵犯隐私以及窃取情报。很多时候,无人机会被一些违法分子用来安装好航拍设备以及其他装置来拍摄他人的隐私,如:在亚冠赛期间,我国广州恒大的队员在训练期间就遭致无人机的拍摄。四是,威胁国防安全。由于无人机本身特点的存在,从而使得其极易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来侵入别国的政府以及军事领地,从而会对国防安全造成威胁。在英国、美国以及印度、日本等国家都发生过此类事件。

其次,对无人机控制人员的资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的飞行存在很明显的“黑飞”现象,主要是指,无人机的操作人员并没有取得相关的飞行资格,并且在飞行前也并没有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飞行报备,因此这种群缺乏监管的状态就使得很多无人机会直接闯入国际的机密之地,会对国家机密产生威胁,从而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此外,目前的民用无人机的雷达是比较小且难以发现的,因而很难被国家雷达监测到,从而也会导致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另外,目前城市中无人机飞行的现象也非常多,但是要是操作人员不积极进行说明的话,是很难发现是谁在操作无人机飞行的,而此时操作人员如果没有进行恰当的飞行操作,则可能会发生坠落事件,从而会对城市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最后,民用无人机的交易缺乏监管。由于我国的民用无人机目前属于一种公开售卖的状态,且价格高低不一,几十、几百到上万的都有。并且,我国无人机的购买并不需要履行任何购买手续,正是这种监管的缺乏,使得民用无人机的买卖在交易市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再加上一些热衷于研究无人机的买家会对小型民用无人机进行改造,有得民用无人机在被改造以后,甚至都可以用于军事。这种对民用级交易缺乏监管,会带来极大的危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利用无人机违法犯罪的行为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民用无人机飞行的监管,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规制民用无人机飞行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

三、如何预防利用无人机犯罪

(一)制定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应当加强对无人机飞行的立法。目前我国关于“无人机飞行”方面的法律主要有:《民用无人机空中管理》、《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民用无人适航管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度不够强,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很有必要健全先关的法律法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无人机飞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一,从立法上明确无人机可以飞行的区域、以及禁飞区,并在禁飞区设立明确的标志来提醒无人机飞行的操作者;第二,从立法上明确无人机在空中飞行应当遵守的飞行规则。关于该飞行规则可以借鉴世界的通用规则,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相应的改革。第三,应当对于民用无人机的信号实行全国统一,这其中主要包括监管部门所颁布的和民用无人机操作有关的指令、管制以及警示、禁飞的信号。比如说,当民用无人机飞进了禁飞区,监管部门就可以发出统一的警告信号,告知操作人员。第四,对于民用无人机飞行所造成的事故后果的责任承担,应当从立法上予以明确。对于民用无人机的运营人、操作人的权利以及相关的义务都要进行明确。最后,要明确违法飞行无人机的行为所应当承担的处罚。进行层次分明的处罚措施的设置,如警告、扣分、罚款、拘留以及更加严重的刑事责任。总之,预防目前利用无人机违法犯罪的行为,最关键的就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更好的规制无人机飞行的行为。

(二)加强监管机制

就民用无人机的使用以及飞行而言,应当对监管主体予以明确,同时强化执法力量。首先,必须要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对于民用无人机的制造以及交易、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都是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监管的,同时对于每个环节应当由哪个行政部门进行监管都应该予以明确,如生产部门应当由质监部门进行监管、工商部门则应当对民用无人机的交易环节进行监管、公安部门则应当对民用无人机的飞行环节进行监管。此外,还应当强化监管的举措,必须要严格管控民用无人机的飞行,必须实行只有符合标准的民用无人机才能够在可以允许飞行的区域进行飞行,不能在航空器飞行的区域进行飞行,除非是隔空情况达到了安全标准。最后,笔者认为,国家有必要研究管控民用无人机的执法程序,并要进行实地的调研,研究民用无人机管控的执法程序的需求程度,从而能够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维护执法的公平以及正义的实现,同时执法程序设立的完整也能够打击违法犯罪的行为。

(三)增强监管技术以及建立专项资金

目前由于无人机“黑飞”以及“无序”飞行现象比较多的原因,是因为国家的监管技术不够,对于无人机的雷达反射监测不够。因此,就很有必要提高对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并积极引进人才,从而能够提高相关的监测技术,对民用无人机飞行的雷达反射技术进行提高,从而能够更好的监测民用无人机的飞行。并且还应当对执法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化培训,提高执法的力量。总之,只有从技术上进行更好的创新以及提高,才能更好的应对以及监管当前民用无人机飞行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预防意识以及法律意识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利用无人机犯罪是相对比较陌生的一个概念,很多社会公众都觉得是离生活很遥远的事,从而便缺乏这种预防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因此,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一是,应当在社区进行走访的形式,访谈社会公众对利用无人机犯罪的了解程度,同时发放相关的宣传手册,普及相关的知识;二是,应当提高社会公众的预防意识,积极倡导社会公众在发现民用无人机有违法飞行的现状时,应当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三是,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倡导社会公众在购买民用无人机以及操作无人机飞行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合法的民用无人机操作飞行行为。

(五)加强有关犯罪情报信息的搜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就目前的具体司实践来看,和其他的普通犯罪相比较而言,利用无人机犯罪的发生率还是要低很多,因此很多时候,对于该行为是否为犯罪的定性还不够准确。所以,笔者认为,必须要对已有的利用民用无人机犯罪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科学的进行评估,并聘请专业的人士来费分析其犯罪的目的以及犯罪的表现形式,从而能够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决策。总而言之,政府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应当对已有的犯罪情况进行搜集,并作出针对性的评估、分析,从而才能够作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决策,进而能够有效的利用利用无人机犯罪的现象发生。

结语

科学技术以及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带来了一丝隐患。利用民用无人机犯罪最为典型。其中,利用民用无人机犯罪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民用无人机买卖以及飞行的监管力度不够,且立法不够系统化。因此,要更好的预防犯罪的发生,不仅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打击犯罪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之外,还应当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机制以及执法手段,同时还应当积极的提高技术研究、增强普法宣传、并作出科学的决策。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民用法律法规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本资民用 切莫为殃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民用GPS自主式欺骗技术与应用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