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彩平主任自拟肠炎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泄泻经验
2019-03-24郑泽宇雷梦婷
郑泽宇,雷梦婷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苏彩平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任福州市鼓楼区医院院长,现任福建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其擅长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如泄泻、胃痞、胃脘痛等以及围绝经期妇女的调理等。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1]。苏师根据福建地域气候特点及长期临床经验总结,自拟肠炎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泄泻,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从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颇深,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泄泻的发生主要与“脾虚”“湿热”这两个主要致病因素相关,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提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医宗必读》中提到“无湿不成泻”的理论,《景岳全书·泄泻》中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由上观之,导致泄泻发生的主要病因既有脾虚又有湿盛。福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沿海,山脉众多,长年受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空气中多夹水湿;再者南方属火,火性炎上,火热熏蒸,使得湿气横布散发;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与热结,从而使得四季湿热弥漫[2]。苏师认为长期湿热的气候环境不仅易影响中焦的功能,且湿热久蕴于内,易生毒邪,致浊气内生,湿、热、毒邪相互作用,使得脾脏失用,健运失功,输布失常而发为泄泻。综上,苏师临证求因必不离“脾虚”及“湿热”。
2 辨证要点
苏师认为脾虚湿热型泄泻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纳差,大便稀溏、味重或轻,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便后不爽,兼见口干口苦,腹痛,心烦,肢体困重,舌色红或淡,舌体有齿痕或胖,舌苔腻或滑,脉滑数或细。在泄泻的发病过程中“脾虚”与“湿热”各有侧重,急性期以湿热为主,脾虚为辅,归为“泻”期;缓解期以脾虚为主,湿热为辅,归为“泄”期。“泻”期者,粪出势急无阻,临床上常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里急后重,便后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烦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泄”期者,粪出势缓,临床上常表现为腹部隐痛、喜按,泄下稀薄,神疲乏力,纳少,舌淡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脉细等。
3 用药经验
苏师临床治疗脾虚湿热型泄泻常用自拟肠炎方,组成:黄芪 20 g,炒白术 20 g,茯苓 15 g,黄连 6 g,黄芩 9 g,陈皮 9 g,姜半夏 9 g,败酱草 20 g,虎杖20 g,野麻草20 g,马齿苋20 g。苏师认为治疗本病徒清热利湿而毒邪难祛,故尤为重视清热解毒药的使用,故在方中加用败酱草、虎杖、野麻草及马齿苋以清热解毒,凉血止泄。纵观本方,诸药合用,共奏健补脾气、清热燥湿、解毒止泻之功。
“泻”期者,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兼以健脾,故原方中败酱草、虎杖、野麻草、马齿苋剂量常加用至25~40 g,黄芪、炒白术、茯苓剂量常减量为12~15 g。“泄”期者,治疗上应注重健补脾气,辅以清热利湿,故原方中重用黄芪、茯苓、炒白术,剂量常加用至30~40 g,而减少败酱草、虎杖、野麻草、马齿苋的用量,常为12~15 g。
在原方基础上,苏师十分注重临证加减:粪便味重,便中带黏液或脓血者,加白头翁15~20 g,秦皮12~15 g以清热凉血止痢;腹胀者,加槟榔12 g,枳壳12 g,厚朴15 g,紫苏梗12 g,大腹皮15 g以理气消胀;腹痛者,加白芍20~40 g,延胡索15~20 g,川楝子12 g以缓急止痛;纳差者,加神曲15~25 g,山楂15 g,炒鸡内金15 g以开胃消食;小便短赤者,加白茅根 30 g,车前草20~30 g,萹蓄15 g,六角仙20~30 g以清热利尿;口干渴者,加天花粉15 g,玄参15 g,麦冬15 g以生津止渴;腰膝酸软者,加杜仲20 g,续断20 g,牛膝18 g以平补肝肾。
病例介绍
李某,男,35岁,初诊:2019年1月15日。患者诉10 d前因外出运动后出现排大便4~6次/d,泄下臭秽,便后不爽,伴有腹痛及肛门灼热感,自行购买并服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后症状稍有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求诊苏师。辰下见:排大便3~5 次/d,质稀,量中,色黄,味重,便后不爽,肛门灼热感,伴腹部疼痛,不知饥,纳少,口干不苦,稍有疲乏感,小便色黄,夜寐尚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泄泻病,证属脾虚湿热。治以清热利湿兼以健脾和胃。治以自拟肠炎方加减:败酱草30 g,虎杖 30 g,野麻草 25 g,马齿苋 25 g,黄芪 12 g,炒白术 15 g,茯苓 12 g,黄连 6 g,黄芩 9 g,制陈皮 6 g,姜半夏6 g,神曲15 g,六角仙 15 g。共 5剂,水煎服,日1剂。并嘱其饮食清淡,暂忌油腻辛辣之品,并注意添衣保暖。
二诊:2019年1月22日。药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味重及疲乏感改善,无肛门灼热及腹部疼痛,辰下排大便1~2次/d,粪质软,时不成形,伴便后不爽之感,知饥食少,小便可,夜寐安,舌红苔薄黄根稍腻,脉滑。原方基础上去野麻草、马齿苋、六角仙、半夏,减败酱草、虎杖剂量为15 g,加绵茵陈12 g,炒鸡内金12 g。3剂。
三诊:2019年1月26日。患者自述诸症消失,嘱其照上方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本次发病因外感湿热之邪而诱发。湿热之邪阻于中焦,脾为湿困,失于健运之用,发为泄泻;湿热下注,搏结于肠道,故见便后不爽、肛门灼热感;湿为阴邪,其性邪黏滞,与热邪相结,易阻滞气机,不通则痛,发为腹痛;脾胃亏虚,腐熟、运化之功失常,故见不知饥、纳少;热邪耗伤津液,津不上承,故见口干。脉症结合,证属脾虚湿热,治以自拟肠炎方加减。苏师认为该患者湿热偏重,脾虚较轻,急着治其标,故方中重用败酱草、虎杖、野麻草、马齿苋等药,力求清热解毒以达止泻之效,辅以黄芪、炒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等药,健补脾气和胃以固本。
4 体 会
苏师论治泄泻,不离“脾虚”及“湿热”两因,治有主次,不忘整体,强调清热解毒药的运用,同时遵李东垣所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注重调补脾胃之气以固后天之本,使得中焦相调,邪气自祛,机体渐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