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学一做”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2019-03-22□李胜
□李 胜
高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高校学生党员更是学生队伍中的佼佼者,是高校集中培养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素质、知识、能力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影响。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同时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学生党员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活动中,牢牢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严格遵守党章党规,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致力于为高校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在高校中开展“两学一做”的重要意义
“两学一做”的开展有着多重意义,不但满足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需求,而且是保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在新时期的高校党建工作中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第一,“两学一做”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党员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塑造学生党员健全的人格,使之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学生党员将会勇于承担起时代和社会赋予自己的使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此情况下人才强国战略也会真正得以实现。第二,通过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展现高校党组织对于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让高校全体学生党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用党章党规来严格约束自己,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党员的身份要求,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将会得以保障,有助于将党的精神发扬光大。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学生党员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极易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做出有损党员形象的行为,这给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应对,确保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得以长效开展。具体而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一)学生党员的组织观念淡薄,党性修养不高。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党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能正确认识“两学一做”的开展意义,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即使参加了学习教育活动其态度也过于敷衍,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而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还有些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高,原则性不强,经常会违反党内纪律,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无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服务意识极为淡薄,与同学关系较为疏离,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信息环境带来冲击。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十分庞杂,甚至掺杂有西方敌对势力发布的虚假信息,他们为了颠覆中国共产党的政权而在互联网上大肆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极易被这种言论影响而在思想上产生偏差,给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困难性。在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要点就是利用好网络阵地开展宣传教育,这将给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取得的教育效果必然会非常显著。
(三)党员教育管理缺乏重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能否持续有效地开展主要取决于高校党组织的态度,一般来说高校党组织的重视程度越高,制定的制度体系越完善,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也会越到位;反之,若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足,相关工作的开展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由于我国高校党组织尚未建立健全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使得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不强,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学生党员的思想问题也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三、如何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不仅能够繁荣党的教育事业,同时还是促进中华民族复兴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因此,必须深入分析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维度方向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纯洁性与先进性。
(一)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原则。鉴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与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必须要建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学习体系、服务体系和评价体系,给“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进一步凸显“两学一做”活动的效果。高校党组织在实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期间应充分结合学生党员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以此为依据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助力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
(二)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的基本内容。
1.目标学习体系的建立。学习是“两学一做”的基础,要求高校党组织能够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主要学习党章党规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确保学习内容与学生党员的发展需求密切契合,与此同时,重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学生党员的主动学习意识,使之形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先进思想。
(1)高校党组织适当缩短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开展时间,并竭尽所能调动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考虑到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高校党组织应适当的缩短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时间,将其设置为每个星期开展一次为宜,在开展形式方面,既可以由支部书记带领学生党员共同学习党章党规,深入感悟党内文化,或者将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党政会议上的讲话予以剖析,还可以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莅临讲座,针对学生党员的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使学习教育活动保质保量地开展并取得最佳效果。当然了,党员教师还要竭尽所能的来调动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来引起学生党员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通过给学生党员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党员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将学习成果写成完整的报告提交上来,教师将进行统一批改,并对学生党员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加以点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党员进行改正。此举不但充分肯定了学生党员在学习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而且有助于学生党员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优化,之于学生党员未来的发展大有助益。
(2)在开展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时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渗透,确保学生党员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学生党员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群体,他们从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需要漫长的过程,其中学习教育活动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两学一做”背景下,高校党组织必须积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加大投入力度,给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的条件,为学生党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制定科学详尽的学习目标体系,给学生党员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比如说要求学生党员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结对帮扶一名同学,参加一个社团组织,策划组织一次党日活动,做一次义工,得一次奖学金,献一次血,参与一次时事政治讨论等。具体完成时间不定,学生党员完成上述目标后要向高校党组织提交相应的材料,作为高校党组织评估学生党员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便于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他们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具实效性。
2.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两学一做”的关键在“做”。然而高校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普遍不强,他们自身受到的关爱有限,无法产生为他人服务的愿望。基于此,高校党组织应立即着手建立学生党员关爱机制,主动关心学生党员的心理需求,加强与学生党员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党员解决来自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党员走出思想的误区,那么学生党员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各类挑战,他们对党员教师也会产生信赖感和依恋感,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更加强烈,不会轻易违反党内制度,还能够将爱心传递下去,在高校校园内传播正能量。服务意识是衡量学生党员的重要标准。在相关场所设立党员服务岗,在公寓内为党员宿舍、党员床铺挂牌,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团,推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制度。学生党员需要接受师生监督,时刻提醒他们注意党员身份,为其他同学做好示范、引领。
3.建立党员个体与校内校外评价与质量保障机制。在大学生党员评价与质量保障机制建立中,需要高度重视立体化、全面性与综合化等特点,确保学生党员质量建设的和谐性、完善性与有机性。目前,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在校园内部,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学校对于学生党员在校外的监督评价不足,这样无法全面评价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更好地带动党员队伍建设,学校基层党组织应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根据校外组织监督与评价情况,对学生党员建设标准与培养质量进行完善与提升。此外,大学生评价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兼具大学生党员与党组织共同担当的特点,大学生党员队伍是由多个个体组合而成,队伍建设质量不仅与个人素质相关,同时也和基层党支部有着直接关系。要提高学生党员评价机制的质量,必须在确保每一名学生党员个人素质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定期考核,这样才能够实现党员队伍的高质量建设。另外,还要从多维度出发,确保大学生党员队伍呈现出立体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为党组建设贡献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两学一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这将给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优良契机,大幅度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高校党组织能够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视度,建立科学完善的目标学习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立体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确保学生党员能够将服务观念牢记心间,始终用严格的党纪标准来约束自己,树立党组织的光辉形象,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