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和胃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19-03-26

光明中医 2019年5期
关键词:流性疏肝胆汁

韩 芳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种,也是消化科门诊接诊最多的病种,据报道,所有接受胃镜检查的人员中,80%~90%被确诊为慢性胃炎[1]。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胆汁异常反流入胃为主要特征,中医学中虽并无对该疾病的病名阐述,但参考其症状,可归为“胃脘痛”“痞满”“嘈杂”的范畴,《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民病胃脘当心而痛”,都对胃痛症状进行了描述。其病位在胃,又与肝脾有着密切的联系。肝主疏泄而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调整气机升发、血液和津液的运转,此外,胆附于肝,二者互为表里,调节胆汁的正常分泌也是肝疏泄功能的另一体现,胆汁中的胆盐成分对食物中脂质成分食物的正常消化具有重要作用,也能促进胃的排空,即胃的“降浊”,肝失疏泄,则横逆犯胃土、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故其治疗可从疏肝、健脾、和胃入手[2]。此次我们在86例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应用疏肝和胃饮加减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9月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9.8±7.3)岁,病程2~78个月;内镜下胆汁返流程度轻度18例、中度49例、重度19例。本研究通过随机单盲法,随机赋予患者连续数字编号,奇数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即疏肝和胃饮组),各43例,经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同时满足慢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3]和痞满肝胃不和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4]:主症:胃脘胀满,胸胁喜太息,次症:攻窜作痛,恶心嗳气,大便不爽,舌苔薄白,脉弦;2)年龄18~70岁;3)近1月未接受任何抗胃炎治疗;4)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准备怀孕或已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2)经内镜诊断合并有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或病理诊断提示癌变可能;3)合并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4)对方中任意成分过敏者。

1.3方法

1.3.1检查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接受胃镜检查、胃黏膜组织活检,并利用评分量表对其进行临床症状评价,包括中医症状积分、主症和次症的量化分级等。

1.3.2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20 mg每天2次口服+多潘立酮片(吗丁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10 mg每天3次口服,饭前15~20 min内服用。若合并有Hp感染,则予以三联疗法:1.0 g阿莫西林胶囊(山西好医生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14022007)+20 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500 mg克拉霉素片(浙江震元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58305 )每天2次口服。患者接受1个疗程(4周)的治疗。

1.3.3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服药疏肝和胃饮。疏肝和胃饮方剂组成:当归10 g,柴胡12 g,郁金10 g,姜半夏10 g,陈皮5 g,白芍10 g,党参15 g,茯苓10 g,枳壳6 g,炙甘草5g。由武汉市第一医院中药房统一煎制,常规水煎400 ml,分每日早晚2次服用,温服,4周为一个疗程。

1.3.4效果观察2组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后,再次接受胃镜检查,收集疗效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

1.4观察指标

1.4.1症状改善的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痊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彻底或基本消失,临床症状评分减少率≥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70%≤临床症状评分减少率<95%;有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但未彻底消失,30%≤临床症状评分减少率<70%;无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未发生明显变化,症状持续甚至恶化,临床症状评分减少<30%。计算公式:临床症状评分减少率(疗效指数)=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之差/治疗前症状积分×100%。

1.4.2胃镜疗效标准参照《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痊愈: 幽门口未见黄绿色液体(胆汁)反流,胃液清澈透明,胃黏膜光滑红润;显效: 胃液清亮或淡黄,未见或可见少量胆汁自幽门口向胃内返流,胃黏膜正常或轻度充血、水肿;有效: 胃液浅黄色,可见胆汁自幽门口向胃内返流但较前减少,胃黏膜粗糙、水肿、充血但较前好转;无效:未满足有效标准。

1.4.3中医症状评分应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痞满症状分级量化表,对患者主要症状以积分的形式量化评价,各项症状由轻到重依次赋予2、4、6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相关症候越重。

1.4.4不良反应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数据导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均行双侧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2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体有效率显著更高。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例,%)

2.22组患者胃镜下表现改善情况比较从胃镜检查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胃镜检查疗效评定比较 (例,%)

2.32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

2.4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了1例可疑的药物性皮疹;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了1例腹泻,疑似为胃肠道反应,未观察到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经比较,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胆汁异常反流入胃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胃排空延迟、幽门屏障功能下降、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胃、十二指肠运动不协调等都可能与其发病有关[5],反流的胆汁、十二指肠液可以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长此以往可以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癌变。根据其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归为“胃脘痛”“痞满”“嘈杂”的范畴。

该病虽临床表现各异,但根据报道和笔者的分析,仍以肝胃不和最为常见。其病位在胃,又与肝脾有着密切的联系。肝主疏泄而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调整气机升发、血液和津液的运转,此外,胆附于肝,二者互为表里,调节胆汁的正常分泌也是肝疏泻功能的另一体现,胆汁中的胆盐成分对食物中脂质成分食物的正常消化具有重要作用,也能促进胃的排空,即胃的“降浊”,故而胃消化功能也有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6]。脾胃则受纳水谷精微而生化气血,脾主运化,胃主通降,脾升清而胃降浊,脾胃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行吸收,并将营养成分运化全身,而胃将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脾胃的收纳、运化和降浊功都赖于肝的疏泄,肝失疏泄,则横逆犯胃土。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病位在胃,又与肝密切相关,故其发病往往与情志不调关系密切,情志不调则易伤肺腑五脏,肝在志为怒,怒而动肝气,肝气横逆,犯及脾胃,则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则脾气郁结,清浊升降失常,脾失健运,患者可出现腹胀、食欲欠佳等症状。

一般认为,肝与胃在生理功能上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二者其一受损,往往也会影响到另外的器官,《玉机微义》中提出“怒伤肝,肝克脾,脾气不正,必胀于胃”,也表明肝失于疏泄,则伤及脾胃,导致胃失降浊,腐熟水谷则“必胀于胃”。疏肝理气、清泻肝郁为重要的治则之一。脾胃为水谷之海,受纳水谷精微而生化气血,胃处中焦,络脉丰富,丰富的络脉既可营养胃自身,又通过循环供养全身,故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故而肝失疏泄或肝火犯胃时,扰乱了胃的气机络脉,多表现为气机不畅为主、血络失调,气血不行则导致胃痛,故而调和胃气、利血止痛也是针对肝胃不和证的另一重要治则。

疏肝和胃饮方重在疏肝理气,降逆和胃。柴胡为君药,疏肝泄热,平抑肝阳,以解肝火犯胃,使胆汁归于常道;郁金、陈皮、枳壳为臣药,助其疏肝解郁、清热解毒、健脾开胃;佐以姜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白芍,加强清肝理气、清热和胃、健胃消食、行气益血之功;炙甘草调和诸药。其中白芍、甘草两药相配,补脾益气、调和肝胃;甘草、姜半夏两相配伍,健脾补气、行气开胃。综上所述,本方辛酸相配、寒温相制、甘苦相合,清泻肝之郁火,兼以柔肝健脾,行气和胃之功,使肝胃调和,返流诸症得以自解。

此次研究中,我们对43例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了疏肝和胃饮,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各主要症状均有所改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下胃黏膜表现也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此外,疏肝和胃饮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与一些类似研究结论基本一致[7,8]。

综上所述,疏肝和胃饮对于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明确,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肝和胃饮口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流性疏肝胆汁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