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 的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9-06-21刘超李渭新尹建平谢红强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研究型毕业水利

刘超,李渭新,尹建平,谢红强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1 背景

纵观我国水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由于受“以校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等传统观念的约束,对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企业行业需求等“产出指标”关注不够,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单一化[1]。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也称为成果导向教育或产出导向教育。该模式关注行业需求,注重对学生学习的产出分析,反向设计教育内容。与传统的以教学内容驱动和教育投入的模式不同,学习者的产出是该模式的核心关注点。OBE 教育理念于20 世纪在美国兴起,继后被多国广为推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组织(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伯林协议等)都先后视学习产出为一项重要的质量准则[2]。

四川大学依托其综合性大学多学科平台、 七十余年水利教育积淀,以及地处中国西部水利资源富集、行业企业众多的优势,基于“OBE”国际工程教育理念,根据水利行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特点,构建并实施了基于产出导向的多规格水利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

2 构建基于OBE 的水利人才培养模式

在水利高等教育中,针对社会需求,把控驱动产出的毕业要求、构建支撑其达成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是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关键。

通过对水利人才社会需求的广泛调研,突破所有学生统一毕业要求的传统模式,制定了“基本+补充”的水利类人才培养毕业要求,即学生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学术研究型、实践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三类人才分别达到的多规格补充要求,以适应社会对不同类型水利人才的需求。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包括12 条35 个指标点的具体内容;补充要求是针对学术研究型、实践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三类人才,分别制定了其应达到的要求,包括10 个指标点的具体内容。

以毕业要求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构建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搭建支撑毕业要求的实践平台,组建校企联合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式和建立质量评价改进机制,构建了以产出为导向,课程体系为核心,实践平台为支撑,三项举措为保障的水利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见图1。

3 构建支撑体系,搭建支撑平台,实现多样化培养

3.1 构建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

图1 基于OBE 的水利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架构

图2 水利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

针对毕业要求,以必修课程设置的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支撑毕业基本要求。针对学术研究型、实践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三类毕业补充要求,分别设置了三类选修课程模块(学术研究型课程20 余门,实践应用型课程20 余门,创新创业型课程10 余门),每类课程模块能支撑相应的毕业补充要求。 对每门课程,均明确该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按照该门课程对毕业要求各指标点的支撑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需完成该门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3.2 搭建支撑毕业要求的集成实践创新平台

水利建设与管理涉及资源、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经济、管理等多领域,以往的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大多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整合资源,构建了“强素质、多模块、集成化”的校内外集成互补的实践创新平台。针对毕业基本要求,搭建了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强化工程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校内集成实践平台和校外集成实践基地;针对学术研究型、实践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三类毕业补充要求,搭建了着力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三类多样化集成实践创新平台,见图2。

校内集成实践平台: 整合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实验中心、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岩土和水文省重点实验室,“985 工程创新平台”、交叉学科中心等,面向全体本科生开放。 以学术社团为载体,教师为引导,政策为保障,开展本科生进科研、进团队及“水利杯”创新设计竞赛等“两进一赛” 系列实践创新活动。

校外集成实践基地:整合瀑布沟、溪洛渡、二滩、长河坝、向家坝、锦屏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习基地,形成了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等流域梯级水电工程实习基地,强化学生流域综合开发、梯级协同管理、环境友好持续等现代工程意识,扭转“重建设轻管理”的工程认知; 以千年古堰——都江堰水利枢纽和现代工程——武都引水工程为核心,建立了集灌区、 河道治理、生态保护等为一体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实习基地,克服以往实习基地“水电多、水利少”的局面,扭转“大水电、小水利”的工程理念;建立了以5·12 汶川地震和4·20 芦山地震遗址为主、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一体的防灾减灾实践基地,强化学生防灾减灾的工程意识。

三类多样化集成实践创新平台: 构建了以校内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岩土和水文省重点实验室,校外中科院山地所、 南京水科院等科研机构为主的学术研究型平台;以设计单位(成勘院、四川省水院、云南省水院)、施工单位(中国水电七局、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公司)和管理单位(都江堰管理局、紫坪铺开发公司)为主的实践应用型平台; 以水利信息化(成都希盟泰克公司)、智慧水利(成都万江港利公司)等新兴创新创业公司为主的创新创业平台。

4 实施确保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达成的三项举措

4.1 组建一支校企联合师资队伍

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缺乏社会实践和工程经历等问题,构建了“高校教师进企业、企业导师进课堂”的合作模式。近5年,已组织22 名水利领域青年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锻炼,年均聘请企业导师130人到校开课和指导学生参与工程实践。

4.2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习成果为起点,进行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实行探究式小班化授课、非标准答案考试和高质量多样化毕业设计改革等,实现课堂教学“六个转变”,即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的转变,重教轻学向学重于教的转变,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的转变,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的转变,共性培养向因材施教的转变。 80%的课程采取了小班上课、 案例教学、问题探究等教学形式;80%的课程实施了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强调过程考核,增加小论文、小设计、现场操作等考核方式;2009年在全国率先推行毕业论文(设计)高质量多样化改革,允许学生将自主创新实验、学科竞赛、企业实践成果等进一步深化整理后,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考核材料。

4.3 建立质量监控、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了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制定了教学质量管理系列制度,每年定期进行教学各环节质量评价;建立了毕业生人才信息库、每年定期毕业生调查问卷、 每年邀请校友返校座谈等多途径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定期向用人单位发放调查表、 委托第三方权威性数据机构麦克思公司进行调查评价等社会评价机制。 通过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获得内部评价,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获得外部评价,系统深入分析后,进行持续改进。

5 改革成效

5.1 解决了以往水利人才培养中三个突出的教学问题

构建并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有效解决了高校在水利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三个突出教学问题。

(1)基于“产出导向”的水利类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摆脱了“以校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等传统观念的约束,深化了校企融合,突破了制约水利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瓶颈。

(2)构建的学术研究型、实践应用型与创新创业型多规格水利人才分类培养模式,解决了以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问题。

(3)搭建的校内外集成互补的实践创新平台,破解了以前实践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制约工程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难题。

5.2 促进了水利类一流专业建设

改革实施过程中,建成6 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 部国家级规划教材,5 个省校级教学团队;建成由22 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组成的校外集成式实践基地,由20 个大型企业组成的校外分类实践创新平台;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企业教师团队,年均聘请企业导师130 人,校企导师合作开设核心专业课5 门,企业导师开设选修课20 门。

通过此项改革,确保了四川大学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建设项目,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首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建设项目等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水利类一流专业建设。

5.3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以产出为导向的多样化水利人才培养模式覆盖四川大学水利类学生1 000 余名/年。近3年,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创新活动2 100 余人; 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10余篇,获得国家、省部级专业竞赛奖66 项,获准国家专利35 项,150 余项实践创新成果运用于工程实际。 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如2013年和2015年参与了两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取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2 项、二等奖4 项。

四川大学水利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根据第三方机构麦克思公司对该校水利类毕业生的调查资料表明,“毕业时掌握的能力水平”指标项得分逐年升高,与“工作要求的能力水平”逐渐接近;通过200 余份企业调查问卷显示,我校毕业生工程综合能力明显增强,深受企业好评。 本科生得到国外知名高校的认可,与英国诺丁汉、德国克劳斯塔尔、美国普渡大学等开展的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已互派学生80 名。

猜你喜欢

研究型毕业水利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我们今天毕业了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