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Ⅰb2和Ⅱa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2019-03-25经莉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宫颈癌

经莉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江苏 徐州 221002)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到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质量,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能缩小肿瘤范围、体积,减灭治疗细胞,减少复发率和转移率,消除亚临床病灶,为手术提供时机、条件[1]。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在Ⅰb2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中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手术的宫颈癌(Ⅰb2和Ⅱa期)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30例)、甲组(30例)。患者年龄在27~66岁之间,平均为(48.12±4.25)岁;比较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做对比研究。

1.2 方法

乙组是直接手术:全麻,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保留未绝经+45岁以下+卵巢外观正常鳞癌患者单侧或者双侧的卵巢,做卵巢移位术。甲组是术前NACT+手术治疗:在化疗前六小时、十二小时肌注10mg的地塞米松和治疗前半小时口服50mg的苯海拉明进行脱敏,按135mg/m2+500ml的葡萄糖(5%)静滴,时间是三小时,心电监护。按70mg/m2+100nk的生理盐水(3%)静滴,三天常规水化。手术同乙组。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宫颈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阴道切缘阳性)。

1.4 评价标准

进展:病灶的最大直径增大高于20%或者新病灶出现;稳定:病灶的最大直径缩小不足30.%或者增大不足20%;部分缓解:病灶的最大直径缩小超过30%;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2]。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总结甲组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效果

甲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是60.0%(18/30),见表1。

表1 总结甲组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效果[n(%)]

2.2 比较手术情况

甲组的出血量显著少于乙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乙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手术情况(±s)

表2 比较手术情况(±s)

组别 例数 出血量(ml) 手术时间(h)甲组 30 448.12±48.12 2.92±0.14乙组 30 588.15±45.71 3.95±0.30 t-11.556 17.041 P-0.000 0.000

2.3 比较手术后病理结果

甲组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率、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宫旁浸润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

表3 比较手术后病理结果[n(%)]

3.讨论

临床中,宫颈癌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并辅以放化疗。目前,新辅助化疗获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在局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或者放疗前做全身化疗,也被称作是先期化疗、早期化疗[3]。新辅助化疗主要分静脉化疗、动脉化疗,在食管癌、肺癌以及乳腺癌等患者治疗中得到应用。对于新辅助化疗来说,其治疗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手术难度、尽量完整切除肿瘤、降低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减少脉管和宫旁等浸润、改善分期、降低癌细胞活力、抑制消除微小病灶以及亚临床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和术后转移概率、控制减少淋巴结转移、减少后期复发、及时反馈化疗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提高癌细胞对于放疗的敏感性,并为后续放化疗提供准确依据[4]。

综上所述,在Ⅰb2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中,术前NACT+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减少高危病理因素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