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对网络媒体采访权问题的思考

2019-03-22陈璐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浪网网络媒体时政

陈璐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R、VR、算法、大数据等已成为众多媒体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技术和表现方式,“内容为王”的口号也在不断成为媒体竞争过程中的主要定位。然而享有技术优势、追求内容质量的媒体并不仅限于享有采访权的传统媒体和2015年11月中央网信办首批发放记者证的14 家新闻网站。没有采访权的大量网络媒体,如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网、搜狐网,都同样在新闻报道中展示出自己的优势。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信息需求不断增大、要求不断提高,且网络媒体是受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政府应择优、逐步放开对网络媒体的采访权,为公众呈现一个多元立体的信息环境。政府可以以五年或十年为一周期对享有采访权的媒体进行考核,不应对其他网络媒体的采访权都一概否定。

一、我国网络媒体的分类

2005年,我国政府修订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大体上将网络新闻网站分为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两类。其中,新闻网站指的是新闻单位专门设立的刊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大众发送时政类信息等的互联网新闻单位,新闻网站与原媒体一样具有新闻采编权。另一种则是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类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大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1]

如今我国的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为扩大宣传阵地,纷纷开通了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的传播平台,形成各自的“两微一端一报一网”或“两微一端一网”宣传矩阵。因此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我国的网络媒体可分为新闻单位的网络媒体和非新闻单位的网络媒体。

二、放开对网络媒体采访权的利弊分析

(一)从受众角度分析

从积极意义来看,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量大,然而大多数网络媒体只能在除时政类新闻信息之外的娱乐、体育、财经等领域采集新闻,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此外,记者的采访权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一事件中如果有更多的媒体发表声音和看法,受众才能感受到一个客观立体的信息环境,才能做出更加准确的选择和判断。因此,若逐步放开对网络媒体的采访权,保证更多网络媒体的采访自由,我国公民的相关权益就能因此得到更好的实现。

从消极影响来看,我国现有网民呈现“三低”的特点,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还不理想,74.88%的网民属于高中及以下学历,而且网民群体在当前呈现出逐渐向低龄和老龄两个方向渗透的趋势,网民的媒介素养还有待提升。放开对网络媒体的采访权,会使众多良莠不齐的信息呈现在公众面前,缺乏判断力的网民会受到错误信息的引导,掉入部分不专业网络媒体的新闻陷阱,激化舆论。

(二)从媒体角度分析

从积极意义看,在当前的环境下,许多商业网站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新闻采编能力。逐步放开对网络媒体的采访权将极大地扩展网络媒体获取新闻资源的渠道。对同一新闻事件,如果你能取得采访权,就能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挖掘新闻,创建独特的新闻报道、丰富新闻解读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可以改善新闻同质化的问题。

此外,一方面当前许多门户网站都有属于自己的采编团队,分工明确、运转高效。另一方面,一些商业门户网站也“另辟蹊径”,获得一些新闻的采访权。例如,新浪网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新浪网北美站拿到了首张采访证,也就是说中国新浪网的记者可以以新浪网北美站派遣记者的身份去采访,而在新浪网北美站上传的新闻中国新浪网也可以进行转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新浪网在此次奥运会报道中取得了采访权。

从消极影响看,若网络媒体拥有采访权,是否有专业的团队来进行前期采访和后期制作,是否能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媒体职业道德规范,这些都是网络媒体需要面对的问题。若对其放开采访权,却未能充分利用采访权带来的益处,为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便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自身形象,使得公众对网络媒体的水准产生质疑,不利于自身发展。

(三)从政府角度分析

从积极意义看,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政府宣传的重要平台以及公众表达民情的主要渠道。如新浪网、腾讯网等网络媒体拥有较大的用户量,放开对网络媒体的采访权,可以为政府提供最直接、最亲民的倾听民心,反映民意的渠道。

从消极影响看,网络媒体良莠不齐,数量众多又关系复杂,放开对网络媒体的采访权势必会给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难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放开对网络媒体采访权有利也有弊。然而当今以新浪网为代表的一些商业网站已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优势,逐步放开对网络媒体的采访权应是政府势在必行的。政府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控与引导;公众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网络媒体应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发挥自身优势。逐步放开对网络媒体的采访权,并在政府、公众、媒体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营造一个立体多元又天朗气清的信息环境。

猜你喜欢

新浪网网络媒体时政
智珠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平静
听声定位 粘蝉高人数分钟捉蝉数十只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时政
时政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