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用”情境 设计技术教学
2019-03-26陈宗珊
文/陈宗珊 钱 勇
“学以致用”是所有学习的目的,体育课也不例外。体育教学是为了技术的习得和体能的增强,两者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课和体育学科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培养都包含了“学以致用”的意图。否则,课堂就是空中楼阁,不接地气,“为了技术而学习技术”,会导致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降低。例如,学了单手肩上投篮,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在篮球比赛中运用。通过成功的运用体验,更乐于参与到篮球运动中,进一步获得体质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要基于“运用”情境去设计,把“运用”的理念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下面笔者结合案例谈谈如何基于“运用”的情境设计技术教学。
一、基于本项目的“运用”情境设计技术教学
新授课中,教师要基于运动项目的特点去分析和解读教材。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首先基于篮球运动项目去解读和分析,然后依据分析设计教学。所以,授课者要分析技术在本项目中的“运用”情境,依据“运用”情境去设计教学,而不是把技术从项目中剥离出来,不考虑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设计对比,如表1所示:
通过表1中对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例举,不难发现区别,两者的对比解析中也凸显基于“运用”情境的重要性。基于“运用”情境的设计,教师有更多的教学手段供选择,技术的学习也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当然,表1只是列举了一部分,教师还可以无限拓展技术“运用”的情境。从两种手段对比还可以看出,除了技术衔接更丰富外,练习的运动量更大,对体能的锻炼也更有价值。在结合篮筐投篮的练习中还可以结合自抛自接、接传球、跑动中接传球衔接投篮等运用情境进行拓展。
基于本项目的“运用”情境去设计技术教学,教师的手段更加丰富,更符合学生实际需要,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都会增强,对体能的锻炼效果也会更好。通过本项目“运用”的情境,进行课堂技术教学设计,学习的不仅仅是项目的单个技术,还培养了该项目的运动能力。
二、基于其他项目的“运用”情境设计技术教学
第一层的“运用”是在本项目中运用所学技术。然而,除球类项目的技术教学能非常明确基于本项目的“运用”情境外,有些项目很难就本项目中考量“运用”情境。如田径项目中的走、跑、跳、投等。所以,要挖掘项目的本质,拓展“运用”视野,利用项目间的相关性,设计更有效的“运用”情境。
表1 单手肩上投篮在常规与本项目“运用”情境中教学手段设计对比
表2 快速跑在常规与篮球项目“运用”情境中教学手段设计对比
表3 前滚翻常规与生活中“运用”情境的教学手段设计对比
笔者以田径中的快速跑为案例,尝试在篮球项目中的“运用”来设计快速跑课堂教学。
如表2所示,如果从单一项目去设计教学,可能就显得手段单一,趣味性也只有通过让距的比赛才能有所体现。在篮球运动中去探寻快速跑的“运用”情境,就有了更多的手段,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各种可能。当然,除了在篮球运动中考虑快速跑的运用,还可以拓展到足球等其他项目。基于篮球运动运用快速跑情境的技术学习,或许和快速跑技术学习有些差异,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方向引导、练习要求及重难点的强调放在快速跑上,就能够将两者统一。例如,基于篮球“运用”的快速跑课中,教师强调快速跑技术的重难点及快速跑技术的问题,就能够达到快速跑学习的目的。这也体现快速跑在篮球课中的运用和篮球传球课两者的区别。
挖掘各运动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发现相同技术在不同运动场景下的呈现方式,就能寻找到不同项目对某一技术“运用”的不同情境,利用不同情境学习相同技术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运用”的第二层次,基于其他项目的“运用”。
三、基于生活中“运用”情境设计技术教学
“运用”的第三层次也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的运用。生活中运用的情境,笔者认为有两种理解。一种为素质提升后的运用。如篮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提升,可以运用到各种体力活动中。这也是体育课堂教学带来的效果,也是强化体能的目的。体育教学最后成效会体现在身体的各项素质指标中,最终运用到生活。基于以上理解,所有学习运动技术都是殊途同归。既然如此,就不需要解释项目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两个项目只要都是为了练上肢力量,都可以被视为“运用”,就不需要再多解释举例。另一种理解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如跨越障碍物的技术、体操中支撑跳跃的技术、各种滚翻的技术、投远和急行跳远的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尤其是低年级段的技术学习,如果能基于生活中“运用”情境设计,会更有利于技术掌握,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以体操的前滚翻为例,对比两者的区别。如表3所示,基于生活中“运用”情境,前滚翻有了更多练习手段。事实上,生活中运用滚翻技术确实要基于各种姿势和特定条件。如,篮球比赛中身体接触导致的摔倒,运动员通过滚翻来保护自己,减少受伤程度;在足球比赛中,如何利用前滚翻来保护自己在快速跑中遇到阻击和蓄意犯规时不被伤害;在各种突发意外中,通过滚翻来保护自己等。基于以上案例,可以发现,技术教学可以基于生活中的各种“运用”情境进行设计,不仅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能丰富课堂教学,也让技术教学真正能为“运用”服务。
随着“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理念的深入研究,如何利用“运用”的理念去指导教学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线的教师可以通过尝试,不断探索,积极基于“运用”的情境去设计课堂教学,丰富练习手段。通过多种练习方法,掌握技术,提升体能,实现体育的两大本质要求即强化体能和技术传习,最终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