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03-22陈民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责任感责任院校

陈民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1 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感

1.1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涵是不断丰富和变化的。 最早社会责任主要指企业的社会责任,后来被逐渐拓展到政府部门,最终落脚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上,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结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在政府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上,社会责任指的是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平衡各方利益时,为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政府社会责任的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秩序维稳、基础设施建设、谋求社会福利、构建和谐、公平的社会发展与竞争环境,满足各方共同利益需求。

在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界定上,社会责任指的是公民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其角色定位需要承担的社会任务与使命。公民社会责任感包括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任务。

1.2 社会责任感

目前学术上对社会责任感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界定也有所不同,有的学者从道德情感角度出发对社会责任感进行界定,他们认为社会责任感指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促进社会和谐群体与个人所具有的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与素质; 有的学者从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对社会责任感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社会责任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他人、集体、国家的责任态度,研究的是个体和社会的关系;还有的学者从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内容角度出发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社会责任感是社会成员承担社会责任与使命时的自觉意识,既包括对自身的责任,也包括对社会以及集体的责任。 综合上述社会责任感指的是社会成员在主观意识上对自身所承担社会角色或社会属性的心理倾向的一种表象。

2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体系不完善

国家、 社会和高校一直非常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但是因各高校与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够准确,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体系还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标过于零散且缺乏针对性,没有对不同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进行确定。 比如说小学生与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也要具备社会责任感。 但是他们的心理与生理阶段不同、社会职能不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但是当前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随意性,没有针对具体的主体进行确定。

其次,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缺乏长期有效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要依靠的是国家宣传、学校思想政治课、辅导员在班级或者班会中介绍以及一些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培养途径,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延展性较差。该文认为社会责任感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进行,需要长期的监督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2.2 社会责任感培养没有形成合力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的共同协作,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 虽然各方一直都非常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问题,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以某一教育主体作用为主,忽视其他培养途径的协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部环境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影响。 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潮流也开始涌入我国。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化,以利益为中心的物质观念也逐步地影响着人们。受到利益的驱动,各种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迅速传播,个人道德标准开始下滑,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思想被人们逐渐淡化。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开始讲究享乐,过度追求金钱,最终迷失自我,逐渐丧失社会责任感。 有的学生为了追究自己的利益、满足私欲、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甚至危害他人、集体或者国家的利益,学生利己主义严重,缺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美德;另一方面社会不良现象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国内的社会制度与管理等存在一些不完善的现象。 比如,人际关系复杂化、权钱交易问题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活,也给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也造成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缺失。

二是高职院校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当前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主要是思想政治课或辅导员班会辅导与知识讲解。 但是从具体实施来看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是重视课本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学生德育工作培养。而辅导员也是以生活管理职责为主,忽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形式化现象问题严重。

三是家庭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问题。 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是“棒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对子女的关注重点也集中在文化课程或者技能培养上,忽视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 父母观念上的偏差也给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很多学生个人主义观念很强,且贪图享受,怕吃苦、怕受累,缺乏奋斗精神,社会承担意识较差。还有个别父母本身的社会责任感就不强,受家庭环境影响,学生不但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反而会因父母的行为而造成学生后期行为较为偏激。

2.3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式单一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宣传方式过于固化。 国家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宣传以文件下发为主,内容也以条框型为主;学校教师的课堂教育也以说教方式为主。 因此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最终结果就是理论知识多但是实践能力差、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到位,甚至出现个人理解上的偏差。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化。 从实际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为校园内团体活动或者是一些社会志愿活动。 不过,受各种条件限制,学生真正参与到志愿活动中的途径和方式较小,参与社会奉献的活动范围也较窄。 因此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过于单一,实践活动在培养方面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实践活动影响力较差。

3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探讨

3.1 明确长期培养目标

首先,要明确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 综合素质与职业需求等实际情况。 其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来指导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其次,建立有效的培养运行机制。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还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将社会责任感培养和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借助知识培养、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和指导,借助长久有效的培养机制和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3.2 构建广泛参与的培养保障体系

首先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外部保障平台。 国家应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法律法规等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体系,通过强制约束社会责任感来提升整个社会的责任感意识,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约束来促进社会成员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让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意识。

其次发挥学校在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学校要重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工作,通过丰富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来改变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辅导员要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融入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班会、志愿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重视家庭教育的渗透作用。 要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和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要重视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识。

3.3 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培养活动

首先学校除了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容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 技能培训与安全培训。 通过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途径让学生了解如何去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不盲目跟风,重视实践活动教育的目的性。同时技能培训与安全培训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我,避免盲目、冲动行为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其次,积极拓展实践第二课堂。通过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在具体实践活动上,学校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校内广播等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 同时还可以通过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公益项目,红十字会项目等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责任感责任院校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