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舆论与社会治理方式的互动及适从
2019-03-22尹志山
尹志山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常州 222130)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他从媒介演化的角度将人类的历史概括为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这样一个著名公式。
按照“麦式”的这种思路,把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按不同的传播形态划分,然后进一步去分析解读,可以较清楚地看到在一定的生产发展水平上,媒介是如何决定社会舆论结构的形成,从而对社会治理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一元舆论与社会高度自治
人类产生意识的来源是相同的:对自身、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的本能反应和认识。尽管他们的认识结果因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但以氏族的形式组成社会的群体是相同的共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只有组成一个相依为命的群体,他们才能获得维持生存的粮食。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即氏族公社或部落的利益,只有维护依靠这个集体的利益,个人才能得到生存保障。
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产生了组成氏族群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经人群的传播,从而构成原始社会的舆论基础。由于人际传播的特点,使这种舆论得以自觉地内化,并通过习惯、信仰、宗教等形式体现出来。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传播关系的成立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是一种相对自由平等的传播活动。这种传播还具有传播的信息意义丰富、传受双方反馈及时、主动频率高等特点,在说明和沟通情感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处于口头传播的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会顺利地得到认可,并可以深入到主体的潜意识中或形成观念。
恩格斯曾写道:“氏族制度是从那种没有任何内部对立的社会中生长出来,而且只适合于这种社会。除了舆论以外,它没有任何强制手段。”①这种舆论的非强性手段,与氏族公社的每个成员都拥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和促使舆论形成的媒介特点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民族制度中舆论主体与传播媒介人群的统一,管理者被管理者的统一,使社会舆论高度一元化,从而深刻地铭刻在社会成员的心里,成为社会成员自觉的管理力量。
二、纸媒、显学与二重舆论格局
当人类发现从事农业生产可以获得稳固的收成,可以更有效地保障生存时,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就开始转向了农业。然而,农业社会里为了大规模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的威胁,生产出更有效率的农用工具,必须把他们组织起来。以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例,兴修水利的浩大工程,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农用工具的大规模制造都是在官方的统领和倡导下完成的。这些工作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当文字被发明,人的思想意识及在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可以用“纸”的形式传播时,人际传播在社会中的主要的传播职能便拱手让给纸质传播。纸质传播将人际传播面对面的直接的、对象确定的传播方式变为间接的、对象不确定的传播,这不仅扩大了传播的范围,更有意义的是在不同阶层、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之间架起了沟通、劝服的桥梁。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纸质媒介是一种成本很贵的东西,几乎成了经济社会地位的象征物。管理者首先得到了它,并且把自己要说的话首先写了出来。不仅如此,在纸质传播、人际传播的双重作用下,更大范围甚至全社会的生产管理者很快意识到了他们经济利益的一致性,最终这样一个占有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生产资料(土地甚至劳动者本身)的利益群体便得以形成。
被统治的平民只有少量的生产资料,其个人的利益基础非常薄弱,要维持生存,他们就必须租种土地,这样就把个人的利益部分建立在统治阶级的利益基础上了。另外,他们没有更多的渠道来得到更多的信息,如果有,那么这些信息一般是在统治者认可的范围之内,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就要依靠传统的信念做出一些判断。当统治者建立起来的维护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政治学说理论更多地通过纸质媒介传到平民阶层时,他们一般不会拒绝,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东西,他们也缺乏足够的信息对此做一些比较,从而做出选择。
这一套有完整体系的显学被所有平民认识到,并理所当然地以为是天道时,统治阶级的强权政治便得到了“合法性”。因此,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时期会存在一种“显舆论”,它主要由统治者倡导的学说理论和传统的信仰、观念融合而成。在另一方面,高强度、非人性的生产方式和使劳动者满腹牢骚,甚至满腔仇恨。但这种不满的情绪或者加入理性成分的不端思想是遭到禁止的,因此,它们就变成在显舆论之下的一种潜舆论。统治者的政权能否牢固,取决于这种显舆论和潜舆论彼消此长的状态。②
三、舆论、政治力量的多元博弈
媒介技术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发展的整体水平。同时,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对媒介会产生一种需要,从而出现相应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工业生产和随之促进的商业贸易的发展,使报纸这种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大众媒介适时地出现,不是一种偶然或是一次人类的灵感爆发。报纸的廉价性、便捷性使利于统治者进行思想控制的奖惩机制失灵了。媒介成本的降低,促进了文化思想在平民中的普及,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的随之兴起,报纸从纯商业性内容向商业性、政治性方向发展就成为客观的趋势,报纸成为有力的斗争武器。报纸首先出现在统治权力比较薄弱的德国、法国,继而又出现于统治者比较宽容的威尼斯、荷兰便在情理之中。
英国显然早在1746年就由威廉·卡克斯顿引进了金属活版印刷术,但直到1605年才有一份真正的报刊。但颇有意味的是,1541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在英国尚没有定期出版报纸的情况下,首次发布了有关新闻出版的法令,此后,欧洲各国纷纷效仿。1570年英国上院的司法委员会改组为直属国王的皇家出版法庭,对被认为煽动叛国和诽谤宫廷的出版商和记者,处以带枷示众、烙印、断手足等酷刑。事隔两年,罗马的教皇干脆下令对手书新闻作者可以处以死刑。
封建主、教皇的铁腕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潜舆论蔓延的火势,但他们却不能阻止在建立维持封建统治秩序中起绝对作用的显舆论走向瓦解的命运,因为极权统治利益基础走向了瓦解。①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地位的丧失,表明统治者通过占有大量土地从而获得平民利益基础的依赖性的手段,现在行不通了。②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技能的提高,自有资产的增加,使劳动者逐渐有了自行组织生产的能力,从而产生以新兴地主、工厂主、资本家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他们不仅在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财富,同时他们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社会分工的发展,使个人利益基础分化,走向多元化,这就意味着个人利益从统治者利益基础中的分化和剥离。当他们争取到私有财产权,并且可以有效自由地利用媒介,他们就自愿、自觉地结成了数个、多元的利益团体,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元的舆论结构,进行利益协调的民主政治。
总之,如果把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定义为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那么它就是一种新的趋向于一元化的社会型态。传统意义上社会分工变成全社会或全人类对知识的创新传播和享受的过程。个人的利益走向全球化,以主权国家或民族为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配置,国内的议会机构的作用被国际性的合作组织所超越。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全球信息网成为全球无所不包的媒介。多元的文化和以命运共同体等为内涵的价值观使全球的舆论既保持新鲜的活力和丰富的色彩,又使全球范围内的利益协调变为可能。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②陈力丹.舆论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