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昆明市主要高校的启示

2019-03-22高梓燚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双创课程体系大学生

高梓燚

(云南民族大学教务处,云南昆明 650504)

近年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截至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由2001年的114 万猛增至2018年的820 万,而经济发展速度却因新常态而逐渐放缓,这“一降一升”更是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在此背景下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两会期间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路,国务院随后制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但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是相对滞后的,各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例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钩;拥有创新创业专业资质的教师不多,教学能力与意识相对欠缺,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2]。因此,在国外发达国家已有相关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借鉴其优秀成分,有针对性地结合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实际,探讨推进相关工作。

1 英美高校双创教育的经验

1.1 英国高校双创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起步时间较美国稍晚,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高校的积极探索下,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有效的教育体系,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对创新创业进行支持。 1987年自“高等教育创业”计划开始至2007年,英国政府于20年间共投入了整个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经费的80%。 而后2017年,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BEIS)设立了“首席企业家顾问”职位,同年,苏格兰成立了企业和技能战略委员会,为各高校和培训机构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

(2)创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日益深化。根据英国国家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委员会 (NCGE)2010年的报告,高校在接受外部创业教育资金方面,如海外基金、私营企业基金、捐赠和赞助等已较之前有了不少增长。在信息时代里,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与技术的实际运用者企业之间很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帮助优秀的科学技术在实践中转化为现实成果。

(3)多层次的创业课程体系。英国高校的创业课程根据学生性格、动机和能力等个体差异,为了达到产生创业效能的目的,经过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三个维度的考量,把创业教育课程分为了“关于创业”和“为了创业”两类课程。简单来说,创设多层次创业课程体系的目的在于充分考虑学生个体、 接受程度及课程难度的差异,将创业课程进行等级分类。 先通过“关于创业” 帮助学生对创业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而后通过“为了创业”部分的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在创新创业洞察力和实践能力[3]。 从结果上看,这一分类体系有效地区分了具有不同创业兴趣、 天赋和行动力的学生,为具有不同创业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对应的课程。

(4)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英国高校的双创师资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很多高校要求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为专业从业人员,以便使用教师自身的实践经历对学生在创业方面进行切实有效地指导,同时也能利用教师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学生创业实践创造商业机遇[4]。

1.2 美国高校双创教育现状

美国的双创教育起源较早,哈佛大学于1945年正式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从此开启了创业教育的序幕,至今已有70 多年的历史,总的来看,美国高校双创教育有着如下特征。

(1)创业学科完备,培养目标明确。 美国为创业专门开设了单独的学科,设置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同时,学校开设了创业中心,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积极结合起来,也将双创方面的内容积极向除商科外的其他学科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5]。

(2)课程设置健全,师资力量雄厚。 美国双创课程大致可分为知识、能力和实践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不同创业需求的学生,从入门到最后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3)着重创业实践。美国双创教育信奉实践大于理论,通过组织多种模拟创业活动,同时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

2 昆明市主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1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目前,昆明市主要高校较为典型的双创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理论课作为基础平台传授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旨在实践中理解与内化知识,提升双创综合素质。 第二,以大学生创业园为依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校创业,通过对创业学生进行资金、场地等硬件条件的支持,极大地减轻了学生初期创业的压力,同时配有创业指导教师,力求提供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创课程常被主流课程体系边缘化。应当看到的是,双创课程数量较少,有的甚至没有单独开设,仅在部分就业课程中用一两堂课的内容进行介绍,课程较为零碎,尚未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课程的作用及影响力较小。 同时,因为双创课程本身数量较少,很难形成合力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有效提升。

(2)双创课程的品质有待提升。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各高校纷纷响应号召,不断开设了创业相关课程。但从实际来看,创业类课程出现了简单化、形式化、功利化倾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常是讲授加案例,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不强。

(3)创业师资队伍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从各高校师资力量来看,多数双创课程的任课教师来自学校内在就业创业部门任职的行政岗位人员以及各学院辅导员。 “双师型”人才、拥有企业实际经验的教师少,拥有创业相关经历的更是屈指可数,同时大多教师在横向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很难做到旁征博引。虽然很多任课教师在上岗前接受过短期培训,但很难脱离空泛的理论讲述,用实际案例切实打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疑问。

3 对昆明市主要高校双创教育的启示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创业已成为未来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知识经济全面来临的今天,人才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努力提升其自身的创造力和创业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从英美两国成功的双创教育来看,作为高校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努力健全双创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学习不能仅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附件,蜻蜓点水似的一笔带过。各高校要找准自身学校的定位,厘清各自的发展特色,开设全校性的专门双创教学研究室,量体裁衣地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需求发展的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同时,课程应体现出差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强化双创师资力量。各高校需要积极遴选出一批有企业、创业实践经验的专职教职工,对他们进行至少两个月的,有针对性的脱产培训,尽可能地使专门承担双创课程的教师朝“双师型”迈进,培训内容不仅要深化他们的理论知识,也应强化其对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与应用的能力。

(3)建立合理的双创教育评价机制。当前双创教育对于许多指导教师来说比较“鸡肋”,许多承担双创教学的教职工很难将此作为“专业”来进行,因为双创工作并未纳入教职工考核的体系,没有明确的评价奖励机制,所以也削弱了部分双创教职工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 所以,应提升双创工作在考评体系中的重要性,建立合理的双创教育评价机制,肯定教师在双创工作中的努力成果。

猜你喜欢

双创课程体系大学生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