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创新方法探索

2019-03-22张倩婧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探究实验设计

张倩婧

(莆田市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福建莆田 351200)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在课堂上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成功极为重要。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去积极思维,主动地学习。 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要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1 运用巧妙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奇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巧妙的悬念,能够将小学生这种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获取知识[1]。比如,对于《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的教学,针对米饭成分中是否包含淀粉的问题,笔者安排学生去洗手,接着让学生将碘酒涂抹在手上,然后问:“同学们,现在老师要让你们把饭粒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想象下,此时会发生什么呢?”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诱发出来,纷纷动手操作。学生发现饭粒和手指上都出现了蓝黑色的时候,笔者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全班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弄清这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好奇心又一次被诱发出来。 这样,好奇心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知识学习中来,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又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时,笔者首先拿出一块电路板,然后设疑“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学生不约而同地答道:“可以合上开关。”这个时候笔者穷追不舍,接着追问“如果我把电路开关断开,那你有办法在不合开关的情况下,也能使灯泡变亮吗? ”学生又一次不约而同地答道:“我们可以用一金属接在开关的两端,这样就能使小灯泡变亮了。”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小灯泡亮与不亮来检验该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

2 采用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能把学生带入一个趣味无穷、 五彩斑斓的世界。 课堂教学中创设演示实验既能激发兴趣又能直接切入主题。基于实验探究活动的巧妙设计,各个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进程中,能够有效体验自然事物形成进程或者自然现象演化进程,激发他们对于实验的兴趣[2]。作为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引入多元化的方法,针对实验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使得实验围绕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接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自主思考、合作解惑的过程中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3]。比如,对于《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我先向学生进行“喷泉”实验的演示:即在平底烧瓶当中盛入少量冷水,接着选择带有玻璃管的瓶塞塞进烧瓶,使得玻璃管能够进入到瓶底位置,选择一杯70℃~80℃左右的热水(注意热水的温度不能过高)浇在烧瓶上面,上述背景下,烧瓶当中的冷水则会在玻璃管口当中喷出来,形成“喷泉”的迹象。 等到实验完成以后,其显然能够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能够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且这种兴趣能够得以长久的维持。基于实验教学的有效应用,能够将学生兴趣全面调动起来,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产生相关的概念,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形成严谨的探索思维。 所以,对广大教师来说,应当深入挖掘小学科学教材中涉及的各种实验,基于学生兴趣进行巧妙的设计,比如趣味实验、演示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等,为学生营造惊叹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运用游戏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本身是通过愉快所调动的,其是满足的最大源泉。在实际教学进程中,需要综合参考学生兴趣爱好、习惯特征,尽可能设计满足学生年龄特征、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从而有效迎合学生本身爱动、爱玩的习惯,在课堂中营造温馨、愉快的教学环境。 基于上述环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在促进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锻炼学生语文表达能力,使得学生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4]。例如,在教学《日食和月食》这课时,笔者考虑到这课的内容比较深奥,学生不好理解,于是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游戏表演:让一个学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另一个学生举着小乒乓球代表地球,再让一个学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 然后让举着小乒乓球的学生在手电筒与玻璃球之间转,当手电筒的光、小乒乓球、与玻璃球在同一直线上时,另一个学生说他看不见“太阳”了。班上其他的学生也能从阴影中看到这一现象。通过这个游戏,学生真正掌握了月食知识,并且觉得学习很轻松,充满了乐趣,从而对科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又如在教《水》一课时,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摸袋子”,分别给每一个小组发放三个不透明的纸袋,当中分别装入水、橡皮、电池,让学生用手摸纸袋外面,摇一摇听袋子中的声音,猜测当中哪个袋子中是装水?摸对了的学生高兴极了,情绪都很高涨。 这样,学生在趣味性十足的游戏中获得了知识,实现了对水的性质的有效理解。

4 实践作业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仅仅通过第一课堂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其还需要教师进行实践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应用课堂知识,了解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才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进行科学知识的应用,充分利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科学与生活的无缝连接。 因此,教师在教学完成以后,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使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在学习完《保护我们的听力》以后,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探究作业,引导学生去探究自己居住小区中存在的各种噪声污染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调查生活中存在的噪声问题,具体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噪声问题,然后根据调查去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快能够得出小区中噪声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小孩玩耍喧嚣、汽车等,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如设置隔音屏障、提示牌等[5]。 上述实践作业的整个进程,活动内容本身是学生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内容,而所用知识正是刚刚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针对两者进行有效的联系,真正体验课堂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最终实现兴趣的有效巩固。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一起体验科学带给生活的乐趣,从而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探究实验设计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