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班级组织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9-03-22杨蓉
杨蓉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
1 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班级组织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
作为课程评价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班级评价应该得到很多的关注,但是我国高校在此方面意识比较缺乏,评价认知、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存在的问题很多。
1.1 评价认知偏差
高校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是检查体育教育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掌握学生具体情况,并对其进行激励和督促,我国大部分高校现存的体育班级评价只是为了体育考核,盲目且机械,没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在认知上就需要进行纠正。
1.2 评价内容单一
现有的体育班级评价主要以“知识”“技能”“身体素质”为考核指标,往往会忽略掉体育态度、健康程度、心理素质、体育习惯、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与单纯的智力因素相比,学生融入性和非智力因素也许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一贯以来的“时间”“高度”“远度”也使学生在理念上有所偏差,身体形态和机能的指标考核也应该加入其中,因此现有的评价内容不论在知识的理解运用上还是素质教育体现上都比较单一,需要进一步改善[2]。
1.3 评价方法失衡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评分方法只是针对个人完成情况,集体协作并不包括在内,因此在团队精神的培养方面有所缺乏;另外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往往都是教师一人完成对学生的最后考核和评价,结合社会现状站在学生角度考虑,主体过于单一,应该重视班级的自评和互评,这样能使结果更具有真实性[3]。
2 构建大学生体育班级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在学习过程中,班级内学生的情感,知识,态度和价值观都是紧密相连的,全面客观的体育班级评价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和健康发展,还能适时的监控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全面健康教育的目标。
3 大学生体育班级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校体育班级评价应该涵盖学习阶段的所有过程,尝试开展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评价,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新的评价方式最好实施个体化,不单单考虑个人完成情况指标,尽量多的结合学习态度和情感投入,实现班级团体化评价,保证所有指标的可比性和科学性[4]。
3.1 体育班级评价构建内容
3.1.1 体育参与的评价
该项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课外俱乐部和群体竞赛也可以包含在内,课堂出勤率,科学锻炼方法的实际运用效果,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体育技战术的应用和掌握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讲解或者亲身示范的方式来帮助评价[5]。
3.1.2 心理促进的评价
该项包含内容较少,以心理品质的改善和情绪的控制调节为主。
3.1.3 社会适应的评价
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业结束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高等教育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进行社会适应教学,体育学习也不例外,评价内容主要为自信心和意志力的表现,个人行为控制力以及竞争合作精神的体现[6]。
3.2 改变体育班级评价方式
3.2.1 重视过程评价
不要再应用传统的评价理念,淡化终结性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长期以来终结性评价机制使得体育学习应试化,限制了原本应该有的发展方向,对一些身体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一定不公平。因此新的评价方式要抓住班级内学生群体的学习改变和学习行为表现,尽量不要甄别和选择,最大限度地制定全面性的评价体系[7]。实施过程性评价可以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掌握健康现状,对在检查和评价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灵活解决。
3.2.2 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传统评价主体往往是任课教师,在最后的考核和评分上难免会出现问题和漏洞,因此实施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自评,互评和教评的结合,使得最终结果更加公正公平和公开,也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帮助其在下一学习阶段根据现状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达到阶段性提升的效果[8]。
3.3 制定体育班级评价的标准
新的体育班级评价体系为的不是确定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借助评价的手段帮助其全面客观的认知自身情况,寻找问题所在,并建立心理,社会和身体的三维健康观,其中三维健康结果指标所占的具体权重为: 身体形态与体能占30%,体育参与度占20%,运动技能占30%,社会适应占10%,心理促进占10%。
3.3.1 身体素质的标准设定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规定,每学年详细记录学生的身体素质成绩,并对学生素质测定表进行定期的检查,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
3.3.2 运动技能的标准设定
新的体育班级评价体系中对运动技能的评价不强调学生体能,因为这和遗传因素关系较大,而对学生的运动技术掌握情况和活动参与度予以重视,并将个体进步幅度,不同身体条件对同一运动技能运用情况等针对性的指标纳入标准之中,具体权重为:对运动技能的运用和参与程度占总体评分的30%,不同身体条件掌握程度占30%,进步幅度和学习过程占40%。
3.3.3 体育参与的标准设定
体育参与主要是从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行为表现,认知程度和学生自评互评等方面综合评定。根据两操和体育课出勤率,课外俱乐部,群体竞赛参与度的表现进行积极,较积极和不积极三个等级的评定;根据科学锻炼方法的运用,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战术实际使用效果进行熟练掌握,基本掌握和努力后掌握三个等级的评定。
3.3.4 社会适应和心理促进的标准设定
首先是社会适应方面,根据学生的人际交往互动能力和行为控制力,进行等级评定,分为社会适应能力强,较强和一般三个等级;其次是心理促进方面,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变化过程进行等级评定,分为积极,较积极和一般三个等级。将横向定性评价和纵向动态评价相结合,得出的结果尽快反馈给学生,并询问学生的意见个建议,进一步完善体系,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10]。
4 结语
大学生体育班级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评价内容和指标也要结合时代脚步动态变化,尽量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客观评价的目的。其中评价内容要合理,可以推行素质教育和健康发展;评价方式要转变,淡化终结性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标准要科学,以体现体育班级学习客观性和直观性为要求。在各方面标准设定好之后,还要综合理顺体系,从头到尾的进行检查,尽量对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逐一勘误。总而言之,大学生体育班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该次研究对体系进行了构建,结合多项学科知识完成了各方面标准的设定,后续还要围绕此基础做到更加全面的体系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