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汉英语法误译教学策略研究

2019-03-22王丹丹

大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民办高校

[摘 要]文章对甘肃省3所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语法误译种类进行了研究,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真题的汉英翻译试题考察了甘肃3所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翻译中的典型性语法误译,按照典型性语法误译由高到低的出现频率进行了排序, 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及翻译教学的理论成果探讨了消除这些误译的教学方法,并根据上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民办高校;汉英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3-0113-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到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英语专业往往是多数民办高校比较有竞争力的专业之一。 然而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却普遍存在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语法基础薄弱的情况,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 值得深思。本文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甘肃省3所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英翻译误译状况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汉英翻译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汉英语法误译调查

笔者从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真题中选出40句具有代表性的汉英翻译句子,涵盖了英语语法中词法和句法的基本内容,测试了甘肃3所民办高校的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这3所学校的受试学生均是来自随机选择的人数达到30人以上的英语专业的大二的班级。笔者批改测试卷后将学生所犯的语法误译进行归类,按照语法误译数量确定语法误译的主要条目,再按照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最终确定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语法误译有代表性的种类。

在上述汉英误译条目中,居于前十位的语法错误有:动词误译(包括be动词和实意动词连用,动词时态误用,动词语态误用,非謂语动词误用)、主谓不一致、英词汉序(英语单词按照汉语句子结构排列成句子)、名词误译(单复数及所有格误译)、句子无谓语(多数是没有be动词)、冠词误译,以及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误译。

二、减少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汉英语法误译的教学策略

(一)理论教学方面

1.突出讲解汉英语法差异

认知语言学把焦点和背景归结在人类的认知构建活动中,并把它们放在“视角”这个大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在一个情景中,当“焦点”被感知时,会比情景的其余部分(背景)更“突出”,因而具有特殊的显著性,成为中心实体,情景围绕“焦点”组织起来,并为“焦点”提供一个环境。

当把认知语言学的焦点、背景理论应用到汉英语法误译研究中时,英汉语法体系中比较突出的差异被看作是“焦点”,其他较为相似的语法知识就被看作“背景”。当“焦点”知识被重点详细地讲解时,学生会重点掌握“焦点”知识。当他们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会对这些“焦点”知识更重视、更认真,就会减少这方面的错误。同时,教师突出讲解“焦点”知识,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背景”知识,这是源于 “焦点”知识造成的障碍被消除后,学生学习英汉语法的学习难度会下降,自信心会增强,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汉两种语法体系。

2.对汉英语法知识系统进行对比讲解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合成理论的理论价值在于它展示了人类认知活动的模式。认知语言学家把心理空间定义为“人们思维或交际中为局部理解或行为而构建的小的概念组合。心理空间在工作记忆模块中运行,但也可通过激活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结构而构建”。心理空间被分为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合成空间及类属空间。这四个空间通过映射链互相连接,构成一个概念合成网络。该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可分析外语学习或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象。

我们用概念合成理论解释汉英语法误译现象时,可以把输入空间I 定位为源语言,把输入空间II 定位为目标语,把类属空间定位为学生头脑中储备的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系统,把合成空间定位为翻译的工作间,汉英翻译的过程就是在工作间对从类属空间提取的源语言相关信息和目标语相关信息进行匹配的过程。当学生头脑中的英汉语法系统信息不健全、信息无法对称时匹配就会失败,其中一种表现就是译文出现语法错误。

为了避免出现以上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系统地对比汉英语法差异,使学生具体地了解两种语言的特性差异,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系统地学习这些差异,从而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语法误译,减少误译次数。

(二)实践操练方面

1.对典型的语法误译项进行强化训练

在认知语法中,语法知识被认为是在对具体形式和意义配对项的习得和反复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者抽象、概括而获得的。这里所强调的“反复”是指构式出现的频率。在语言使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言构式容易得到共性特征的强化,成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不管是具体的还是高度抽象的,所有语言知识都来自语言的反复使用。

将认知语法中的语法知识概念应用在汉英翻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强化训练典型性语法误译项,不断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翻译练习,从而使学生最终掌握。这样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英汉两种语法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会减少学生的语法误译次数。

2.将听、说、读、写、译有机结合起来训练

刘宓庆在其专著《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中提出了语言—翻译教学的整体观.

