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探讨

2019-03-22刘娟曾丽雯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教学

刘娟,曾丽雯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广州 5103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措施,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重要举措,以期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纵深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较早出现在欧美国家,以创业者、 创业精神、 资源配比结合以及最初创业的运行机制、投资与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为主[1]。 这些创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训练和合作课程相融合,体现出创业教育课程的开放性、跨学科性和创造性特征[2]。我国高校于20 世纪末开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二十多年来,一些地方和高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涌现出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形式[3]。 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抑制”和“阉割”,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上的“缺位”和“失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体系的“薄弱”和创业评价机制的“偏差”[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完善创新创业的运行、 保障和激励机制[5],从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教学等方面思考实施路径[6]。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很好地契合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在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和完善,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实践创新,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将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联系起来,建立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重要力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乐于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提高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创新创业教育是“育人立人”的主要途径。 大学阶段是是提升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 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多样性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力争为学生提供让其发挥潜能和创新欲望的氛围和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中小学应试教育留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 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缺乏,僵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等,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激烈的就业竞争,将高等教育质量更多地置于社会关注之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

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选修课程及讲座,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之间及其与专业课程之间缺少联系,较为零散,未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课程效果不明显。

2.2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缺乏

高校现有创业课程教师多拥有高学历,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创业实践和创业经历。创业课程要求指导教师具有相关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并能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判断和把握,以合适的方式讲授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专职创业导师及名师极为缺乏。

2.3 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创业思维和能力不足

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虽逐年上升,但总体仍然较低,大学生创业意愿不高。 本科生受限于资金积累、社会经验、创业信息不足等,创业意愿不强,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态度多为完成任务。长期的灌输式教育造成多数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如预期。

2.4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二者相辅相成,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是基础,在实践教学中得以运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当下一些高校虽建设各种教学实践平台,或进行实习安排,但部分流于形式,难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3 高校创新创业改革路径选择

审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主要来源于教育体制内部问题及外部支持体系的不健全,因此,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需做到“意识先行,内外兼修,上下贯通”。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引入创新教育价值理念,培育高校创新创业文化,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3.1 创新教育价值理念需从基础教育入手

基础教育改革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新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从根本上转变中小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释放其天性和潜能,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支持、鼓励学生。

3.2 完善教学体系

完善教学体系需从课程设置及设计、实践教学、师资配置等环节入手。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要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从思想和观念上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通过各种竞赛及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业意识,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学生创业,对创业失败者保持宽容之心。开设培养创业精神的通识课程。 促使学生理解创业价值极其困难和复杂程度,以培养其创业思维;开设基本技能实践课程培养创业基本能力。其次,通过专业实践课程及“双百”“双创”等活动结合培养学生创业胜任能力。 专业课程是创业的基础,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及创业知识,获得创业知识储备,通过“双创”赛事将创业理念付诸实践。 同时,将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以及学校创业孵化相结合,培养学生创业实战能力。在前期创业教育的基础上,鼓励优秀创业者进入学校产业孵化园,或与当地政府及企业紧密合作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创业计划,为学生创造创业实战机会。 再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教师需具有批判性思维及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等,否则创新创业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发挥高校教师理论优势,实现交叉学科优势互补,推动跨学科、多层次创新创业师资结构建设。同时,引入行业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创业导师,与企业合作,产学结合,发挥校外企业导师作用,为学生传授实践经验,促进教师知识和观念更新,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

3.3 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政府和高校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项目,政府、高校、社会多渠道筹集支持基金,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做好创新创业指导服务,逐步改善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探索构建政府主导、高校主动作为、融合多方参与的创业评价体系,形成创业导师和学生有效互动的合力。

3.4 改善高校教学管理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适当对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评价机制、人事聘任制度、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要求等进行改革,开展学分制改革,鼓励教学方式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