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诊疗术中并发心脏压塞的护理配合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2019-03-23霍文霞
霍文霞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介入诊疗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据统计,心血管介入治疗期间约有1%患者会发生心脏压塞[1]。心脏压塞危害性大,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胁生命安全。本次抽取24例因心血管介入术致心脏压塞患者展开研究,旨在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24例心血管介入诊疗术中并发心脏压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3-68岁,平均(45.6±21.4)岁;实验组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2-69岁,平均(46.4±21.2)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实验组:予以系统化护理,具体内容有:①体征监测:心脏压塞多是突然性发作,医护人员在术中应加强心电监护,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胸闷、胸痛、呼吸障碍、心率加快等症状,表示可能出现心脏压塞,应立刻给予X线透视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若出现心影扩大、波动减弱、心包腔液性暗区,应立刻给予有效抢救措施。②静脉通道创建:心脏压塞确诊后,应立刻创建多条静脉通道,予以500-1000ml平衡液或等渗盐水输注,0.5h内输完。同时予以交叉配血,输入全血,补充血容量。③心包穿刺护理:穿刺时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尽可能减少搬动,准备好穿刺引流器械,在穿刺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意识及生命体征。成功穿刺后,用胶布固定导管,如有必要,可予以缝针固定,避免导管移位、脱出。引流减压应维持慢速度,保持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性状、颜色、引流量等。引流期间应做好穿刺处皮肤消毒,避免发生感染,加强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心包腔内液体量变化,待病情稳定后予以拔管。④加强心理护理:心脏压塞发生突然,且病情进展快,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故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掌握其心理变化,通过健康宣教、病例解说、心理暗示等,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障碍。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进行检测。
②统计两组抢救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观察
两组护理前心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水平均上升,水平均下降,对照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较实验组小(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SV(mL) CO(L/min) LVEF(%) F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12 38.63±8.92 41.26±6.33 3.67±0.57 3.41±0.32 43.25±9.46 47.31±7.41 36.46±9.17 33.24±6.82实验组 12 38.46±9.07 45.81±4.14 3.71±0.54 3.18±0.15 43.19±9.52 53.87±6.36 36.74±9.23 28.05±4.23 t-0.046 2.084 0.078 2.254 0.015 2.327 0.075 2.24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抢救情况观察
对照组经抢救后,11例患者救治成功,1例患者死亡,成功率为91.67%;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成功率100.00%,休养一段时间后康复出院。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x2=8.692,P<0.05)。
3 讨 论
心包腔内液体增长速度快或积液量过大压迫心脏而引发的疾病,被称为心脏压塞[2]。心脏压塞为心脏介入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极低,多因术中操作不当所致,急性发病后,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表现[3]。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救治心脏压塞的关键。
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基础,心脏压塞缺乏典型性表现,护理人员在行介入术时要密切观察患者临床反应及体征变化,若出现心脏压塞征象,应立刻停止介入治疗,综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及时确定病情,争分夺秒制定救治方案。心包穿刺引流术是治疗心脏压塞的常用方法,故患者一旦确诊后,应立刻在X线或心脏超声引导下予以患者心脏压塞治疗,及时解除心脏受压[4]。同时做好静脉输液、输血准备,维持液体量、血容量的平衡。需注意的是,穿刺引流成功并不代表患者完全脱离危险,在引流过程,护理人员应加强体征监测,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避免心脏破口再次出血引发心脏压塞。此外,还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应激心理影响治疗依从性,导致病情恶化。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及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系统化护理有利于病情转归。
综上,系统化护理对控制心脏压塞病情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