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困境及发展策略
——以《柴静调查:穹顶之下》为例

2019-03-22朱彩云贵州民族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柴静新闻报道公众

朱彩云 贵州民族大学

一、环境新闻发展概述

纵观近代以来的环境新闻大事件,主要有夫运河事件、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这些大事件的报道纷纷在环境新闻史上留下重大影响,不论是首部保障公众知情权法律的诞生,还是让人们意识到在核电站存在的风险,②在人类环境新闻史上都具有特殊意义。从这些事件不难看出,当时首要的环境新闻议题主要围绕一些重大环境事故展开,描述的都是易于识别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

而随着环境形势的变化,雾霾、酸雨、有毒废弃物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迫害已经超出了人们肉眼能观察的范围,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对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空间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环境新闻报道遇到诸多挑战,有关环境问题的报道在当前显得举步维艰。环境新闻报道究竟存在哪些阻碍?在面对有关公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时,应该如何去平衡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博弈呢?

二、《柴静调查:穹顶之下》

(一)《柴静调查:穹顶之下》概述

《柴静调查:穹顶之下》于2015年2月28日首发,时长103 分钟,该片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触发全网关注,引来全国注视,造成全民讨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同时,也使得困扰国人已久的“雾霾问题”在人们的脑海里建立了一个较为清晰且系统的认识。

( 二)《柴静调查:穹顶之下》的社会价值

《穹顶之下》遵循了接近性和重要性的基本传播原则,该片不仅向世人普及了雾霾知识,而且让诱发国人神经的环保问题上升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这既是新时代下个人对公共问题的质询,也是互联网时代公民调查的范本。公众能通过这部片子去感知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去讨论如何参与或改善环境问题。看过《穹顶之下》的人会因此提升个人的责任感和行动欲,激发个人的环保意识。

(三)《柴静调查:穹顶之下》的困境

1.涉及相关部门职责引发歧义

《穹顶之下》体现了媒体人的敏锐目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该片提到的问题,包括得出的结论,其实是相关环保部门职权调查的分内之事,他们可以通过向更高的部门呼吁,或制定相关规定来制止有关违法行为,并用自己的方式向公众传播。但由于执法实践中存在职责边界模糊、执法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涉及“相关部门”时常常出现“推诿”“打擦边球”的情况,以至于让部分社会公众是通过观看《穹顶之下》后才深刻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这从一方面反映出相关环保部门在雾霾应对方面认识不到位或能力不足的现实,而这些现实却在实际操作中不能顺利地解决。还有一些企业、部门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到位,对相关调查报道的记者怀有敌意,认为问题一旦曝光便牵扯到自己切身利益,轻者被检讨罚款、重则被免职坐牢,因此在提到“环境问题”时常常以“无可奉告”“不好说”“不知道”“不归我管”推脱,导致环境信息难以采集,或还未报道就被“和谐”掉。

2.公民“环境调查”困难重重

《穹顶之下》的定位是深度调查纪录片,这部公益纪录片虽引起了全民关注,但在获得大众支持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来自网络上的批评、质疑甚至攻击,这折射出公民在新时代进行环境新闻报道,可能会遭受除了专业质询以外的人身攻击。笔者认为,这是“环境新闻报道”在进行过程中困难重重的其中一个原因。《穹顶之下》是柴静离开央视后自发的个人调查,在体制内媒体进行此类调查时往往只能小心翼翼地披上“公众议题”的外衣,且外部顾虑较多,容易被各种机构施予层层压力,调查报道的结果大多只能隔靴搔痒,无法真正揭示问题本身的痛处。而柴静跳出体制束缚,站在一个公民的角度去揭示一个真正的公众议题,需要的不仅是作为记者的新闻敏感度,也需要不容小觑的资金投入与强大的团队,这也是公民自发进行“环境调查”的困境,不受体制束缚的普通公众通常没有进行环境问题调查的背景以及资本。

三、环境新闻报道发展策略

环境新闻报道作为呼吁环境保护、传递环境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环保工作的宣传与报道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专业的角度、深度的问题剖析让广大社会群体及相关的环保机构、部门了解当前的环境问题并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当前环境新闻报道面临诸多困境,环境新闻报道应如何发展才能应对这些困境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平衡情感与理性因素

环境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因素能够使报道内容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引起读者情感共鸣,而理性因素——例如科学与统计数据带来则是冷静的思考与客观问题的深度透视,从事环境报道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这二者间寻找平衡。如一个癌症村的出现,记者往往可能将镜头对准患病的孩子和悲痛的母亲,这样的感性且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无疑会激发受众内心强烈的愤怒与同情,引起广大的关注共鸣,公众看到报道后可能会对事实认知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将愤怒的情感宣泄于附近的工厂甚至是相关环保执法机构。因此,记者在进行此类报道时,必须在情感与理智中保持平衡,挖掘环境风险的存在的确切因素;如果报道在一开始就急于下定论,仅凭一些可见的污染现象和周围患病的群众,就情绪化地判断该地一定具有风险,这样的报道是不公正、不客观的,极易引发当地恐慌,若是以后关注同样问题的读者发现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与之前所见的新闻相差甚远,即所谓的“新闻反转”,那么该新闻媒体对受众来说就不再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媒体传播应把关注点放在告知功能上,在立足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使公众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环保问题提高警惕性,并及早采取正确应对措施,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发生时对他们的损失,并能通过系列报道、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方式增强公众对环境的认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在报道中应该在真正理解环境科学知识的前提下,以理性的态度来分析报道此类新闻。

(二)环境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能力

从事环境报道的记者应具备以下能力:1.在复杂事务中快速提炼出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能够在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面前沉着应对、冷静思考,迅速定位,分析环境信息呈现的表面现象并揭示其内在本质,准确寻找出问题的根源;2.在强大的自媒体环境下的感召力和吸引读者的能力,在信息膨胀、瞬息万变的今天,环境新闻记者应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的优势,不仅能使发布的环境信息通俗易懂,还能激发读者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3.环境新闻记者需要有关环境知识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传播能力,致力于向受众传达更深层次的知识。在调查时需要与相关科研工作者进行深度沟通与交流,在面对有争议的问题时,科学家、环保研究专业人士等往往能够提供专业、理性、客观的建议,从而帮助记者在报道时用专业的知识正确引导公众。

(三)建立正规的环境新闻报道机构

环境问题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国家机构和政府部门应直面问题本身,对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予以正面回应和解决,公众应积极理性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不应脱离环境问题本身盲目地对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非理性的攻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专业的、正规的环境新闻报道机构,赋予环境新闻工作者合法正规的报道资格,使媒介守望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得以运用到环境保护中来,同时减少因监管缺失和管理空白对环境问题带来的“盲区”,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可以通过追踪报道、表彰典型等形式对有环境污染行为的企业以及个人进行曝光,从而有效督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当前的环境状况,构建一个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优美、人民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结论

环境新闻报道是建立生态文明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正确的、规范的环境新闻报道体系,使其成为一项正规的、合法的、专业的新闻报道?如何在有利于公众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环境新闻报道方式?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新闻媒体工作者以及新闻学学科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 王盈盈.数据新闻在环境报道中的应用分析[D].浙江传媒学院硕士论文,2017.

② 江昀、蒋芯宇.环境新闻报道中的困境与出路[N].青年记者,2018(12).

猜你喜欢

柴静新闻报道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