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农具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22王琳江丽符赛芬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

王琳 江丽 符赛芬

摘 要: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现代景观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当代景观设计大多停留在完全仿照西方国家设计风格或完全局限于传统地域文化风格层面,致使景观设计效果并不理想。在此背景下,考虑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采取优化策略,如设计中引入传统农具,将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对帮助提高现代景观设计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将对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农具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明确传统农具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农具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现代景观;传统农具;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较多文化精髓,如地域文化、儒家文化等,而能够反映这些文化的除地域环境外,也有具体的农具,根据这些农具可对农耕文化的起源进行挖掘。尽管现代社会发展与传统农业距离较远,但其中的农耕文化仍值得当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特别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充分借助农耕文化提高现代景观设计效果。因此,本文对传统农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农具的应用意义

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农具的引入有多方面价值。第一,丰富现代景观设计资源。近年来现代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尽管景观设计中可引入多种新技术、新材料,但从设计整体效果看,一般主张完全仿照西方国家设计风格或完全局限于传统地域文化风格,致使最终的设计缺少内涵。在此背景下,将传统农具引入其中,其优势在于丰富景观实体,且能够融入传统农具中的文化内涵,这些均能说明传统农具的应用有助于现代景观设计资源的丰富。第二,传统农具的引入是传承、保护与发展农耕文化的途径。现代社会发展中,农耕文化已逐渐从农耕活动舞台中退出,如何继承与发展这种文化,应考虑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在景观设计中引入传统农具,发挥其作为传承与创新农耕文化载体的作用,这样便可实现传承、保护与创新农耕文化的目标[1]。

二、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农具的应用原则

(一)美观性原则

美观性原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遵循的主要原则。将传统农具引入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把握如何使景观整体美观性提升,这种美观性体现在多方面,如特色化、传统化与现代化等,同时为使城市特有的魅力展现出来,应充分融合城市经济特色、公园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城市人文精神等。需注意的是,美观性原则并非意味将其他内容忽视,如生态方面,更应注重美学价值的开发因地制宜,防止破坏自然环境。另外,现代景观设计中,在追求传统农具所带来的外观舒适度之外,还可考虑如何通过景观设计为居民提供便利,保证景观的舒适性,使其综合价值得到提高[2]。

(二)经济性原则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在追求美观性的同时,也需考虑设计方案成本,保证景观的经济性。近年来,大多城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为追求景观的整体表现,将传统农具等引入,投入较多的成本,要求有大量的资金作为依托。这种情况下,若规划设计超出预算,经济性较差,极易导致规划建设中资金链断裂。为保证景观规划设计达到经济性要求,应考虑在传统农具引入与设计、植被需求、设备质量以及建材数量等各方面进行优化,规划设计前应做好相关的市场调研工作,确保各类材料设备的引入有较高的性价比,以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3]。

(三)因地制宜原则

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大多设计师更注重选择西方国家设计风格为参照,致使景观整体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特色,也有部分设计师过于追求传统地域文化,致使景观无时代感。对此,考虑在规划设计中,以因地制宜原则为指导,如将传统农具引入,既带有传统文化特点,又要配合现代景观,更能达到相互协调融合的效果。具体进行景观设计时,应避免停留在想象或外在形式层面,需充分了解区域人文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做到人文、自然与建筑的真正融合。需注意的是,设计过程中还需做好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如陵墓、传统民居、古城等,做到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4]。

三、传统农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现代景观设计中,将传统农具引入,应充分挖掘传统农具所涵盖的背景文化。传统农具是农业生产劳动的传统工具,并非指现代机械化工具。正如《管子·禁藏》中提及:“缮农具,当器械。”由于这些传统农具主要源于区域取材,所以带有明显的环境性、地域性特点,同时因传统农具经历很多时代变化,文化传承性较强。现代景观设计中,若能将这些传统农具引入,融入农耕文化内容,更有助于彰显文化特色,提高景观设计效果。若对其中的农具进行划分,有除草工具、播种工具、运输工具、加工工具、收获工具、灌溉工具以及耕地工具等,这些均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5]。