刘宓庆认为整合听、说、读、写、译的手段是提高外语水平的有效方法,而且写和译是外语能力的最高表达形式。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翻译作为输出手段和其他四种方式的关系密切。如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汉英翻译训练会更有效地提高翻译水平。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减少典型性语法误译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听—译、说—译、读—译、写—译的训练。这样做,学生因不必进行单一枯燥的翻译训练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其英汉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三、减少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汉英语法误译的教学实践

1.教学实验过程

本项目的教学实验是在甘肃某高校15级英语班(共48名学生)2个学期的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课程中完成的。其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和《现代汉语》的部分内容,时间是32周,其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上文提及的方法,并在教学实验前期和后期分别进行了汉英翻译测试和问卷调查。

2.教学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实验前测和后测试题内容均选自近十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真题,语法部分涵盖了英语语法所有主要的项目。学生学习效果具体反馈如下:

教学实验前后测问卷调查结果对比明显,在理解阶段,教学实验后学生掌握汉英句子结构分析的人数增加到52%,能够理解整个句子真正含义的人数增加到73%,对汉英语法的差异性更为清楚的人数增加到19%。在表达阶段,学生翻译不出来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少,英语语法基础差,英语句法应用能力不足,汉英翻译练习不足。通过教学实验,学生的学习收获主要包括:(1)更清楚英汉语法之间的差异,加深了对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2)对英语语法结构的认识更加清晰,学会分析英语长难句的句子结构,英语语法结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3)英语语法应用能力有了提高,懂得英语句子需要主谓一致,会翻译简单句,能够正确调整句子的语序;能够辨别是哪种从句,定语从句比以前掌握得好一些,名词性从句也差不多会用了,了解了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之间的差别;写句子较通顺,能够运用英语句型。(4)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翻译效率有所提高。

四、结论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减少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汉英语法误译现象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据此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汉英翻译教学实践中引入英汉对比理论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语法误译,在教学策略中引入认知语言学理论更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 参 考 文 献 ]

[1] F.Ungerer, H.J.Schmid. 认知语言学入门[M].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培生教育出版集团,2008.

[2] Jeannette Littlemore. Apply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9.

[3] 陈昌勇,高蕾.多义词复合词语义变化的认知分析:Head的个案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11):54-58.

[4] 侯敏.主谓句中居首主语对注意力的争夺:以旅游文本中的翻译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18-122.

[5]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6] 黄鑫.多项黏合式定语语序的制约因素考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7] 黄鑫.黏合式定语变形换位的考察[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5):55-58.

[8]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 李志贤.现代汉语介词短语“在+NP”的语序制约因素及其构式义考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10]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1] 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12] 刘敏.汉语可逆句式的图形—背景研究:结合动词矢量特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3-84+103.

[13] 刘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翻译语法误译研究[J].高教学刊,2017(20):133-135.

[14] 刘小梅.英汉语法特征:传统与形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15] 刘燕.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7):22-24.

[16] 邵志洪.结构·语义·关系:英汉微观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7] 石文丽.现代汉语“X而Y之”格式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18] 万日升,郭理慧.基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对外汉语“把”字句偏誤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3(6):109-112.

[19] 王丹丹.基于英汉对比研究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汉英翻译教学内容研究: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73.

[20] 王丹丹.英汉语法对比和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翻译语法误译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7):53-55.

[21] 王丹丹.英汉语法对比和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翻译语法误译研究[J].高教学刊,2018(14):72-74.

[22] 王旭卓.“你看”构式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102-103.

[23] 王雪薇.格式塔理论在英语名词中的探究[J].才智,2018(16):202.

[24] 王运璇.日本“国字”刍议:从概念整合看国字意义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5):62-64.

[25] 王志英.反预期构式“不但不X,反而Y”[J].现代妇女,2014(8):6-7+15.

[26] 文秋芳等.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27] 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8] 赵秀清,陈军.焦点—背景框架下对诗歌《忧郁之歌》意象的认知解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6):43-47.

[29] 周芬芬.从焦点/背景理论解读“红楼钗裙之首”林黛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108-111.

[30] 朱乐红,曹晶.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广告双关语嵌合模式解读:以三则烟草广告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3-96.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