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2019-03-23王颖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趣味性创设情境

王颖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涌现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提升课堂活跃度,这对思维并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教师把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具有较强互动性的趣味课堂,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

1.合理性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且可以推进学生良好发展。有的知识,学生通过主观感受更容易接受,那么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有的知识,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掌握,那么教师要设计出实际的动手操作情境;有的知识,学生需要深入研究,教师可以设计出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简单来说,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与情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设计,而且还要设计得合理。

2.趣味性

小学生贪玩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且自制力不高,上课不专心。对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一定要重视教学的趣味性,在每一个环节设计中都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3.层次性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把多个知识点连接起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数学思维。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1.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而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在问题中加入与生活有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思考问题。如在教学“位置和方向”时,教师可以将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佩戴的红领巾和三角形之间建立联系,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

2.创设趣味性的游戏问题情境

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较为枯燥乏味,缺乏新鲜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创设出充满趣味性的游戏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剪出多个大小相同的图形,让学生在剪纸游戏中不断探究,最终发现经過对折的纸能够剪出大小相同的图形。此时,学生会提出疑问,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对称轴的概念。

3.创设具有故事性的问题情境

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听教师在课堂上讲故事,可是数学属于工具性科目,所以故事的引入要精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故事:“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上,森林中全部的动物都会积极参与。其中,龟兔进行赛跑,运动组委会要求兔子绕着圆形的跑道跑步,乌龟绕着方形的跑道跑步,两个跑道中心相同,而且两个跑道的直径相同,最终哪一个先到达终点,哪一个就获得胜利,大家再说说这场比赛是否公平?”通过创设这样具有故事性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更好地掌握圆的周长的知识点,并且让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加深了学生对圆的周长这一数学知识点的印象。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有利于小学生快速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小学生独立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原先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玲.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

[2]徐欢.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

[3]胡飞.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34).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沿湖学校小学部)

境   策略

猜你喜欢

趣味性创设情境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以画之名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趣味几何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