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

2019-03-25曹怡立

防护林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鼢鼠习性洞穴

曹怡立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000)

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又被称为“瞎瞎”,特别喜食植物的多汁部分,如地下根、茎等,中华鼢鼠的这一进食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树木植被根茎被损伤,直接导致了众多树木的死亡,严重时造成了水土流失的现象[1]。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当前森林资源,本文从中华鼢鼠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活动规律等方面,对中华鼢鼠的防治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求更好地推进中华鼢鼠防治工作的进行,进而不断增进林业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

1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

1.1 形态特征

中华鼢鼠又称“瞎瞎”,与其他仓鼠科动物形状类似,四肢短小,前肢强健有力,善于挖掘造洞,中华鼢鼠毛色以灰黄色、黄褐色居多,皮毛较为细密且十分柔软,眼睛较面部而言十分小,直径在2 mm左右,其门齿十分锋利,善于咬磕。中华鼢鼠的全身成圆筒状,头部和尾部较腰部而言较为纤细,粗短且丰硕。

1.2 生活习性

中华鼢鼠善于挖掘造洞,喜欢居住在土质疏松,透气性良好的厚土内。由于中华鼢鼠对光线、声音、天气变化十分敏感,所以更习惯于居住地下生活,以确保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中华鼢鼠的取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除取食外,一般不进行其他活动。中华鼢鼠喜食植物的多汁部分,如地下根、茎等,这严重威胁到人工育林中栽植幼苗的存活。根据中华鼢鼠洞穴作用可分为:存储食物的储食洞、取食通道、逃跑备用通道、睡眠场所等不同类型的鼠洞。中华鼢鼠有一种填埋洞口的习性,一旦洞口被外界破坏,一定要用土将被破坏的洞口填住,然后另外选择其他的方向,再次进行挖掘打洞,将其他洞口连接起来。

1.3 活动规律

中华鼢鼠的活动主要受季节气候的影响,春季来临的时候,中华鼢鼠会迁移到阳光充足的林地活动,在雨季来临时候,为了避免洞穴受到雨水的影响,中华鼢鼠就会逐渐向地势较高的领地转移,当夏季到来的时候,为了避免受到高温的影响,中华鼢鼠就会将洞穴搬迁到温度低且较为湿润的阴坡地,冬季里洞穴的地址则是选择积雪较少、植被覆盖较广的朝阳区域。大地解冻时,中华鼢鼠就开始进行林内活动,进行交配、繁殖,在冬季之前,鼢鼠会作为食物储存植物的根、茎以及部分种类的草和农作物的种子、果实,如:玉米、高粱、红薯、马铃薯等[2]。

2 中华鼢鼠的防治技术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较多,不同防治方法具有不同的功效,需要根据不同地点中华鼢鼠的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选择恰当的防治方法。

2.1 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就是通过在鼢鼠食物上投毒,鼢鼠在食用有毒食物后,毒发,进而达到防治鼢鼠的目的。在选取药物食材时,应该选取鼢鼠喜食的材料,如青菜、花生块、马铃薯块,然后在食物中添加一定量的化学药品,使用工具将药品搅拌均匀,在寻找到鼢鼠洞穴后,将洞口铲成向外发散的扇形,使用长度为1.2 m左右的木棍轻轻深入洞口中,轻轻探入装有药物的容器,随后用土块堵住留下的孔。药物防治的关键就是掌握好投放药量,如果洞口被鼢鼠再次填堵,则说明投放的药量过轻,在下次的操作中应适当增加投放药物的数量。

药物防治的方法较其他防治方法的发展时间短,但药物防治鼢鼠的效率却不容小觑。使用药物防治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随着药物的不断使用,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与此同时,鼢鼠会不断进化,一旦出现基因突变且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化学药品就会失去作用。除此之外,在药物防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有毒药品损害人身健康。

2.2 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中华鼢鼠的前提是了解掌握鼢鼠出没的主要地段,寻找到其洞穴的一个洞口。由于中华鼢鼠具有封洞的习性,一旦发现有洞口被破坏,中华鼢鼠就会立刻采取封洞措施,这时应该找准时机进行挖刨措施,争取将鼢鼠和土一同带出洞口,并对鼢鼠进行捕杀。人工防治还可以通过烟气释放的方式捕杀鼢鼠,可以在鼢鼠推土封洞的时候,适当的放入烟雾,待鼢鼠受到气味刺激逃逸离洞的时候,找准时机迅速对鼢鼠进行捕杀。在用水方便的环境下,可以将水注入鼢鼠洞中,在洞口密切观察,当鼢鼠发现洞穴入水后,就会仓皇逃出洞中,这时需要工作人员找准时机,及时捕杀鼢鼠。

人工防治鼢鼠的方法对周围植物不存在破坏影响,所需工具简单且成本低,可以多次重复进行。但由于鼢鼠活动逃窜的灵活性较强,所以相比于药物捕杀和器械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方式的效率较低。进行人工捕杀前,需要花费人力、时间寻找鼢鼠洞穴的一个洞口,然后才能进行捕杀工作。

2.3 器械防治

利用鼢鼠推土封口自卫的天性,可以采用器械防治方法捕杀鼢鼠。将器械提前放入鼢鼠洞穴的出口,然后在洞口处轻轻附上一层薄土,鼢鼠在发现洞口被破坏时,会及时将被破坏的洞口封填,这时就会触动放置好的器械的机关,进而被器械困住,达到捕杀鼢鼠的目的[3]。器械防治的方法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影响,也节省了工作人员守在洞口,亲手捕杀鼢鼠所花费的时间,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2.4 引入适合数量的天敌

为了更好地防治鼢鼠,可以在鼢鼠居住生活的区域内引入适合数量的天敌,比如:蛇、猫头鹰、狐狸等动物,适当的天敌可以很好地控制鼢鼠的数量,维持食物链的平衡。在使用天敌防治方法时要注意天敌数量的科学合理性,不能仅仅为了控制鼢鼠的数量引入过多的天敌,造成自然界食物链失去原有平衡,进而引发更加严重的自然灾难。

3 中华鼢鼠防治的重要意义

鼠害不仅破坏了整个林分结构,而且由于鼢鼠以食用树木根、茎为主,这直接导致了植物生态群落衰退,土壤有机质减少,会造成了我国林业资源、植被资源遭到严重的迫害,进而造成水土流失。为了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就必须对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现今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对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上,对各种类型防治的优劣分析较少,应为鼢鼠防治提供更好的防治策略,提供了更加科学的防治依据,以求进一步推动我国鼢鼠防治工作,保护现有的林业资源。

4 结语

鼢鼠的取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除取食外,一般不进行其他活动。鼢鼠的防治方法主要有药物防治、人工防治、器械防治、引入适合数量天敌等四种防治方法。不同鼢鼠防治方法均存在的优缺点,应该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和人力物力资源,选择适合的方法或结合不同防治方法进行鼢鼠防治,以求更大限度地发挥防治功效,降低当前中华鼢鼠数量,进而保障我国林业资源的安全。

猜你喜欢

鼢鼠习性洞穴
勇闯地球最深洞穴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螳螂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是怎样的呢?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习性养成要趁早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小陇山林区鼢鼠防治研究
少年洞穴救援记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现代洞穴”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