(一)在线景观中传统农具应用

工业化时代背景下,无论农业活动或其他领域,传统农具的应用均较少,甚至已达到“无用武之地”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完全可将传统农具淘汰,原因在于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较高。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农具的应用主要强调将景观设计的结构性、装饰性特点凸显出来。具體分析传统农具的应用,首先表现为将传统农具体现在在线景观中。如现代景观中的乡土景观部分,可取农具作为展示性装饰。例如,取猪槽作为景观布置的一部分,并进行植物种植,用于农具展示。同时,可考虑对农具做拆解创造,将农具分解为多个构件,既能使农具展示古代社会的文化表现,若又能进一步做农具再设计,形成独特的景观,如乡土器物中的猪食槽、旧石磨等,均可镶嵌于景观墙构筑物中,更有助于景观展示效果的强化。此外,农具的造型、材质,这些也是景观设计中可利用的内容。如灌溉工具,该类工具主要用于浇水灌溉,早在商朝时期便有桔槔,周朝时期有辘轳,而汉代与唐代有人力翻车、筒车等,这些农具均代表着我国古代社会文化,若能融入景观设计中,更能彰显古代传统文化特色[6]。

(二)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农具的应用也可从农耕再现方面着手

我国工业化步伐加快背景下,传统农具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但其中包含的农耕文化却值得现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以耕地整地工具为例,其相关的作业活动表现为平整田地、破碎土垡以及耕翻土地等,农具取材以铁、木等为主。再如加工工具,一般表现为棉花加工、粮食加工,在远古时期有石磨盘,汉朝有磨、杵臼等,元代则出现纺车、棉搅车等,不同农具均能展示不同时代特色,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中,可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特点。如景观设计中,选择一定的区域,为受众提供农业体验机会,如在该区域中可进行农耕体验,强化农具与人的互动。或者考虑将其他如石磨等农具作为观赏物,使受众感悟农具的美观性与趣味性特点。因此,现代景观设计中,采取農耕再现、农具展示等方式,更有助于景观设计效果的提高。

此外,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农具的应用也可从配套设施及景观小品设计上着手,如景点标识设计,应当结合景点特色进行设计,与景点风貌相得益彰,烘托氛围,例如黄龙溪古镇中水碾景点处标识采用水磨盘造型,应时应景,生动形象,彰显景点特色。再如水车的应用设计,水车能够反映生产生活场景,在旅游开发中,水车是最常用的河道景观装饰品之一。在景观中,可设计体量较大的水车,形成视觉焦点。在水面狭窄的溪流旁可设计体量较小的水车,起到营造活跃氛围的作用[7]。这些景观设计中应用的传统农具不同,如灌溉工具、耕地工具等,但无论哪种农具,均可帮助提高景观设计效果。

四、结语

传统农具的应用是提高现代景观设计效果的关键。实际开展景观设计活动中,应正确认识传统农具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表现,如丰富景观资源、传承文化等,明确传统农具在景观设计中需遵循的原则,即美观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及经济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强化传统农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在线景观中的应用、农耕再现等方式,或从配套设施及景观小品设计上着手。这种景观设计方式下,既有助于景观设计效果的加强,又可达到传承与创新农耕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鄂树成.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以首农·中科电商谷A地块景观工程为例[J].中国花卉园艺,2018,(12):56-57.

[2]卢群.资源节约型空中农园景观设计应用策略研究[J].中外建筑,2018,(1):87-89.

[3]钱瑾,任建武.北京观光农园中景观设计与可食性植物配置[J].林业科技通讯,2017,(12):63-66.

[4]王辰雪,张希晨.合肥市农民安置社区农园景观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7,(27):173-174.

[5]赵秀华,徐学东,张运吉,等.文化·景观·产出完美融合的观光农园规划设计——以茶溪谷总体规划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671-677.

[6]夏群.平面构成元素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园艺,2017,(3):92-93.

[7]冯舒,汤茜,卢训令,等.农业景观中非农景观要素结构特征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封丘县为例[J].生态学报,2017,(5):1549-1560.

作者单位: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红塔区发展农耕文化休闲旅游农业的思考
衡阳市弘扬农耕文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