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精神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四维探析

2019-03-22

关键词:井冈山育人政治

于 淼

(长春工程学院 党政办公室,长春 130012)

井冈山的道路是不朽的,井冈山的精神是永恒的。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丰碑,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始终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历史洪流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强调:“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为井冈山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且对于高校在新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坚定执着追理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之源

理想因其远大而成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成为信念,理想信念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之源。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思想照耀下,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向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奋勇前行,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建设,成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谱写出一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壮丽史诗。在这部熠熠生辉的壮丽史诗之中,有一个最鲜亮的底色,就是共产主义的底色。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开辟了革命新道路和开创了革命新理论,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帷幕,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靠的就是“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井冈山精神。一直以来,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极端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办学方向性问题,其所有的工作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任务来谋划和展开,也必须用这个核心任务的达成度来度量其成效。可以说,这个核心任务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

四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不断涌现,并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快速、便捷、低成本的复制与传播,各类思想文化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这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之中,既有像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积极的、主流的内容,也有像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逆主流的内容,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着身处大学校园之中的师生,对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大影响。在高校中出现了一些教师对其肩负的立德树人使命和职责认识不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青年学生对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身份认同感不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水平滑坡等现象。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高校教师充分发挥立德树人职能,如何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首要问题。可以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形势是紧迫的。但也正因如此,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有可为的。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井冈山精神取得了胜利,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井冈山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二、实事求是闯新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书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其意为做学问应以翔实的事实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从事实之中发现真实的结论。可以说,刘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仅开创了考据学的学风,还开创出一种全新的政治风格。“实事求是”的学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成为了实用性实学,其内涵得到不断丰富。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援引“实事求是”这一古老成语,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一中国古典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中国化概括,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这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思想作为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是误党误国。”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根本路线,并为其赋予了更加深刻的价值意蕴,使“实事求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为新时代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时期,面对革命事业的低潮,一些同志对革命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在红军内部出现了诸如“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等质疑。面对此种形势,毛泽东同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中国国情和革命局势进行了科学的剖析,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深刻而准确地回答了这一尖锐问题,坚定了广大红军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革命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为处于低潮期的中国革命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适合革命实际的新道路,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体现出毛泽东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斗争艺术。中国革命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道路,但也是全新的道路,想要使胜利抵达彼岸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敢于在制度、理论、方法上创新,勇于自我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路的现实路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编辑《农村调查》一书时,就对1928年冬季党在井冈山(湘赣边界)革命根据地制定的《土地法》中的“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权属政府而不是属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等错误进行了总结与修正。可见,敢于面对和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敢于自我革命,也是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这些优良传统为新时代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中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坚持“实事求是”是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主义大学根本属性和前进方向,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既要遵循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既要满足党和国家对高素质劳动者的现实需要,又要满足高校师生追求自身价值的现实诉求;既要妥善应对来自中国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的内部矛盾,又要从容面对来自世界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全方位围堵的外部挑战。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压力十分巨大,任务极其艰巨。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理解好、掌握好、运用好“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回避矛盾,不急功近利,不因循守旧,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主动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风险与挑战,积极探索寻觅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新载体、新方法、新路径,并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超前谋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同步发展。所以,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实事求是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三、艰苦奋斗攻难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法

两年多的井冈山的斗争是异常艰苦的,这种艰苦不仅体现在军事战斗的艰苦,也体现于物质资源的极度匮乏。处于白色政权四面包围之中的红军将士缺衣少食,从军长到伙夫都吃一样的苦,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缺少粮食,红军官兵每天往返100多里去宁冈、永新一带挑粮上山,硬是在悬崖峭壁间用脚踏出了著名的“红军挑粮小道”,留下了“朱德扁担”的感人故事。在冬季,许多战士没有棉衣,只能穿两层单衣。由于缺少西药,红军战士就上山采摘中草药替代西药,红军医院只能对伤病员采取“中西两法”治疗。面对困难,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在逆境中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始终坚持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和革命热情,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靠的就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官兵平等的优良作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必须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弘扬“艰苦奋斗攻难关”的井冈山精神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实现各项事业大发展的制胜“法宝”,这一“法宝”同样为高校在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对象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积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与方法,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工夫。当代大学生最大的优势是思维敏捷、有知识、有激情,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新文化,善于创新创造,追求个性化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由于欠缺艰苦环境的磨练,导致其艰苦奋斗意识和体力劳动能力相对薄弱,动手能力较差;由于崇尚个人优先的价值观念,过度追求自我价值和张扬个性,导致其自私自利,缺乏集体观念,团队协作意识淡薄;由于沉溺网络,导致其对虚拟世界的狂热和对现实世界冷漠,“两个世界”的转换和连接通道断裂,角色颠倒,回避、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困难,热衷于在虚拟世界中找寻精神慰藉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干扰了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虽然这些问题存在于部分大学生之中,但无论对于个体成长进步,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针对这些复杂而现实的问题,高校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攻难关”的井冈山精神,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不断破解新问题,主动应对新挑战,努力实现新作为。

在新时代继续弘扬“艰苦奋斗攻难关”的井冈山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当前中国高校正处在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任务繁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体验,从单一形式的教育模式到“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从灌输式的权威教育样式到倡导积极的自我教育样式。可以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呈现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发展趋势,其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全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求新求变,勇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新理念、新内容,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使其成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武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现成的国外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只能凭借自身的实践与探索,去不断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方式和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立足中国国情,结合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做到在决策中着眼师生,在感情上贴近师生,在内容上黏住师生,在组织上依靠师生,在教育成果上惠及师生。高校要持续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教育引导他们在大学期间多劳动、多担当、多奉献,要重视那些看似很简单的初级的体力劳动,例如军体训练、早操晨练、冬季扫雪、勤工俭学、内务整理等。这些体力劳动,不仅能强健他们体魄,更能够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是艰辛的,需要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更加宽阔的理论视野、更加勤勉的工作态度,去深入探索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决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迎难而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熔铸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持续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努力攻克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道道难关,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体制化。

四、依靠群众求胜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保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非常重视群众工作,他提出:红军必须要执行三项任务,一是打仗消灭敌人,二是打土豪筹款子,三是做群众工作。1928年4月,毛泽东总结部队做群众工作的经验,规定部队必须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当时称“三条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在六项注意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条,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了红军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时至今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仍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和行动准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宗旨。1928年底,红军在井冈山颁布了《土地法》,广大贫苦农民因为分得了土地,从事实中认识到红军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的,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有效地组织、发动人民群众,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与拥护,所以才能在极为艰难的斗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取得革命胜利。“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实质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之中,并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标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成败不仅取决于教育模式(范式)、方法、载体以及新技术的运用,还取决于高校内部是否已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及教育主体与客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也可以说,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败之关键因素是“人”,而非“物”。只有全方位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激发广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可见,“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保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职责。”一直以来,由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分工的泾渭分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习惯地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党团干部的使命与任务,其与专业课教师以及其他教辅人员的岗位关联度并不大,“三全育人”理念更多是停留在倡导的层面、号召的层面,并未真正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所以,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如何使广大教职工有效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如何为教职工搭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如何激发教职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已经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弘扬“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就是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具体体现。高校要坚持把“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依靠全体教职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基本任务。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通过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高校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自觉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积极探索所讲授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点、线、面,形成具有所讲授课程特点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高校要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体系”为基础,尤其要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统筹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努力让“晦涩”、“冰冷”、“烧脑”的专业课程生动起来、活跃起来,努力赋予其在思想上的引领性,强化它们的德育功能,切实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真正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猜你喜欢

井冈山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井冈山抒怀
他们用“五招”育人