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

2019-03-23刘婧春薛文丽

考试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初中地理教育

刘婧春 薛文丽

摘 要:在新一轮的初中地理新课改浪潮中,明确指出地理教师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封闭化教学将不再是地理教学的主要模式,取而代之的则是新的教学目标。除书本知识外,还将采取新的教学手段,从引领人文教育、地理图像美学、课外活动中学习地理知识三个方面策略教学,对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本文结合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人文素养;教育

一、 引言

初中地理属于跨领域综合性学科,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地理知识相互交叉,相辅相成,内容广泛,涉及地球地图、自然现象、社会理念等,人文地理占据的篇幅明显大于自然地理,地理教师讲述这门学科时可选准切入点,开展人文教育,传输人文意识,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加强自己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强化个人社会责任感,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 地理教学的新形式,引领人文教育

初中生地理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遵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的传授知识点,以最后的考试成绩判定学习态度,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才接触地理的初中生来说,学习地理较为有难度,教师切忌“自嗨式教学”,应顺应时代,采取新形式,以正确的情感态度体现人文关怀,促进师生交流,这比教师在课堂自说自话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多变的天气》时,因家庭背景的差异性,让学生对见过的天气现象不同进行归类,有些学生对天气的认知可能仅仅是阴晴雨雪,有些则亲身感受过台风、沙尘暴、冰雹等,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大胆想象,天气与气候的不同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想法,最后熟识教材知识点,比如总结不同地形的天气特征、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在互动中挖掘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的积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三、 地理与图像结合,表达人文情怀

初中地理课本中有大量的地理图像,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利用图像美学艺术能直观的传达地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图像本身存在的美感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毫不空洞乏味,初步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这体现出强烈的人文色彩。地形图像、天气预报图像、人口统计图、漫画图、教师课堂板图等,这些图像作为文本的补充,涉及许多人文地理知识,贴近人类生活,对学生今后发展有重要作用,借助地理图像,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更具象的人文情怀教育,激发学生兴趣,自发性的感受地理魅力。譬如八年级地理上册,学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这一内容时,学生能从图像中清楚地看到疆域面积、海域面积的辽阔,人口分布的密度,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时,学生虚拟想象到盆地之起伏、高原之纵横,山脉之雄伟,联想中,充分感受到自然之美、环境之美、世界之美,有效运用图像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进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四、 利用实践活动,培养人文素养

除了固有的课堂学习,教师还可以在课本教材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理论知识辅助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远比“死记硬背”知识点灵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实的感受高山、河流、微风、鸟木鱼虫等自然生机,感受生命力量,认识世界、认识环境,了解我国基本的地理情况,学会保护环境,这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一大目标。对于初中生来说,人文素养虽然是无形的,但比考试书面成绩更重要,它包含方方面面,是人精神力量的纽带,起着支配作用,具体表现为思维逻辑、生活心态、社会意识等等,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课本教材中相关例子随处可见,譬如讲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一章节时,从自然地理特征引出气候环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环境,区别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学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一节中,学生能随时观察身边人是否浪费水资源,课外的种种实践活动都能顺理成章的将课本中人文表述运用在生活中。

五、 关注时事,丰富人文精神

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避开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以热点为基础,优化地理课程教育现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对时事热点进行剖析,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课堂上留有探究和自由表达的时间,培养初中学生爱国之心。比如美丽中国、英国脱欧等,这些热点事件会给学生的思想层面带来一定的冲击,通过时事热点,了解国情,感受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人文精神,使他们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学会接受人文的多元化,人文的多元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如“中美贸易战”这一热点,跟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美国农业分布图”内容相结合,学生熟悉地图,便能分析出美国的地形、气候及降水量,由此可见,初中学生的人文教育,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时事、理论知识。

六、 结束语

人文素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反映了人的修养、品味。一旦有所缺失,会导致人产生错误的价值观,有可能会对社会、对生活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所以初中地理教育培养人文素养显得至关重要,需要地理教师及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参与,地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将人文知识、科学素养,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也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弘扬人文精神,加强初中地理文化素质教育,才能保障社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莫仙玲.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关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几点思考[J].成功,中下,2017(17):00196.

[2]熊绍莲.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179.

[3]蒋晓英.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浅析[J].教育科学,引文版:00077.

作者简介:刘婧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头钢铁公司第九中学;薛文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教研中心。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初中地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