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文学》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2019-03-22□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性文学

□王 玮

一、引言

“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教师研究性教授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依靠教材与广泛阅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1]研究性教学,相较于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外国文学的起源与发展,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各个时期文学思潮、流派产生、演进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以及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成就,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技能和审美水平;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以开放的胸襟广泛了解各国优秀文化遗产,博采众家之长,吸收世界文化之精华;同时又能在外国文学这个参照系中反观中国文学,加深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四个自信”,最终达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将研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外国文学课堂,其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课堂仅是单向度传授知识的场所、课程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的局面,进而将课堂转变为师生合作、共同求道问学的所在,使课程成为“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的文化的工具”[2]。塔里木大学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承担着为祖国培养新时代戍边人的重要使命,时代要求在外国文学课堂上要以研究性教学方法入课堂,引导学生增强体认,勇担重任。

二、结合地域,优化课程内容

因所涉思潮、流派多,所选作家、作品主要是长篇,《外国文学》从整体上来说难度比较高,又由于文化差异以及读图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塔里木大学学生基础相对薄弱,阅读文学作品比较少,对外国文学内容更容易感到陌生和隔膜,因此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一方面要精选精读部分传世经典,长、中、短篇结合,联系我国国情读通读透;另一方面也要精选精读部分没能包含在教材之中却与新疆地域相关,与新疆各民族文学、文化相关的外国文学经典,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新疆这一自己生活地域的认知和认同。

(一)精选精读外国文学史中能够反映各个时期文学思潮、流派基本特点的代表作品。可以根据课时内容安排,每个思潮、流派精选精读至少一部代表作,各个思潮、流派所选代表作最好做到长、中、短篇相结合。如此,不仅让学生能够通过文本阅读深入了解各个思潮、流派的艺术特点,而且还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结合不同长度的作品让学生学习不同的阅读策略,包括主题阅读、文本细读等。比如在学习20世纪文学时,仅就现代主义文学就包括象征主义、隐逸派、意象派、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众多相对独立的流派。其中意识流小说又包括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夫、美国的福克纳等重要的意识流小说家。无论是《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还是《喧哗与骚动》,都是意识流小说的扛鼎之作,在学习意识流小说时不能不有所了解,但考虑到学校学生较少接触意识流小说的事实以及男女作家的性别比等问题,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还是选择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1919)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学生课外对其他三部代表作进行扩展阅读比较好,如此便可以避免外国文学学习“走过场”的现象。

(二)精选精读没能包含在教材之中却与新疆地域相关、与新疆各民族文学、文化相关的外国文学经典。其实,这一类外国文学作品并不在少数,比如游记文学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大类。游记乃扩张西方人眼界、展现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一类重要文体。从13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为始,有大量的外国传教士、商人、学者、官员以及怀抱各类目的的形形色色的冒险家来到我国,涌入新疆,留下了一大批考察报告、探险实录、相关日记、札记、游记(从广义上,将其均称为游记)等。游记文学恰如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所言:“从旅行家对其旅行的记录中,我们能够追溯文化刻板印象的存在,个人对异域做出的反应实际上折射出了旅行者自己所属文化的倾向”[3]。也就是说,阅读这一类作品,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在他者眼中的新疆形象乃至中国形象,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些形象产生的根源以及这些游记作者的文化认同、身份建构、叙述策略等。

总之,教学中必须结合“国情”、“区情”以及“学情”,引导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读外国传世经典,又能够接地气、了民情,阅读一些虽然没能包含在教材之中却与新疆地域相关、与新疆各民族文学、文化相关的外国文学经典,勇担为祖国培养新时代戍边人的使命,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立足文本,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具体到外国文学课堂,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立足文本,进行扎实的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乃“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主张之一。细读(close reading)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呈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5]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学课堂“更关注总体和阶段性的文学现象,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则相对比较少。这也使一批学生满足于跳过作品阅读,直接记忆别人的关于该作品的各种观点和结论”[6],但是文学课的根本乃是作品,离开了对作品的解读,所谓的文学史,文学思潮、流派产生、演进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等,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了作品细读,所谓学生理解能力、阅读技能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更进一步说,没有了作品细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那么,究竟该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培养问题意识呢?

在笔者看来,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提出问题,怎样进行提问。这固然需要相关理论、阅历的积累,也同时需要教师在领读、伴读中进行示范。提前布置给学生阅读内容,给出导读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努力尝试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同时还要要求学生在课前梳理阅读心得,整理好阅读笔记,写出发言提纲。而课堂时间则进一步以问题为引导深入文本分析,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命体验,得出自己的见解。课后则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形成课程小论文。

总之,唯有借助文本细读,才能改变传统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学生被动学习、“走过场”的现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文本细读中感受和体验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出灵魂与思想的碰撞,提高他们阅读、鉴赏、审美的能力以及创造的能力。

四、以教促研,改善考核制度

研究性教学让教师由一个“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将以往的知识点讲解、传授转化、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向“自主学习者”,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相应的,教学考核方式也必须发生改变。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中,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牢记吸纳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就可以了,考试时都有比较清晰明确的标准答案,无需独立思考和自主建构。而研究性教学则以问题探究为始,需要涉猎大量资料,许多问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研究性教学要求不能再拘泥于使用标准答案的统一评判标准,而必须转向“多元”的考核方式。

所谓“多元”的考核方式,即是采取包括传统的考试方式在内的更加灵活多变的多种考评方式,例如撰写文献综述、课程论文、专题研究报告以及文学创作等。即便是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也要努力从试题上降低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等题型的比重,可以将知识点的考核进一步融入综合能力考核的题目之中。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能力水平的考察,通过平时作业、小组讨论、主题辩论、5分钟学术报告、15分钟小课堂等各种形式多角度、全过程、立体化地考察学生的能力素养。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夯实基础、促进和提升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五、结语

总之,《外国文学》因其内容的丰富复杂性以及文化差异性,难免使学生感到陌生和隔阂,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地域,优化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读经典书,读符合“国情”、“区情”、“学情”之书,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扎实的文本细读中,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不能单纯为了获得研究成果而教学,还是要为学生夯实基础,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训练其文学阅读与批评的学术思维。因此,在考核制度上,必须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既兼顾基础又侧重应用。惟其如此,才能使学生其积也厚,其发也绵绵不绝。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研究性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