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化服务浅析
2019-03-22王丽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在顺应社会的变化进行着一定调整,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利用能力,其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国家基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制定的重要发展战略。为了更好的践行和落实这一策略,社会各界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创业模式,构建完备的创业服务体系,全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创业,搭建创业新平台。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化服务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推动了行业的进步,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创业的重要意义在于推动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创新和创业进行了支持和鼓励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的教学概念中,应当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当代学生对综合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会用知识来创造财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增速。
1 大众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是给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注入活力的重要源泉。教育行业作为人才培养的技术平台,每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储备,在新的经济发展策略下,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能够进行动手实践,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就业生活中去。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方向,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也在适时作出调整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这一教育理念的目的在于,鼓励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创业过程中来,并且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国家的发展经济增速,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人才。大众创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激励和鼓舞了学生勇于参与创业,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我们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从我国当前的教育局面进行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率已经出现了上升瓶颈,就业率的停滞不前标志着存在部分学生对于就业工作的不满,缺乏对于创业的尝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帮助到学生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除此之外,也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根据当前的学风建设,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高等教育的一次改革,这样的教育实践方式,能够为高等教育助新的活力,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高等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承担着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人才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服务体系的建立,更好的帮助学生指明了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就业服务需求,充分展示了教育的职能如何通过普及高等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这次实践不仅具有党和国家的先进尝试也结合和借鉴了国外的发展的优秀经验,对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其高等教育有着许多优秀的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有助于帮助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成长。在就业服务体系中,贯彻落实的是创新,创业,创客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妥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增速和提供重要助力。在三者中,创新是活力发展的源泉,创业是行动的具体表现,创客是参与到行动中的主体,三者的协同发展可以理解为,如何为我们国家培养勇于实践的综合性人才。
2 目前大众创业服务体系的问题
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随着社会身份和人口结构的不断转变,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其所造成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风险也在不断增大,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具备重要的资产转化潜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然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中只有极少数会选择创业,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自主創业意识欠缺,深究这方面的原因,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当代家庭观念和校园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稳定平滑的工作,缺乏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缺乏风险意识。创业在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会背负一定的风险,由于当代教育理念和家庭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上有所欠缺,缺乏一定的社交经验和社会阅历,没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
缺乏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虽然国家在政策和发展方向上表达了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然而实际落实到位的情况并不理想,多数政府部门缺乏对于创业经验的培训和教育,同时一些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也难以得到落实,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也同样制约着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创新创业并不是空谈而是需要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教育,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都是学校缺乏对于创新创业的相关培训,学生的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创新创业思维得不到施展。
3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方法
加强校企合作。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学校方面可以开展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双方的对接和联系,推动产业和专业之间的相互对接,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用人方案,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样为学生知识的运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平台。校园在提供先进知识培养的同时缺乏一定的实践运用能力,企业的生产模式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实现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互联网的使用。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对创新创业来说,互联网的存在同样为技术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平台。借助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社会服务平台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方便的渠道和便利,加强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拉进校园生活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互联网的平台下,各个创业者可以对他们的想法进行沟通和交流,营造出思维多元化,创业条件生态化的发展模式。
4 结语
纵观历史的发展进程,创新创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社会服务平台的建立,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局面的改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我们国家提供优秀的人才,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物质财富,由于当前实践教育和创业精神的缺失,创新创业精神停滞不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要想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需要加强政策上的支持和保护,完善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参考文献
[1]沈秀媛.富川深化服务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广西经济,2018,No.412(04):69.
[2]曾健清.贵港港南区“三个结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J].广西经济,2018,No.412(04):33-34.
[3]焦连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的培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4):62-66.
[4]胡志坚.向世界展示中因创业创新实践进展和理论成果——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论初探》[J].宏观经济管理,2018(5):-F0002.
作者简介
王丽玮(1973-),女,汉,四川省德阳市,四川省德阳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科技和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