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思政培养引领研究

2019-03-25张巧利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创新创业

张巧利

摘 要: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创新创业精神与综合道德素养,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尤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外的各种观念、生活方式以及道德准则不断向我国涌入,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与社会发展形势,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势在必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将肩负起非常重要的责任。阐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工作之间的联系,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思政工作的优化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思政工作;引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1-0139-02

引言

在知识时代的背景下,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高等院校逐渐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已经成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高校需要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注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在学生就业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符合当前社会的客观要求,又要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紧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较高的能力、素质、品格以及健康的心理特征。为了培养真正的创新创业人才,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等方面入手。广博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前提条件,创新创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当代大学生要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优秀的品格。由于创业的过程是充满坎坷的,所以,高校大学生一定要有坚强的毅力,具备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团结合作精神。另外,心理素质是当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备素质,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自信、兴趣、意志与情感。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来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发挥创业才能,热情并且理智地面对创业。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品格是关键,而心理是必备素质,方法是实践能力的最终体现。高校作为为国家输送人才的主阵地,一定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创新创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工作之间的联系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首要任务是要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将其作为教育的核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核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燃烧创业热情,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最大的核心内容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与效率。

三、思政工作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充满着竞争与挑战,而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科技与创业经济上。所以创新创业人才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把握着人才成长的规律与特征,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端的创业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思政工作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重要保证。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比较复杂,会受到外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所以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同时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承擔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思政工作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正所谓育人先育德,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通过正确的方向进行引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避免学生误入歧途。新一代高校大学生必须在鉴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下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通过思政实践工作来带领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学生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政理论知识,以严谨的思政理论来指导自身言行。

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政工作优化途径

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循,必须进行兢兢业业的付出与钻研,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备顽强的毅力。21世纪,思政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工作与创新教育之间的结合能够点燃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具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政治工作优化途径如下:

1.明确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传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精神的总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明确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我国高校的思政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从学生的基本利益与需求出发,将思政教学与人们关心的实际社会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这种形式来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教师与学生要具备自强不息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最后,需要在教学中重点突出爱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勤劳勇敢,不断进步与创新。

2.创新思政工作理念。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虚化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个性化与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很好发挥,将教学活动变为了单向的信息传递,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抵制心理,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现阶段的高校教育已经逐渐从应试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所以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这样一来,需要高校更新思政工作理念。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但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政教学中,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思政课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教育理念上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才能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策略,设计出更好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3.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在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中,主要是针对理论教学,以课堂为主,这种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如果继续延续下去对学生的创新创业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极为不利。教学方法的更新是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带动理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当前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案例来将书本中的知识进行贯通,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方法比较贴近生活,通过真实的案例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与现实意义,使学生通过案例能够得到更深的体会与启示。在案例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学思结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只有具备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够正确积极地进行思索,对知识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传播的主要渠道,所以一定要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加强文化修养,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4.开展网络教学与引导。为了适应创新创业人才的根本需求,高校思政教学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方式进行教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开放式的平台。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积极宣传,通过积极、健康、先进的文化来占领校园网络阵地。精心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网络教育的吸引力,正确引导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络来吸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优秀成果,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另外,需要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自我辨识与保护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5.坚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育人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必须采取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育人模式,围绕就业创业的主题,积极开展全面的教育改革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导向教育之间的联系,开展多样形式的思政工作创新,全面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解决当前学生就业难问题,正确发挥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在进行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校领导以及教师要正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全面搜索体现就业为导向的方法与内容,提升学生综合就业创业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的大力贡献,创新创业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创新,既响应国家教育部门号召,又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就业实力,促进高等院校稳定发展。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构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教学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建设输送高素质的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玉.探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9).

[2]  邱国婷.以就业导向为视角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5,(12).

[3]  王璐颖.新技术条件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

[4]  魏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9).

[5]  陈仕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1).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创新创业
电力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煤炭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思政工作的融入及意义研究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