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与探究

2019-03-23朱芦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课堂活动信息技术教学

朱芦卫

摘要:本文以课堂活动设计为切入点,从“设计学”的角度浅析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落实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堂活动;实践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01-0043-0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案例,从课堂活动设计的“生活性”“系统性”“实践性”等几个方面,简述信息技术课堂中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方法。

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指学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活动”,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教师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落实教学内容是信息技术课堂中主要的教学策略。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课堂活动设计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在课堂活动设计中,让学生研究的问题过大、偏难,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问题2:课堂活动设计的主题脱离生活或枯燥乏味,让学生对需要完成的活动热情锐减,兴趣全无。

问题3:完成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无层次性,一刀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无从下手。

问题4:课堂活动设计重技术轻人文,为教技术而教技术,缺少趣味性和审美情趣。

基于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课堂活动探索

1.活动设计重生活性

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体验和创造的过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单一的活动学会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构建。因此,创设什么样的学习活动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例如,《制作数据图表》一课的活动设计(如下页表1)。这种生活化的课堂活动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不断培养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2.活动设计重系统性

信息技术课堂活动系统化主要指以丰富的活动主题创建真实的学习环境,通过完成一系列小活动,让学习内容从碎片化向连贯性转变,学习方法从随机性向科学性转变,学习成效从散点性到过程性发展。

例如,《文字的处理与应用——“美在校园”小报制作》一课, “美在校园”小报制作是根据省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文字的处理与应用》而设计的一个学期综合活动,笔者将《信息获取与整理》单元收集的相关素材利用起来,要求学生通过《数据处理与应用》单元学会信息的处理与表达,并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中撰写相关调查研究报告。课堂活动系统化,为学生搭建“做中学”活动舞台,运用技术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知识容量。系统化的课堂活动,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渗透(如表2)。

3.活动设计重实践性

“实践创新”已成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

实践创新思维的培养始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每一个活动的设计、每一次分享的收获,从而最终实现个性化的表达。例如,3D打印课程“多样的灯罩”的整个课堂活动的核心不是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变动,有所改造甚至创新。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既巩固了对知识、工具、操作的基本理解与应用,又激发了思考、创新、实践的兴趣。活动设计如下页表3所示。

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素养为基础的课堂活动是具有思考力的活动,在质疑、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思考做起,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流程图,设计图纸等形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养成先思考后实践的良好习惯。

基于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活动设计要求

课堂活动设计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础,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除了考虑活动的趣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本源的要求外,更要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将“设计教”的焦虑,转化为“设计学”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1.突破技能的限制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活动往往注重技能的落实,但缺少知识的应用。基于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活动设计要求教师将新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完成新知识的正向迁移。进入“互联网+”时代,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必须思考技术学习的本质与方法,以点带面,把知识引向问题解决。

2.完成知识的链接

在生本理念下,课堂活动设计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从多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3.培养创造的能力

课堂活动设计要在拓宽新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力的提升。学生以汇报、交流、补充等为主要学习方式,在不断的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表达中展现个性化思维。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新变化。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及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基于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课堂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活动设计注重生活性,让课堂“活”起来;活动设计注重系统性,让课堂“大”起来;活动设计注重實践性,让课堂“富”起来。课堂活动本真的价值就是让学生的知识在活动中升华,技能在活动中掌握,能力在活动中形成,思维在活动中发展,最终把知识转化为思维,提升学习力。

参考文献:

[1]林琳,沈书生.项目化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及形成轨迹[J].课程与教学,2017(2).

[2]唐晓勇.统整项目课程的问题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3).

[3]盛群力,刘力,张文军.学与教的新方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4](美)胡迪·利普森,梅尔芭·库曼.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5]许萍.项目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J].中国教师,2016(19).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课堂活动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